(4)個性特征,自信、正直、獨立、進取、民主、創造;
(5)工作特征,高成就需要、責任感、主動、創新;
(6)社交特征:合作、誠實、善交際。
美國心理學家吉伯(C.A.Gibb)在1969年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天才的領導者應具備以下七項天生的品質特征:
(1)善言辭;
(2)外表英俊瀟灑;
(3)智力過人;
(4)具有自信心;
(5)心理健康;
(6)有支配他人的傾向;
(7)外向而敏銳。
有學者認為領導特質是與生俱來的,先天不具備這些特質者就無法當領導。但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很多領導者並無上述天賦的人性特質,並且很多有上述特質的人也並未成為領導者。不同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往往不一致,而且常常出現相互矛盾的情況。
(1)領導是一種動態進程,任何人都不可能生而具有領導者的特質,領導者的特性和品質是後天的,是實踐中形成的,可以通過培養訓練而獲得。
(2)各種組織的工作性質不同,為達到組織目標所需要的功能也不同,因此,不同組織對領導者品質的要求大不相同。即使在同一組織中,工作和任務也是多質性的,工作崗位的性質不同,對領導者的品質要求也不一樣。有適合做這種工作的領導,但不一定適合做另一種工作的領導。領導的人格品質都是具體的、特定的。企圖找到一種普遍使用的領導人格品質,顯然不符合實際。
總之,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某些品質確實能提高領導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沒有一種品質是成功的保證。
二、領導行為理論階段
領導行為理論在於了解有效領導者的行為是否具有獨到之處。行為理論認為,領導者最重要的方麵不是領導者個人素質而是在各種不同環境中領導人做些什麼。有效的領導者以他們的特殊領導作風區別於那些不成功的領導者。領導行為理論的提出為領導者培訓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通過對具體行為的培訓,可獲得大量的有效領導者。
(一)領導行為連續統一體理論
美國學者坦南鮑姆(RobertTannenbaum)和施米特(Warren H.Schmidt)認為,領導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從專製型到放任型存在著多種過渡形式。根據這種認識,他們提出了“領導行為連續統一體理論”,描述了從主要以領導人員為中心到以下屬人員為中心的一係列領導方式。
A—領導者作決策並予以公布;
B—領導者說服下屬執行決策;
C—領導者提出觀點,並征求意見;
D—領導者提出決策草案,供討論修改;
E—領導者提出問題,征求建議;
F—領導者明確問題的範圍,讓群體做出決策;
G—領導者允許下屬在上級規定的範圍內自行決策。
這些領導方式依領導者把權力授予下屬的大小程度而不同。在這個“連續體”(連續帶)上,從左到右,領導者職權的運用逐漸減少,而下屬享有的自由則逐漸增大。偏向於獨裁傾向的領導者似乎較重視工作關係,並注重於運用權力去影響下屬;而偏向於民主傾向的領導者重視群體關係,重視給下屬以相當的工作自由。
在這一係列的領導方式中,孰優孰劣沒有絕對的標準,需視具體情況而定。這一模式向我們展示出了領導方式不能固定不變,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決定。
通常,管理者在決定采用哪種領導模式時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麵的因素。
(1)管理者的特征——背景、教育、知識、經驗、價值觀、目標和期望等。
(2)員工的特征——背景、教育、知識、經驗、價值觀、目標和期望等。
(3)環境的要求——環境的大小、複雜程度、目標、結構和組織氛圍、技術、時間壓力和工作的本質等。
(二)利克特的四種管理方式
美國管理學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 1903—1981)及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的有關人員將領導行為連續統一體理論作了進一步的推演。他們以數百個組織機構為研究對象,發現各種領導方式可大致歸納為四種基本類型:專製·權威式;開明·權威式;協商式;群眾參與式。
利克特發現,那些用第四種領導方式(群眾參與式)去從事管理活動的管理人員,一般都是極有成就的領導者。以這種方式來管理組織,在製定目標和實現目標方麵是最有成績的。他把這些主要歸之於職工參與管理的程度,以及在實踐中堅持相互支持的程度。據此,利克特倡議職工參與管理。
密歇根大學研究者的結論肯定了員工導向的領導者的有效性。他們認為,員工導向的領導者與群體的高生產率和高工作滿意度成正相關;而生產導向的領導者與群體低生產率和低工作滿意度聯係在一起。
(三)領導四分圖理論
1945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商業研究所掀起了對領導行為研究的熱潮。研究人最初設計了一個領導行為調查表,列出了1000多項描述領導行為的因素,經過不斷的概括總結,最終將領導行為的內容歸結為兩個方麵:以人為中心和以組織工作為中心。以這兩個標準為劃分依據,可將領導方式分為四種。
該項研究的研究者認為,以人為中心的領導行為是指領導者更願意界定和建構自己與下屬的角色,以達成組織目標。它包括設立工作、工作關係和目標的行為;以組織工作為中心的領導行為是指領導者向小組成員分派具體工作,要求員工保持一定的績效標準,並強調工作的最後期限。兩者不應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而應是相互聯係的。一個領導者隻有把這兩個方麵相互結合起來,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