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3 / 3)

○功參微管

語有不當文理,而承襲用之,不以為異者。如宋氏詔曰“謝元勳參微管”,陳蕭氵允表曰“功深微禹”是也,取“微管仲,吾其被發”,“微禹,吾其魚”之謂,而曰“勳參微管”、“功深微禹”,似不當文理。前此潘安仁詩嚐曰“豈敢陋微管”,謝玄暉詩“微管寄明牧”。後此如《劉義康傳》“臣以頑昧,獨獻微管。”《傅亮碑》“道亞黃中,功參微管。”似此用微管甚多,任彥升《彈文》曰“惟此庸固,理絕言提。”取《毛詩》“言提其耳”之義,謂言提,歇後語。《陳》、《梁書》中亦有是語。

○不磷不緇

《論語》“磨而不磷,涅而不緇”,今讀磷字,多作去聲;讀緇字,多作平聲。而古來文人以磷字為平聲,如摯虞、傅鹹以至李、杜、元、白之流皆然。緇字作去聲協,見沈約《高士讚》,今禮部押韻,緇字隻平聲一音。蓋當時未分四聲故爾。《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字合作去聲讀,故高適詩“憶昔相逢論久要,哂君與我輕常調。”曾文清公詩“久要不忘吾輩事,交情自昔幾人全。”皆作去聲用,而張孟押韻作平聲收,謬矣。又如“君子道長,稱物平施”,長字施字,並合作去聲讀。而傅鹹、韓退之詩、梁氏詔,並作平聲用。“天子萬乘”,諸經音訓皆作去聲,而傅鹹《高祖讚》作平聲協。此類難一二記。

○續釋常談

龔養正著《續釋常談》。仆恨其搜羅未至,推究未廣,蓋嚐以耳目所及,拾其遺者,疏大略於前矣。所謂推究未廣者,亦匪一端,姑摘其顯然者言之。如家貧親老,則引《新序》閭丘印之語,不知子路、曾子蓋嚐有是言。如痛入骨髓,則引吳王濞、鄒陽之語,不知越句踐、晉文公夫人、樊於期、韓信亦有是語。如親家公,則引《五代史》,不知已見於《北史》。淚闌幹,則引《談藪》、魏元景,不知已見於《吳越春秋》。人倫鑒,則引《南史》,不知已見於《後漢書》。所謂驕子,所謂太公,所謂博徒,並引《後漢書》,不知皆見於《史記》。所謂姑夫,引《五代史》,不知已見於《禮記》。所謂姊夫,引《元氏集》,不知已見於《三國誌》。所謂市買,引《魏略》,不知已見於《田傳》。所謂待罪,引韓延壽、康衡,不知已見於季布。所謂一通,引《獨斷》,不知已見於仲長統。所謂某甲,引《三國誌》,不知已見於《左傳注》。所謂郎君,引《世說》,不知已見於《後漢書》、《焦仲卿詞》。此類不一,雖然,天下之書,豈能遍睹?持尺寸之綆,而欲窮萬丈之泉,多笑其不知量也。

○養鷹化鳳

陳登謂呂布曰:“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以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譬如養鷹,饑則為用,飽則揚去。’”《權翼》拾其說,指慕容垂謂苻堅曰:“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則去。”皇甫嵩謂董卓曰:“昔與公為鴻鵠,不意今日變為鳳凰。”範雲拾其說,謂江曰:“昔與將軍俱為黃鵠,今將軍化為鳳凰。”

○唐突

《漫錄》曰:律有唐突之罪。按馬融《長笛賦》“奔遁碭突”,注:徒郎切,以唐為碭。李白《赤壁歌》“鯨鯢唐突留餘跡”,劉禹錫《鏡詩》“瓦礫來唐突”,此唐突字。魏曹子建《牛鬥詩》“行彼土山頭,起相搪突。”見《太平廣記》。仆謂碭、搪、唐三字不同,皆一意爾。東漢陳群曰:“蕪菁唐突人{艸參}在諸人之先。”正用此唐字。若引曹子建詩用搪突字,則《魏誌》子建謂韓宣“豈應唐突列侯?”又用此唐字矣。晉人“無鹽唐突西施”之語,乃用漢人之意,豈但見於唐人劉、李二公而已。漢碑有“乘虛唐突”之語,孔融傳有“唐突宮掖”。

○青溪一曲製一弄

《琴書》曰:蔡邕嘉平初入青溪,訪鬼穀先生所居,有五曲,一曲囗一弄,有《遊仙曲》、《綠水曲》。馬融甚異之。《文類俗說》曰“郗僧施青溪中泛舟,一曲處輒作一篇詩。謝益壽見其詩而歎曰:“青溪之曲複何盡!”

○前輩與叔手帖

《漫錄》曰:晏元獻與兄手帖曰“殊再拜,莊客至,知大事禮畢”雲雲,此外“希順變不備,殊再拜十一哥、十一嫂。”仆家有富鄭公一帖,正與晏元獻一同,前後皆雲“弼再拜幾叔幾嬸。”乃知前輩以再拜二字,施於尊長,不肯輕用。而今人或用此二字,則以為輕己,雖平交亦不敢,況兄與叔乎?

○集靈宮

《漫錄》曰:文忠公《集古錄》謂,武帝集靈宮,他書皆不見,惟見《西嶽華山碑》。桓君山賦序雲,餘少時從孝成帝出祠甘泉河東,見郊先置華陰集靈宮,在華山下,武帝所立,欲以懷集仙者。仆觀《三輔黃圖》,有集靈宮、集仙宮,俱在華陰縣界,豈得謂他書皆不載,惟見華山碑?《漫錄》引桓君山序,見亦未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