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頂尖的推銷高手(3 / 3)

推銷員應永遠不對顧客說“不”。有的推銷員對顧客的提問,說:“不知道這種東西。”“不知道!”沒有這種貨。”推銷員應該對顧客說:“請稍等一會兒,我幫您找一找。”如果您需要的話,我可以介紹您到其他商場。”這樣,讓顧客有一種受尊重、受關心的氛圍。

推銷員不能說出讓顧客產生逆反心理的話。如:

“請問哪一種型號的抽油煙機性能比較好?”

“您不必如此挑剔,挑來挑去挑花眼,我們這兒每一台產品都是名牌。”

這樣,容易使顧客產生反感。

推銷員的專業語

推銷員說話應讓顧客感到受尊重。如:“您”;“您會滿意的”;“您可以放心”。這樣,會使顧客認為受尊重,自己是交談的主體和中心,有利於成交。

推銷員說話要給顧客以鼓勵和信心。如:

“您能夠了解。”

“您可以試用一下。”

“了不起,您領悟之快真是不一般。”

“您簡直成了這台機器的專家了。”

“您這麼快就掌握了它的要點,比我當初用的時間要少一半呢。”

“看起來,您還不那麼熟悉,但是當您了解了它之後,您一定會高興地看到這台機器是十分容易操作的。”

這樣,使用積極的語言誘導,起到意想不到的暗示效果,能夠堅定顧客的自信心。

推銷員說話要讓顧客感到買得放心。如說:

“放心吧!”

“這樣十分安全。”

“可以獲得好處。”

“這樣做是對的,正確的。”

“值得接受。”

“這確是事實。”

“我可以保證。”

這樣,可以讓顧客放心,顧客必然受你堅定語氣的感染,放心購買商品。

推銷員說話要用提問的方式正麵引導顧客,如:

“您是不是要找什麼人商量呢?還是自己單獨決定?”

這種提問,表麵上看是要讓顧客選擇,事實上是要激發顧客的自尊,以便得到肯定的回答:

“我自己可以決定。”

有了這句話,這筆生意又做成了。

推銷員說話,要設法激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如:

“如果您為您的太太買了這種首飾的話,您太太一定會很高興的。要知道,這可是馳名世界的24K首飾啊!”

“要是貴單位擁有本公司叉車的話,一定會大大提高貴單位的經濟效益,並大大提高貴單位的企業形象。”

這樣,由於顧客對美好結果的向往,會有利於成交。

推銷員說話,要能說服顧客決定購買。如:

推銷員:“如果您要買的話,您願出多少錢?”

顧客:“我最多出50元,多一元錢我也不要。不過,我現在還沒決定呢?”

推銷員:“嗯,我知道。要是您需要我公司的產品,在這三類中,您對哪一種感興趣呢?”

顧客:“我看這種不錯,外形既大方又美觀,功能又很多,包括了另外兩種的所有優點。價格嘛,不算太嚇人。”

推銷員:“我就知道您肯定會挑選這種。它是我公司最新產品,曾獲巴黎博覽會金獎,一流產品!”

顧客:“是嗎?不過看起來確實不錯。”

推銷員:“您是批發單位,要買的話,想必不會少於l000台吧!”

顧客:“老兄,可別開玩笑了。我們那麼小的批發單位,怎麼會要這麼多?最多要500台吧!”

推銷員:“那您覺得什麼時候進貨比較合適呢?”

顧客:“那要跟老板聯係一下。”

推銷員:“這不要緊,這先給您留著。”

與顧客交談,讓顧客在沒有設防的情況下成交,十分理想。

決不賣過期麵包

某年秋天,一輛滿載麵包的汽車在美國某州的公路上急馳。

這年,這個州發生了水災,糧食緊張,麵包脫銷,到處缺貨。汽車走到半路上,被饑餓的人們發現而團團圍住了車子,要強買車上的麵包。

押貨員感到十分為難,說什麼也不肯把麵包賣給這些人。這時,恰巧有幾個記者跑來,探詢所發生的事情。他們一聽,覺得有趣:談判的一方,是饑餓的人們急需購買麵包,另一方是押貨員礙於公司的規定,怎麼也不敢賣車上的過期麵包。

原來,這家麵包公司的董事長有一項嚴格規定,凡屬麵包發出三天沒有賣完的,就必須由公司收回作廢,一律不準再出售。這輛車上裝的就是這樣必須回收的過期麵包。

“傻瓜,送上門的生意都不肯做!”“我們吃不上麵包,而你們卻要把麵包送回去作廢,你不能變通一下嗎!”人們吼叫起來。

“不是我不肯賣”,押貨員哭喪著臉說,“實在是我們老板的規定太嚴格。她規定,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也不論任何人,都不許賣過期的麵包,如有人明知故犯,把過期麵包賣給顧客,一律開除。我要是把車上的過期麵包賣給你們了,我的飯碗就給砸了呀!”

他的話雖然能引起人們的同情,但怎麼能止得住饑腸轆轆者們往外直冒的口水?他遭到的仍然是一片抗議。記者代表群眾說:“先生,現在是非常時期,你就把這車麵包賣了吧,總不能讓這些饑餓者失望吧!”

押貨員無奈,靈機一動,以神秘的表情,湊到記者耳邊說:“賣,我是說什麼也不敢的,如果他們強行上車去拿,就沒有我的責任了。”

“那豈不是搶劫嗎?”記者說。

“他們把麵包強行拿走,憑良心留下應交的幾個錢,豈不就不是搶劫,而是強買了嗎?”

大家恍然大悟。片刻,一車麵包就這樣被強買光了。押貨員心眼很多,他要記者給他拍幾張阻止群眾強拿麵包的照片。“這就好了”,押貨員說,“有了這些照片,我就不怕老板罵我了。”與記者分手時,他叮囑他們,可千萬別把此事底細披露出來,否則,自己的飯碗就保不住了。

可是,沒幾天,這條消息仍在報上詳細披露出來了。這家麵包公司的信譽不是下降,而是因此陡然上升了,消費者們都十分信賴這家公司的麵包,銷路劇增,不到半年,銷售量增加了5倍多。公司的董事長知道此事經過後,大為欣慰,對這個押貨員不但不責怪,反而十分欣賞,認為他處理得十分恰當,尤其是那張阻止強買過期麵包的照片,更是畫龍點睛,使公司不賣三天以上麵包的規定深入人心,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叫凱瑟琳·T·克拉克。她非常重視自己產品的信譽。她說:“要有一個基本觀念:我們做生意的人,是要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愛好,不是讓消費者來迎合我們。人們喜歡吃新鮮麵包,我們就決不賣超過三天以上的麵包。雖然這樣做會暫時有些經濟損失,但等信譽建立起來後,銷路就會增加,那就不是損失,而是大大增長的效益。”為了保證質量和使人們吃到“最新鮮的食品”,她在麵包紙上還注明烘製日期,以及“超過三天不賣”等字樣。這就是上述押貨員為什麼同顧客交涉堅持不肯賣過期麵包的原因。

從這件事中我們得到什麼啟示呢?讀完這段文字,人們自然會得出結論,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合,要取得事業成功,都不能靠“坑蒙拐騙”,而是靠信譽,誠實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摸準顧客的想法

向顧客推銷商品的人可能是一個敢作敢為和積極主動的人,或是一個性格開朗和循循善誘的人,一個辦事穩重和講究信用的人,一個工作認真和有條不紊的人。總之,推銷員必然屬於某一種人,有他自己的風格。而顧客則不同了,千差萬異,各有各的想法。

推銷員在同顧客的談判中,如果他一直沿用自己那特殊的風格,那麼就會經常失敗。而要取得很大成績必須不斷改變自己的談話方法。

除了一部分事先定好了要上街買的顧客外,絕大部分顧客是隨意性很大的,至於顧客是否買你的商品,那就全看你的談判吸引力有多大了。對於一些明確要買這類東西的顧客,你可以用迅速的硬推銷的做法;而對於其他的顧客,你最好采用民主和友好的態度來介紹商品,或者采用一種耐心的而不拘束的“軟推銷”的方式。

有些顧客對你的商品表麵上無動於衷,實際上也有購買的可能,隻要你能根據許多事實作很有說服力的說明,可能就成功了。對於有棱有角的年輕人,你最好把商品描述成具有十分獨特性能、在款式設計上新穎別致;而對於那些喜歡墨守成規的人,就應當用“貨真價實”、“性能穩定、可靠”之類的詞語來描述商品。

總之,關鍵的是,推銷員在同顧客談話中不能用自己的銷售方式進行推銷,而是要使用顧客想購買的方式來吸引他們。要做到這一點的理論原則隻有一條,那就是要揭示支配顧客購買行為的動機,即為什麼想購買的一種感情上的原因。如果你能在與顧客的談判中做到這一點,推銷產品就不成問題了。

設法讓顧客說話

作為一名推銷員,他必須能說善道,也隻有這樣,顧客才能了解他的產品。但是,往往有一些推銷員說話太多,而無所作為。人們就把這類推銷員的演說稱為“遊說”,這是恰到好處的批評。

一名成功的推銷員,他可能十分善於辭令,但他還是在同顧客談判中,根據顧客的反應,適當做一些停頓,鼓勵顧客發表自己的見解,從中掌握顧客的心理,隨機應變。

國外的一些公司企業進行的大量試驗表明,有許多推銷員在與顧客進行業務談判時,總喜歡搞“一言堂”,一個人在那裏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這隻能是浪費時間。有許多經理在對推銷員談話中,總是一再告誡他們,要經常停頓,讓顧客說話。有的經理在同顧客進行業務談判時,把手表摘下來放在桌麵上,並向顧客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有利於你掌握談判時間,避免出現“一言堂”的情況,而顧客對你的這種做法也會隨著互相交談的融洽而滿意。

推銷必須看對象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就說過:“要看人說法。”這位佛祖認識到,即使是佛法,也要因人施教。

傳說,有一位母親,因失去愛子而悲痛欲絕。她來苦苦哀求佛祖,希望他用無邊的法力救活她的兒子。釋迦牟尼痛快地答應了,隻是有一個前提,希望她從一戶從來未舉行過葬禮的人家中取來香火。

這位母親轉悲為喜。但她走遍人寰,也沒取來那炷香火。她歸來時,佛祖耐心開導她說:“現在你該明白了吧?任何一個家庭,都嚐過生離死別的悲哀。”他勸她從痛苦中振作起來,這位母親恍然悟徹,終於獲得了解脫。

這是一個精彩的佛教傳說故事,充滿了哲理。

人的性格多種多樣,隻有摸準對方脈搏,對症下藥,才能在與人談判中收到良好效果。

據說,凡是接觸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人,都對他的淵博知識、豐富的話題留下深刻印象。無論是政治家、外交官、藝術家,還是士兵、平民和牛仔,他都能談得來,似乎他對人生的各個領域都了如指掌。

羅斯福何以能做到這種地步?答案很簡單。就是事先有準備。

在他準備接待你之前,就對你的背景材料,可能涉及的話題,特別是你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全麵了解、閱讀和準備。這種成功的準備有時要通過熬夜去獲得。

心理學家卡耐基評價羅斯福時說:“他深知抓住人心的捷徑,在於以對方最關心的問題為話題。”

作為一家企業,無論人數多少,領導與屬員之間總是會有摩擦,領導總是經常需要同下屬就某些問題進行商談,以求達成協議,保持一致性共同為工廠興旺而工作。如何做到溝通下屬的思想而使下屬真心實意地為單位工作?可行的辦法,就是要理解職員、體貼他們,設身處地地為他們想一想,才會有共同語言。可是有的領導,在做職員思想工作時,總是不體貼下情,說話不著邊際,無關痛癢,要麼就是大帽子壓人,唬人,仗勢欺人。

這不很值得我們深思嗎?!

熱情換得生意隆

店員為了銷售產品,顧客為了購買產品,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為什麼有的店員賣出的產品總是很少呢?這裏麵有一定的學問。且看下麵的一位店員是如何與顧客商談,達成一致的。

H和太太N在一家商店門前停下腳步,出神地看著那櫥窗裏陳列的新式“神奇牌”真空吸塵器。前些日子,這種吸塵器製造商曾在所有的女性雜誌、電台、電視台、報紙上刊登了廣告。

“這是自動的,所以你不用去推它,就和你使用的那架自動除草機一樣”。N很感興趣地對丈夫說:“其他機器都沒有它的性能好。”

H答道:“你不是老早就想買一台新式吸塵器嗎,先讓我看看再說。”

示範性的吸塵器,就放在門旁。推銷員正忙著接待一個買電視機的顧客。H和N就自己先試了起來。“這個把手裂了,也鬆了。”他倆邊看邊叨念。

此時,推銷員匆匆走過來,彬彬有禮而又熱情地說:“先生。真抱歉,讓你們久等了。噢,您打算買一台神奇牌真空吸塵器嗎?”

“您看,這個把手裂了。”H指出說。

“這台機器是展示用的,試用的人很多,極容易損壞,不過雖然把手裂了,卻並不影響它的功能。”推銷員說:“你們在這塊狹長的地毯上試試看。”他撥弄了一下那個有點裂的把手,吸塵器就移動了起來。

“怎樣發動機器呢?”H邊問邊蹲下去檢查機器。

“這台機器裏邊裝有一個緩衝器,碰到家具就會向後倒退。”推銷員耐心地解釋道。

H又問:“這部機器能按照地毯的毛質自動進行調節,這是怎麼回事?”說完,他又蹲下來檢查這台機器的底部。

推銷員微笑著說:“對,您看到了嗎?秘密就在那機器的底部。

那些凹槽的橡皮輪胎在地毯上麵滑動,就上下移動,轉動毛刷、吸管頭也跟著上下移動了。”停了停,推銷員便問:“你們二位還有什麼疑問嗎?”

H和N夫婦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這台機器雖說已經很舊,但功能卻很好。謝謝你們幫助我們了解了它的性能、結構和使用方法。再請你幫我們選一台吧。”

“這種真空吸塵器推銷得很快,現在隻有幾台了,我們一起挑選一台。”說著推銷員拿出訂單,開好後交給了H,他們成交了。

這位推銷員的工作可說是上乘。他知道,顧客買吸塵器是慎重的,隻有當他們,的確覺得值得買的時候才會買,所以在產品展示中對顧客自始至終都彬彬有禮,誠摯熱情,屢問不厭。他既讓顧客隨意試用產品,還耐心地告訴顧客產品的性能、結構、特點及使用方法,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完成了商談,彼此通過愉快的談判都達到了目的。

曲線推銷奏奇功

有一位著名的棒球運動員,在球場上是個難於攻破的堡壘。

他在某保險公司推銷員的眼裏也被當作是一座難於攻破的堡壘。

因為他對保險、投保之類的事,根本就不感興趣!他對一個個喋喋不休地向他說教的推銷員們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