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頂尖的推銷高手(2 / 3)

推銷電器的推銷員,麵對零售商經理,說:“張經理,事實真相和您剛才說的似乎有些出入,我想馬上打電話給公司的維修部,再了解一下售後服務的情況,您認為如何?”如此興師動眾,足見你十分相信自己產品的質量,不僅能證明你是言之有據,而且也讓顧客在你的言行中解除顧慮,無推托之辭,隻好再訂購貨物。

最難辦的是這樣一類顧客,他們常對推銷員說:“我知道了,我考慮考慮。…‘你把資料放在這裏,我考慮好了再跟你聯係。”事實上,這隻是一種推托借口,他的真實意圖是“我並不想買”。

對於這類人,作為推銷員,你要顯示出你的韌性和耐力,緊緊咬住對方,順著對方的話來展開攻勢:

“您是大忙人,時間十分寶貴;我是推銷員,當然也閑不住,希望您多體諒。早作購買決定,不但您省事,對我更是求之不得。依我看,您要是越往後拖,可能再也買不到這麼便宜的東西了。”

你也可以說:

“可能是由於我說得不夠清楚,以至於您現在尚不能決定購買而還需要考慮。那麼,請讓我把這一點說得更詳細一些,來幫助您考慮。我想這一點對了解我們的產品影響很大。”

你或可以說:

“聽了您說這句話,我很興奮。您一定是對這產品感興趣,所以才會去考慮。不過,您是不是想弄清楚所擁有的是什麼?請盡管試試這微機就行了,或者您對自己的判斷會產生懷疑,那麼讓我來幫您分析一下,以便堅定下來。不過我想,結論應該是不會改變的。這樣,您應該可以確認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吧!我想您是可以放心的!”

像這類人,往往是手中有權,能夠接受你產品的人,你要讓他沒話說,他自然就會買一些。至於下一次嘛,方式一定要調換,再不能用這種進攻型的方式了。

貨比三家講優勢

推銷在與顧客商談時,難免遇上顧客對你的話或者產品表示懷疑、抱怨、否定或者提出反麵意見。

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收錄機:

顧客:“我要買一部帶耳機的收錄機,可是你這種收錄機卻不帶耳機,我不要!”

推銷員:“是的,您說對了,這種收錄機是不帶耳機,但帶耳機的會貴得多。”

顧客:“價格是便宜一些,但使用不方便。”

推銷員:“其實加一個耳機也不花多少錢。您何必要花那麼多錢買帶耳機的呢?再說,這種收錄機上已配備有耳機插座,萬一要用,您還可以另外買一副稱心如意的立體聲耳機呢!”

這位推銷員麵對顧客對產品的否定,還是麵帶微笑對顧客說話,先是肯定其說法,然後不斷地提出產品的優點,補償和抵消顧客的異議。

下例是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奶粉:

顧客:“你的這種奶粉價格太高了,每袋20元錢,比其他廠家的快高出一倍多了。”

推銷員:“這種奶粉,價格高出普通奶粉3倍都不奇怪。它產自澳洲,是健而美公司生產的名牌奶粉。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因為超濃縮型的,每包奶粉含量相當於5公斤全脂奶粉。純天然精製,真空包裝,決非國內同類產品所能相比。現在許多家庭主婦都很喜歡這種牌子,既富有營養,又安全衛生。價格是高一點,但物有所值,消費者會很滿意的。”

這位推銷員的辦法是,始終強調優點遠遠超出它的價格,從而消除中間商的顧慮。

下例是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手提包:

顧客:“我在林肯街一家商場看到,與這一模一樣的手提包,才賣50元。”

推銷員:“您說對了!當然隻賣50元,那是合成革的。你用手摸一摸,再仔細看看裏麵,比較一下就清楚了。豬皮鬆軟、精密、色澤自然。用手按下去,細小的紋理自然地出現。鬆開手後,紋理又都消失了。真皮包提在手裏,身價倍增,氣度不凡,合成革哪能和它相比呢?”

一般的顧客在購貨時,最關注的往往是價格。對價格過於關注而忘了質量。這時推銷人員應提醒他:“一分錢一分貨”、“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再將自己產品的優勢一點點講出來,顧客自然就再也沒有異議了。

好買也就是好賣

一位推銷服裝的推銷員,正在向一商場采購員推銷:

“吳小姐,這種男式襯衣,樣式是請專家設計的。目前已在流行。每賣一件,您能夠獲得4成的利潤,而您銷售的其他襯衣,最多隻有兩成的賺頭。這種新款式,目前正在廣告期間,賣起來非常容易。一個月下來,少說可以脫手500件。就賣這種襯衣,你就可以淨賺4000多元!更重要的是,資金回籠要快得多啊!”

這種推銷方式,是以利潤誘使對方成交。

一位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彩電:

顧客:“這台電視機價錢太貴了!”

推銷員:“貴嗎?這可是26寸大屏幕彩電。那麼,您認為什麼價格更合適呢?”

這種推銷方式是要求顧客仔細考慮自己的話是否合理,踢回皮球讓他去處理;若是隨便說說,顧客一定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反問弄得無言以對。

一位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一台機械設備:

顧客:“要是價格在7000元以內,我就購買。”

推銷員:“7000元是最低價了。林經理。如果您還要求降低,這樁交易怕難做成。”

顧客:“真的不能降低價格了嗎?”

推銷員:“林經理,請您算一算,如果沒有這機器,您的公司一年要損失多少?新機器設計精密,而且效率高,每年可為您們增加4萬元利潤。新產品的款式新穎,不必害怕別人競爭。最難得的是,您可以利用政府鼓勵新產品開發政策的609,6貸款,年息低,分期付款期限長,隻要投資1/3代價,就擁有了這台新機器,也就提高了生產率、提高了競爭能力、增加利潤、用足政策。”

這種推銷方式是在劃定價格下限後,向顧客說明如果沒有這一產品,將失去很多實惠。

還有一種推銷方法。是盡可能將單位價格中的單位縮小,這樣可以避免讓消費者產生太貴的感覺。如:

“這種新型節能日光燈管,每根9元。”

“這種飛利浦啟輝器一支1.5元。”

“這種海外進口的難得下咽糖100克30元。”

“這套房子分5年分期付款,每月隻花1000元。”

這樣,可以使消費者沒有直觀的“昂貴”感。

捕捉顧客的意願

顧客在采購貨物時,盡管說不想買,但總會透露出想買的暗示,否則他就不用來了。善於捕捉顧客流露的點滴購買意願的信息,加以誘導,從而成交。

比如顧客向你提問:

“你們多快能進到貨?”

“這件衣服去年好像賣得便宜一些。”

“貨物的價格能否降到整數。”

“這台設備的保修期是三年嗎?”

“這件東西可以試用幾天?”

這裏,顧客已經在關注運期、價格、售後服務了,是在向您暗示他想擁有的產品。隻要你認真、誠懇地解答,下麵就是成交協議了。

比如有的顧客會提出反對性的問題:

“真有很多人購買這台機器嗎?”

“我必須立即作決定嗎?”

“這種皮革真的很耐用嗎?”

“這種皮革確實是鱷魚皮嗎?”

顧客這樣問,推銷員不應感到反感,因為這是顧客從另一方麵表達了他們的購買意圖。這時,需要推銷員給予明確、肯定的答複,消除顧客的疑慮,也就成交了。

有的推銷員還善於把成交前提問含蓄地包含在詢問中,隻要他給出具體的答案,也就是說明他已實際上訂購了貨物,這樣還可以縮短交談時間,防止節外生枝。如:

“請問您打算要買10件呢,還是20件?”

“請問哪一天給您送貨比較方便,是禮拜一還是禮拜日?”

有的推銷員善於在與顧客交談中,由全麵而重點,形成共識,如:

“小姐,您喜歡什麼顏色?”

“我喜歡紅色。”

“質料呢,是全毛、混紡、絲綢,還是化纖的?”

“混紡的比較挺。”

“您覺得成套好,還是單件好?”

“成套的。”

“請看這兩套怎麼樣?尤其是這套淺紅的,很適合您的年齡和身材。”

“真的嗎?”

“當然。這種款式今年很流行,我這一天要脫手好幾套。”

“是嗎?不知這件衣服穿在我身上是否效果不好?”

“很好的!很有時代氣息,又很符合您的身材和膚色。”

“好吧!我檢查一下,就買一件。”

推銷員在這裏先談顏色,再到麵料,而後雙方逐漸集中到一點,達成一致了也就成交了。

有的推銷員還擅長以肯定語氣說出顧客的看法,讓對方回答“是”,這樣,繼續進行容易多了。

“這台計算機的輸出係統有多路裝置的嗎?”

“您是要一台有多路裝置的設備嗎?”

“是的。”

這樣,成交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一位女士走進停車場,挑選車型。她說:“我喜歡這種車,您們有藍色的嗎?”

推銷員:“您喜歡藍色的嗎?”

這是明知故問,因為她已經說了,但這一問得到對方的確定答複,而後你把車鑰匙遞給她。

推銷員的正麵提問,建議性詢問,把顧客想的心事先說出來,然後得到顧客的肯定性答複,會創造很好的效果。

推銷員:“二位是來看看裝飾材料的吧?”

顧客:“是的。”

推銷員:“這裏的裝飾材料很齊全,您們喜歡哪個品種?”

顧客:“地板膠。”

推銷員:“請到這邊來,我想二位要買的一定是物美價廉堅固耐用的吧?”

顧客:“是的。”

推銷員:“是否還要色澤鮮明、質地堅固、清理方便的?”

顧客:“那是最好。”

推銷員:“您們喜歡什麼顏色的呢?”

顧客:“駝色,有立體感的。”

推銷員:“這裏有幾種質地和圖案都有較強的立體感,請您們選用。無論您的房間大小,都可以拚裝。”

顧客:“真是不錯,讓我們來選一下。”

打消顧客的疑慮

推銷員在推銷產品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些顧客,他們會說:

“不,我還要想一想。”

“我們等明天再說吧。”

“我們現在不要急於作決定。”

“我們還要討論討論。”

“你明天再來,我們再談,好嗎?”

麵對這樣的顧客,你可以單刀直入,逼問:“那好吧,總經理,看來您們對我公司產品沒有興趣,要不然您會花時間考慮它的,對嗎?”

“哪裏,史迪威先生,我們對它很感興趣。的的確確,我們要考慮。”

“您既然那麼感興趣,我是否可以認為您真的會認真考慮一番呢?”

“當然,我事實上一直在認真考慮。”

“那麼,是否您對我公司的信譽有看法?”

“不,貴公司信譽是一流的。”

這樣,雙方就可以進入實質性內容商談了。

推銷員:“讓我們把購買這台機器的好處寫下來,再把有關的弊端排出來,作一比較,好嗎?”

顧客:“嗯……”

推銷員:“我們用不了幾分鍾時間,但這會很明確、明了。”

顧客:“嗯,好吧!”

推銷員:“我們從這兒開始,先想一想支持作決定的理由。如果一個人在駕駛室裏就能操作整車而不需第二人,會省下一筆勞務開支。是的吧?”

顧客:“對,沒錯!”

推銷員:“我曾派人到貴公司來,測量了貴處的所有的門,您記得嗎?所以我知道這種外運車能開到貴公司的每一個角落。”

顧客:“對,它是能通過我這兒所有的門。”

推銷員:“好,這一點很重要。液壓設備中的要件,密封問題,我們這台機器配備了特別出色的密封裝置。”

顧客:“不漏油嗎?”

推銷員:“不,一點也不漏。”

顧客:“這真是不錯。”

推銷員:“這台機器的操縱比同類產品靈活,能在小型場地完成作業。”

顧客:“好的。”

推銷員:“它的轉彎半徑也較小。”

顧客:“這也勉強算一條。”

推銷員:“它在維修工作中能發揮多種用途,在維修您的工廠設備時,這台外運機能為您們做許多事呢!它可有8英尺長的起重臂,有很大的作用,特殊情況下,可配裝20英尺長的起重臂。”

顧客:“好吧,把它寫下來。”

推銷員:“我們能提供就地維修服務,不需要很多停車時間。

您是內行,一台機器停在那兒等維修會花很大成本。”

顧客:“是呀,是那麼回事。”

推銷員:“我們還有稅收方麵的好處。買這台外運車起碼的好處是節省納稅。”

顧客:“好吧。”

推銷員:“如果您打算建庫房,您不必為買不到好的吊車而犯愁,我們有。賣給您外運車以後,我們還可以提供好的吊車。”

顧客:“算一條吧,隻是又要我們掏錢。”

推銷員:“我們的外運車的最大裝載量比別的外運車大一些。”

顧客:“好的,這一條也寫下。”

推銷員:“現在。請先生您提提否定性的支持理由。”

顧客:“我們眼下沒有這項預算,況且,我們原有的設備怎麼辦?”

推銷員:“這兩條都成立,還有嘛。”

顧客:“沒有啦。”

推銷員:“那就請您將支持理由和否定理由都加起來,看看。”

顧客:“9條支持理由,2條否定理由。”

推銷員:“先生,您不認為這答案已經再明顯不過嗎?”

顧客:“我告訴您,我隻不過是那種凡事都愛想一想的人。”

推銷員的禁忌語

推銷員不應向顧客問:“我能幫你的忙嗎?”因為這給顧客提供了一個說“不”的機會。

推銷員不應向顧客說:“您買了……”,如:

“您買了我們的產品後一定會感到愉快。”

“您買了我們的產品後一定會感到滿意。”

“您買了我們的產品後會得到極好的售後服務。”

顧客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掏錢,掏錢讓人心疼。

因而,推銷員應對顧客說:

“您擁有我們的產品之後,一定會感到愉快。”

“您從我手裏得到這件產品後,會得到一流的跟蹤服務。”

推銷員不能強調自己的理由與顧客爭吵。有的推銷員麵對上門抱怨質量不好的人聲明:“我們賣了幾千件衣服了。”這會讓人覺得這是顧客在撒謊,誣陷推銷員,但這會起到不良反應,對其他顧客是一種反麵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