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頂尖的推銷高手(1 / 3)

第十二章頂尖的推銷高手

交易成功係口才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產物。但推銷不一定都是賣商品,也有其他的。如孩子吵著要爸爸買東西,學生吵著要老師提前下課,員工要求老板改善工作環境,增加薪水,都是在推銷自己。推銷是一門學問,它需要發揮一個人的全部潛能才能幹得好。雖然我們推銷的多是有形的東西或實物,但推銷成功的關鍵是人本身。

推銷人員一定要具備說服顧客的技巧和能力。有經驗的推銷專家認為:“沒法進一步說服顧客購買產品的推銷員,不能算是真正的推銷員,壓根就不是!頂多隻能算是愛說閑話的街頭長舌婦!”

享譽全球的麥當勞快餐在招聘人員時,依據的標準是:“隻有有成功潛力的人才被錄取,基本上我們所要的是與別人處得來的人。”公司的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可以說我們一心要找的是推銷員,而不是會計師或廚子。”

既然推銷員是與人交往,因而口才絕佳是十分重要的。瑪麗正在自己的小鋪子裏整理將要出售的食品,傑弗遜女士進來了,她拿出一張采購單。瑪麗小姐迅速看了一眼,說:“好,很清楚,傑弗遜女士。可是,也許您應該……”

這時,瑪麗小姐停下來,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這位常來光顧的女管家:“我想是否增加一些肉製品?您知道的,孩子們很愛吃,今年假期又特別長。說實話已經有不少人來訂購了。”

傑弗遜女士說:“噢!這我可真是沒有想到!那好吧,請把我要的數量再增加一些。”隨後她的眼光落到了進口的土耳其蜜餞上:進口專賣,數量有限。傑弗遜女士邊看邊說:“這些食品我都不認識,樣子挺喜人的。可對我家主人來說,也許太奇特了。”

瑪麗小姐說:“是啊!傑弗遜女士,一般來說上層人家對這類精致食品挺喜歡的。說起來,我真後悔貨訂少了。昨天塔樓區的一個廚娘,一下子就讓我給她留了2份。”

“當然了,價格貴了一點。”

“我家女主人從不擔心價格貴,給我每樣留3份。”

“好極了,傑弗遜女士。我立刻給您留出來。您知道,我曆來是樂意為您效勞的。”

“真高興您對我另眼相待,瑪麗小姐。現在您再看看,我的單子是否齊了。”

“如果我是您的話,就會再加兩筒豬肉罐頭,3筒蘋果汁。這樣有備無患。”

“謝謝,瑪麗小姐。您替我想得真周到。自從您在中心街開店後,我省事多了。好了,我該走了。祝您聖誕愉快,寶貝兒!”

交易愉快,成功,全應歸功於這平淡無奇的話語。

與人交談重開頭

推銷人員在向顧客推銷產品時,開場白很重要,要給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我們新近生產了一種新產品,這種產品可以降低貴公司的生產費用,現在我能向你提幾個問題嗎?”讓對方先大概了解你的產品,然後圍繞著所推銷的新產品優於其他產品的相點進行提問,讓對方了解到購買後的實際好處。

有人總結了開場白的說話要做到吸引人,須注意以下幾點:

(1)語調要低沉明朗;

(2)咬字清楚、段落分明,因為話語不清使對方無法全麵了解你的意思,會給他人帶來壓迫感;

(3)說話快慢節奏得當;

(4)運用“停頓”的奧妙,以幫助整理自己的思維,引起對方的好奇,觀察對方的反應,促使對方回話,引導對方速下決定;(5)音量大小要適中,太大,很刺耳,太小,對方要身體向前才能聽到,不舒適;

(6)語句須與表情互相配合,言語誠懇,配合恰當的身體語言如點頭、欠身等;

(7)措詞要高雅、發音要正確,開場白之後,應該努力尋找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將談話引向深入。

在推銷員與顧客初交時,開場白不妨多說些讚美話,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和讚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值得誇耀的地方,隻不過是大多數人把這種需要隱藏在內心深處罷了。

如有一位推銷罐裝食品的推銷員這樣稱讚商場經理:“經理,多次去過您的商場。作為本市最大的專業食品商場,我非常欣賞你們高雅別致的店堂布局,井井有條的物品陣列,親切和藹的服務態度。看得出來,您在這方麵花了心血,實在佩服。”商場經理說:

“做得不夠,請多多指教!”嘴裏雖然這麼說,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用這種讚美的方法接近顧客,很容易獲得他們的好感。你可以在讚美之後求教,求教之後推銷,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推銷成功率。當然,切記,讚美也是一門學問,要恰如其分,有感而發,要恰到好處,切忌信口開河,無端誇大。

還要注意一點就是,推銷員是與人打交道的,永遠要待人以禮。許多有經驗的推銷員不容許別人左右自己的脾氣。如果讓顧客生了氣,就等於是讓顧客對你的產品產生拒絕心理。因而尊重顧客,是你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有時,即使是顧客拒絕了您的約見,你也不必不高興,不必匆忙掛上電話,你仍要對顧客說:“謝謝您,經理。占用了您寶貴的時間,我相信我們會有廣闊的合作前景。再見!”

有經驗的推銷員都有這樣的體會,那些最堅決抵製同你見麵的人,一旦你和他們見麵之後,往往就是最容易成交的人。

誘導顧客作決定

推銷員在推銷產品中,一邊說出自己的主導思想,一邊在說話末尾用提問的方式把你的誠意引導顧客,讓對方的回答符合你預期的目的。這就是說,推銷員要通過一係列問題,讓顧客不斷給予肯定的回答,從而誘導顧客作出決定。

某廠推銷員與某商場經理商洽:

推銷員:“要取得利潤,重要的是經營有方,你說對嗎?”

經理:“是的,我認為經營方法最重要!”

推銷員:“專家的建議是否也有助於獲得利潤?”

經理:“當然,有些幫助。”

推銷員:“過去我們的建議對您們有幫助嗎?”

經理:“自然有幫助,提到這點,還得好好感謝您的呢?”

推銷員:“甭客氣,讓我們繼續。考慮到目前市場情況,技術改革是否也有利於商品銷售呢?”

經理:“應該說是有利的。”

推銷員:“如果我們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改進包裝,是否會更有利於市場銷售?”

經理:“是的。如今的顧客更多地注意包裝。”

就這樣,推銷員讓顧客與自己認同,從而引導顧客采購自己的產品。當然,這種方式適用於已經建立關係的老客戶,但對新客戶就不一樣了。

比如當你感到顧客的態度不明顯,要確認他是否需求,就可以這樣問:

“您覺得這台電腦怎麼樣?”

“您是怎麼想的?”

“這種款式非常流行,您的看法呢?”

“您為什麼要這樣想。我們一般人都是認為……”

這種提問的目的不是提問,而是要探明顧客是否具有購買意圖,並從中尋找可以進一步繼續的話題。

每當顧客對產品表示了某種有利的主觀見解時,你要反應迅速,立即應答,把他的見解肯定下來,一步步促使他下決心,這種問答一般都是十分簡潔的。“我喜歡綠色的。”“可不是嗎?綠色是動人的顏色。我們各有三種不同色調的綠色時裝,您喜歡哪一種:巴黎綠、愛爾蘭綠還是阿海波可嫩綠?”

“我看看巴黎綠的衣服吧!我覺得這種顏色很高雅。”

“可不是嗎?”

就這樣,這種亦步亦趨的簡短式表示讚同的應答,促使顧客下決心購買。

有時,顧客的話是貶義的,不好直接應答,那你可以繞著進行,即向他介紹同類的其他型號或款式的產品。

顧客:“這種型號的健身器,看上去像個方盒子。”

推銷員:“您看到的是我們的一般產品,先生,請到這邊來,我想聽聽您對我們這種新出的流線型多功能健身器的意見。”

顧客:“我認為這才是時新的式樣。”

推銷員:“我沒說錯吧,請您看一看,您覺得怎麼樣?”

顧客:“看上去它很輕便,而且使用起來也一定很順手。”

推銷員:“難道不是嗎?您還是試一試吧。”

這樣。這筆生意基本上就成了。

讓你的眼睛說話。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顧客的眼神中可以觀察到他們的內心活動,用來作為調整自己談話內容和方式的依據。

當顧客談話很投機時,他的眼神會閃閃發光;

當顧客覺得談話索然無味時,他的眼神會呆滯黯然;當顧客三心二意時,他的眼神會顯得飄忽不定;當顧客聽得不耐煩時,他的眼神會顯示出心不在焉;當顧客沉思時,他的眼神會凝視不動;

當顧客下某一決定時,他的眼晴會顯出堅定不移。

在推銷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顧客,心裏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樣才能應付自如。下麵看幾個小例子:

保險推銷商與顧客。

“這項保險單有沒有現金價值?”

“你很看重保險單是否具有現金價值的問題?”

“絕對不是。我隻是不想為現金價值支付任何額外的金額。”

這裏,推銷員用一個很有力的反問,幫助客戶認清保險單的實質所在,不必長篇大論,隻須點到為止。要充分相信你的客戶是個聰明透頂的人士,稍微一點撥,他就會明白。

機械設備推銷員與顧客。

“不錯,您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我認為使用壽命相對於價格來說,顯得更重要。”

“是的,延長使用壽命就等於轉化成價值,也是您以前高價投資的回報呀!”

這樣,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顧客會不知不覺地接受下來。因為斷然的否定很容易使顧客產生抵觸情緒。如果我們先明確表示同意顧客的看法,再用婉轉的語氣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易為客戶所接受。

推銷員在商洽中,要力求避免與顧客發生爭執,因為作為推銷員,爭吵意味著丟掉生意。作為推銷員,隻要抓住隱藏在顧客心底的真正動機,有針對性地逐一加以解釋說明就足夠了。在遇上顧客的說話帶有偏見時,你不必與其發生正麵衝突。沉著冷靜的言談舉止可以強化顧客的信心,又可以使談話氣氛朝著好的方向轉化。

有的推銷員還有這樣的經驗,即對於一些不好對付的顧客,可以點到為止。常常在話講到一半時,突然借故告辭。他會說出一個漂亮的借口:“啊!真抱歉,有一件急事還等著我去辦,得告辭了。”當然,這樣做不夠禮貌,但對某些特殊的顧客不妨一試。

遇到某些十分誠虔的顧客,要有征服的勇氣。一定不能躲避,要有一套相應的技巧與法術,從而改善彼此態度。請看下例:

總經理室,推銷員正坐在那裏,總經理忙於一大堆公文,要他等一會。

推銷員突然說:“總經理您好!我是××,今天打攪您了,改天再來拜訪。”

總經理還沒有明白過來,說:“你說什麼?”

推銷員說:“我告辭了,再見!”

總經理還沒見過這樣的來訪者,沒有說完事就走了,納悶地說:“你這人怎麼回事,一來就走。”

推銷員:“今天我特地來拜訪您,見總經理您很忙,我就改天再來。”

三天後,推銷員又來找總經理。

總經理:“嘿!你又來啦,上次怎麼一來就走了?其實稍等一下我就有時間了。”

推銷員:“啊!那一天我打擾您了,我早就該再來拜訪……”

總經理:“不要客氣!請坐!請坐!”

這樣,生意就好談了。對那些傲慢的顧客,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殺殺他的傲氣,當然不要忘了,自始至終要禮貌。

口才“功夫在詩外”

史密斯正在與商店店主漢森談訂單的事。

漢森;“別煩我!我再也不想買你們的產品了。”

史密斯:“為什麼?”

漢森:“……嗯,對不起,我們改個時間再談好嗎?下次見好嗎?”

由於這時很難再作解釋,史密斯覺得還是先離開為上策。

幾天後,史密斯又轉回來,準備向店主解釋公司的立場。但使他感到十分意外的是,店主不僅微笑著邀請史密斯去喝飲料,而且還給了他比平時多兩倍的訂單。

原來,在史密斯走後,店裏的夥計對店主說:“很少有像史密斯那樣的推銷員,到店裏來還會費事地跟我和其他人打招呼。”店主也點點頭,覺得有道理。

在這裏,對別人從內心產生興趣,處理好顧客及相關人員的關係,是推銷員的重要品格。

亨特是一位推銷員,他遇到了一位很難對付的顧客,這位顧客對亨特有成見,不喜歡推銷員。這位顧客叫巴尼,是建築業公司經理,每次都讓亨特窘迫、失望。

每次當亨特打開他辦公室的門時,這位建築業大王坐在辦公桌後麵的深椅中,嘴裏銜著雪茄,向亨特咆哮:”今天什麼也不要!

不要浪費你我的時間!走開吧!”這位巴尼先生無情、刻薄又傲慢,但他的業務量極大、信譽也好得出奇。

亨特決心改變戰略。這天,亨特又來到了巴尼的辦公室,他敲門入內,說:“巴尼先生,我今天不是來推銷什麼東西的。我是來請你幫忙的。不知道您是否能抽出點時間和我談一談。”

巴尼總經理用嘴巴把雪茄轉了一個方向,說:“嗯……好吧,什麼事?快點說。”

亨特:“我們公司想在皇後新社區開一家公司。您對那個地方了解的程度和住在那裏的人一樣,因此我來請教您對這點的看法。”

巴尼:“請坐,請坐。”這位總經理有了重要人物的感覺,對亨特以禮相待了。

亨特向巴尼先生詳細介紹了皇後新區置業的特征和優點,又向巴尼提出了購買產業、經營的全盤方案,最後還居然把夫婦不和的情形也向巴尼訴苦了一番。終於,當亨特離開時,不但與這位建築業大王建立了友誼,而且也得到了一批訂單。

像巴尼先生這樣的顧客,心裏總是認為:這些推銷員就是要你買東西。所以推銷員在推銷時,應講究策略,保持誠懇的態度,贏得顧客的信任。

咬住顧客讓他買

顧客在采購東西時,總有一種怕上當的心理,喜歡貨比三家,常常用借口、回避和拖延來抵製購買,這是一種有意的反應。作為推銷員應該施以對策。

推銷攪拌機的推銷員,麵對遲疑不決的顧客的懷疑問話,直言追問:“您所說的事實,有根據嗎?這台攪拌機真的如您所說的那樣不好使嗎?為什麼您相信那些話呢?”針對不實之辭,你盡管去追問,給顧客一種壓力,有你的機器在為我證明,顧客就無法推托了。

推銷名牌皮鞋的推銷員,麵對既想買名牌皮鞋又覺得花錢多了的顧客,說:“你的看法和我原來想的一樣,總認為買一雙一般的皮鞋比較經濟實惠,其實那種鞋兩雙還抵不上這一雙耐穿。從長遠看,買這種保質包修的皮鞋更劃算,又能大大增添您的風采。”這種說法是先認可顧客的觀點,以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會給人以一種現身說法的感覺,再引導顧客麵對相反的情況,而這正是推銷員的真實想法,但這種方式表達的結論,易為顧客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