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當一個談判大師(1 / 3)

先喊個天價

喊價要狠

賣主喊價較高的時候,買主出價較低的時候,都會造成對自己較為有利的結果。過去四年來,我曾和兩千個主管人員做過許多的試驗,結果發現一個良好的談判者必須知道下列三點訣竅:

(1)倘若買主出價較低,則往往能以較低價格成交。

(2)倘若賣主喊價較高,則往往也能以較高的價格成交。

(3)喊價高得出入意料的賣主,倘若能夠堅持到底,則在談判不致破裂的情況下,往往會有很好的收獲。

從所收集的資料裏麵,我知道,墨西哥的農夫們隻要憑直覺就能知道,當賣主喊價較高時買主往往便不得不水漲船地提高原來擬定的價錢。譬如:本來買主在交易前和合夥人已商量好,準備花十塊錢買一座鍾,可是當他們聽到賣主喊價一百元時,他們便會感到原先擬定的價錢實在是太愚蠢了,便會將喊價調整為二十元或者二十五元,再和賣主討價還價。

代表工會的談判者也往往故意用這個方法和資方談判。

在談判開始時,先提出一大堆的問題和要求,迫使資方作較大的讓步,以取得和對方討價還價的餘地,同時也能滿足各工會會員的要求。

運用這種策略時:喊價要高,讓步要慢。借著這種方法,談判者一開始便可削弱對方的信心,同時還能趁機考驗對方的實力並確定對方的立場。

所以,我的忠告是:假如你是買主,出價要低;假如你是賣主,喊價要高。不過,請千萬注意,出價或喊價務必合理,不要因失之輕率而毀壞了整個交易。若能在談判時善用這個策略爭取到商品的機會,則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應召女郎式的談判原則

商業上有一個原則,每個賣主都應該記住——那就是“應召女郎式的談判原則”——當對方迫切需要服務的時候,再和對方論價,因為事前的服務價值要比事後大多了。

所以,連修理水管的工人都知道:商議價錢最適當的時刻便是當地下室正在大鬧水災的時候。

吹毛求疵戰術

很久以前,俄國的某個鄉村裏,住著一位很聰明的人。有一天,一個憂心忡忡的女人來向他訴苦,因為她的公公婆婆要來和他們同住,而她和丈夫以及兩個小孩所住的小茅屋裏卻沒有多餘的空間,但又不能讓他們露天而宿,所以隻好請他們勉強住進那本已十分擁擠的小茅屋來。可是沒過多久,她就感到非常地難過和局促不安了。她哭著問這個聰明人:“我該怎麼辦呢?”

聰明人摸著胡子,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問:“你有沒有一隻母牛呢?”她回答說:“有的,但,這和我的困境有什麼關係呢?”

他接著說:“把這隻母牛牽到你的小茅屋裏住一個禮拜,然後,再來找我。”她半信半疑地聽從了他的吩咐,因為他一向是以聰明聞名的。

一個禮拜後,這個婦人又來見這個聰明人。“事情愈來愈糟了。”她哭著說,“我的處境比以前更悲慘了。每當這隻母牛稍微轉動一下,屋裏的六個人就得跟著移位置,更不用說想睡覺了。”

這個聰明人摸著胡子,又沉思了一會兒,向她說:“你有沒有養雞呢?”她回答說:“有的,但這和我的困境又有什麼關係呢?”聰明人接著說:“把你養的雞也帶到你的小茅屋裏住一個禮拜,然後再來找我。”這個婦人比上回更遲疑了,不過她還是聽從了這個聰明人的吩咐。

一個禮拜後,她歇斯底裏地回來說:“你發瘋了,你的建議愈來愈糟糕,我的小茅屋根本就住不下去了!雞飛牛跳地,兩個老的咳嗽個不停,兩個小的在湯裏發現了雞毛,我和那口子也打起架來,這一切都是你搞出來的!”

這個聰明人仍舊摸著胡子,想了一會兒,說:“你回家後,把那隻母牛牽出屋外,一個禮拜後再來找我。”她心裏想:這個人實在是有點傻傻的。但是,終於還是決定聽從他的吩咐。

一個禮拜後,她又回來找他,這個聰明人問她說:“你這回覺得怎麼樣呢?”她回答說:“說起來實在奇怪,但是自從把牛牽出屋外後,我覺得稍微好過點了。”

這個聰明人再度摸著胡子,想了一會兒。說:“關於你的困境,我終於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了:把你養的雞也趕出屋外。”

這個婦人趕出這些雞後,就和她的丈夫、兩個小孩以及她的公婆非常安樂地生活在一起了。

買主通常會利用這種吹毛求疵的戰術來和賣方討價還價。買主先是再三挑剔,接著提出一大堆問題和要求。這些問題有的是真實的,有的卻隻是虛張聲勢。他們之所以要這麼做,乃是為了要達到下麵四個目的:

(1)使賣主把賣價的標準降低。

(2)買方才能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3)讓對方知道,買方是很精明的。

(4)這個戰術使銷售員在以低價賣出貨物時,仍有借口向老板交代。

當他向老板報告時,他可以說,買方在移掉母牛和雞之後,已經非常滿意!也就是說。買方已不再挑剔我們貨物的許多缺點了,現在我們大家可以鬆口氣了!不然事情可能會比現在還要糟糕,即使以這個價格,貨還不見得賣得出去呢!

這種吹牛求疵戰術在商場中已被證明是行得通的。我和許多人曾做過許多次的試驗,證明雙方在交易開始時,倘若要求得愈高,則談判的結果愈好。工會的談判者也同樣地由實際經驗裏學到:倘若要求得愈多,則所得到的也就愈多。因此他們總是一而再地運用這種戰術。

但是,若從相反的立場來說,則身為賣方或者資方代表的人,又該如何對抗這種吹毛求疵戰術呢?

(1)必須很有耐心。那些虛張聲勢的問題及要求自然會漸漸地露出馬腳來,並且失去了影響力。

(2)遇到了實際的問題,要能直攻腹心、開門見山地和買主私下商談。

(3)對於某些問題和要求,要能避重就輕或視若未睹地一筆帶過。

(4)當對方在浪費時間、節外生枝,或作無謂的挑剔或無理的要求時,必須及時提出抗議。

(5)向買主建議一個具體且徹底的方法,而不去討論那沒有關係的問題。

不過,千萬不要輕易讓步,以免對方不勞而獲。對方的某些要求很可能隻是虛張聲勢而已,因此賣主應該盡量地削弱買主的聲勢,不要讓他輕易得逞。同時,賣主也可以提出某些虛張聲勢的問題來加強自己的議價力量。

吹毛求疵戰術能使交易時充分地爭取到討價還價的餘地;如果你能夠善加運用它,則它必然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好處。

略施小惠

商談時,食物的好壞對買主往往有所影響。幾乎每個精明的賣主都知道這點。凡是帶客戶出去吃飯的賣主都做對了。

略施小惠也往往會影響到重大的生意。一個買賣荒地的公司在“賭城”拉斯維加斯,便曾以十塊錢的小恩惠賺回了大筆的金錢。

我向該公司的負責人請教,為何要把錢白白地送給別人呢?他告訴我他是根據下列四個原則才這樣做的:①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貪小便宜。②而且都喜歡用不勞而獲的金錢去賭博。③可是他們又決不願平白無故地接受別人的東西。④因此他們就會以聊盡義務的態度來參加土地銷售會,甚至會敞開胸懷來傾聽對方的解說。唯有如此,他們才會覺得受之無愧。而一切結果也正如他所說的,“那些平白接受了小惠的人往往會假意地告訴自己和那些土地推銷員,他們是因為真正對土地感到興趣。才來參加這次土地推廣銷售會的。”隻不過區區十塊錢,便使原來懷疑的大眾變成了積極的聽眾。

好食物、一個美好的夜晚以及一些小恩惠並不是賄賂;提供這些平常的招待,也不是敗德的事情。它們的目的隻是要使買主更能接受賣主的暗示而已。那些吝於支出餐費和酒吧費的公司,隻會徒然增加銷售方麵的困難。相較之下,不肯花這些錢的賣主,實在是個傻子。

宴無好宴

日本商人都是親切的主人。隻要踏上日本,他們就是親切的主人。隻要踏上日本,他們就會以親切的態度來贏得你的讚賞。經過十三個小時令人筋疲力盡的飛行以後,你所能想到的不外乎找家旅館好好地睡一覺。可是,一下飛機,便有一位眼睛有神、穿著整齊的年輕人跑來歡迎你,並且立刻告訴你。他已經替你安排了一個美妙的夜晚。即使你告訴他你有多麼疲倦也沒有用。他會說:“喔!不,已經全部都預訂好了。

我們將會有一個充滿樂趣、刺激的夜晚。”你不願意傷害他人高興的情緒。隻好和他一塊去了。

在晚宴上,你吃得太好了,喝得太多,直到很晚才回到旅館。同時慶幸自己確實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可是,第二天一早,談判者就來敲門了。坐在桌子旁邊的是另外一位眼睛有神、穿著整齊、口齒伶俐的年輕人,準備開始和你一項一項地討價還價。

豐富的食物和宿酒未醒,使得你的腦筋不太靈活,再加上睡眠不足。你注定是要失敗的。處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原本是一個很堅強的談判者,也會被對方征服了。

雷霆萬鈞的期限

期限的力量(一)

賣主由經驗中知道:某些最後期限能夠促使買主決定購買。以下的十個方法,可促使原本無心購買的買主決定購買:

(1)七月一日價格就要上漲了。

(2)這個大優待隻在十五天內有效。

(3)大拍賣將於六月三十日截止。

(4)存貨不多,欲購從速。

(5)如果您再不惠顧,我們就要倒閉了。或者是:結束在即,大拍賣,欲購從速。

(6)如果你不在六月一日以前給我們訂單,我們將無法在六月三十日以前交貨。

(7)生產這項貨物,整整需要八個星期的時間。

(8)惟有立刻訂貨,才能確保買到你需要的貨物。

(9)有艘貨輪將在本日下午兩點開船,你要不要馬上購貨,趕上這班船呢?

(10)如果我們明天收不到貨款,這項貨物就無法為你保留了。

期限的力量(二)

賣主對於時間的壓力非常敏感,也許比買主還要敏感些。

以下是買主用來刺激賣主完成交易的十二個最後期限:

(1)我六月三十日以後就沒錢購買了。

(2)在明天以前,我需要知道一個確定的價錢。

(3)我要在星期三以前完成訂貨。

(4)如果你不同意,明天我就要找別的賣主商談了。

(5)我不接受六月一日以後的估價單。

(6)星期五以後,我就不一定會買了。

(7)這次交易需要經過我們老板批準,可是他明天就要到歐洲去考察了。

(8)這是我的生產計劃書,假如你不能如期完成,我隻好另找高明。

(9)我們的財務年度在十二月三日就要結束了。

(10)我星期一要去度假三個禮拜。

(11)采購委員明天就要開會,你究竟接不接受這個價格呢?

鐵定最後一天

最後期限常迫使人們不得不采取行動;這和自動申報所得稅規定四月十五日截止,聖誕禮物都要在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前購買,常常有人在最後一分鍾才趕上飛機是一樣的。許多議院以外的遊說者,多年來都是利用參、眾議院快要休會的時候趁機活動,使得各種愚笨的法案得以通過。

在日常生活中,同樣也有許多時間限製:早上八點鍾要開始工作,下午五點鍾下班,一成不變的火車時刻表,和牙醫約好的時間,賬單在每個月的十號必須付清等等,人類的每個交易行為,都包含著時間的因素,而我們對最後期限的限製,幾乎已有了不自覺的反應。

最後期限的壓力迫使人們快速地作出決定,一旦他們接受了這個最後期限,交易就會很快且順利地結束了。倘若他們拒絕接受最後期限,後果就無法預測了。經驗告訴我們:有些最後期限可能是假的;不過,也有些是真的。有些會使我們損失不貲,有些卻無關緊要。談判者永遠無法確定,對方所提出的時間限製是不是真的,也無法正確估出,如果拒絕最後期限則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損失,而決定取舍。接受和拒絕之間的差異,就好像穩握在手中的鳥兒之不同於飛躍在樹叢中的鳥兒。接受最後期限的人確實能夠享有此種快樂,他確定未來的情況,而不必再去進行一連串的談判了。他也可以想象如果他拒絕的話,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糕。

我的忠告是不必盡信所謂的最後期限。時間的限製就像火車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來不及申報所得稅的人,四月十五日以後還是可以和稅捐處商量補辦。旅社在半夜一點後,還是可能讓你住宿。十號要付賬單,也可以十一號再付。星期三應該交出的報告,如果星期四再交上去,你也不致因此就被開除掉。一月一日截止的大拍賣,通常一月二日還有效。記者們也不一定都能趕上截稿的時間,可是報紙仍舊能夠按時出來,至少我還沒看過留有空欄的報紙。最後期限的限製,隻有當你認為它是真的,它才可能是真的;否則它便不至於隻要經過商量便可延期了。

當然,不相信最後期限是具有冒險性的。買主說:“我星期三以前會向你訂貨。”但他可能到時不向你訂貨,讓你孤立無助,哭訴無門;賣主說:“唯有你今天訂貨,我才可以保證有貨物賣給你。”不管是不是真的,你最好今天就向他訂貨。因為他很可能在禮拜三之前就沒有存貨了。如果對於對方公司的生產計劃、存貨狀況以及需求現金的情形了解得愈多,則你愈有把握知道這個最後期限是不是真的。

時間就是力量。我們在進行商業談判時常為時間的壓力所苦。甚至永遠無法忘掉時間的壓力。所以,我們應該全神貫注於對方的最後期限——假如我們有最後期限。則對方也可能有相同的限製。以下的三個問題能幫助你躲開最後期限的陷阱:

(1)不管是個人或公司的最後期限,我是否會因為這些限製而使談判發生困難呢?

(2)我自己或公司的最後期限是不是真的?我可不可以和我方人員商議延長期限呢?

(3)對方的最後期限究竟是什麼呢?

時間限製有一種無形的催眠力量。即使我們不需要,往往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它。這也就是為什麼它的效果如此之大;它常會促使對方作成你希望他作的決定。所以,即使並非必要,最後的期限仍然常為人們所相信而接受。

桌上桌下的奇襲

拋磚引玉

大部分的人天生就富有正義感。因此,如果我對你四次讓步,你似乎也應該讓我四次才算公平。

其實,談判的要點並不在於我讓了你四次,你隻讓了我一次,而是在於你一次讓步的價值是不是大於我四次讓步的總值。很多談判者都深深了解這點,在作了一連串的小的讓步後,接著就說:“現在。該你讓我了吧?”而這一次往往就是最重要的讓步。

以退為進

(1)替自己留下討價還價的餘地。如果你是賣主,喊價要高些;如果你是買主,出價要低些。不過不能亂要價,務必在合理的範圍內。

(2)讓對方先開口說話,讓他表明所有的要求,先隱藏你自己的要求。

(3)讓對方在重要問題上先讓步。如果你願意的話,在較小的問題上,你也可以先讓步。

(4)讓他努力爭取所得到的每樣東西。因為人們對於輕易獲得的東西都不太珍惜。

(5)不要讓步太快。晚點讓步要比較好些。因為他等得愈久,他就愈會珍惜它。

(6)同等級的讓步是不必要的。例如他讓你百分之六十,你可以讓他百分之四十。如果他說:“你應該也讓我百分之六十。”你可以以“我無法負擔百分之六十”來婉拒他。

(7)不要作無謂的讓步。每次讓步都要從對方那兒獲得某些益處。

(8)有時不妨作些對你沒有任何損失的讓步。

(9)記住:這件事我會考慮一下。這也是一種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