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說服是一門藝術(2 / 3)

而另一家機構的邀請者則是這樣說的:

“懇請先生不吝賜教,傳授一些增強中小管理者說話技巧的訣竅。與會的對象都是擁有50名左右員工的企業管理者,預定聽講人數為70人。因為深深體悟到心意相通的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部屬看上司臉色辦事的傳統陋習早已行不通。因此,此次懇請先生蒞臨演講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所有與會研習者明白,不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是無法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希望演說時間能控製在兩個鍾頭左右,內容鎖定在:(1)學習說話技巧的必要性;(2)掌握說話技巧的好處;(3)說話技巧的學習方法這三方麵,希望能帶給大家一次別開生麵的演講。萬事拜托了!”

卡耐基可以感覺到這家機構的邀請者明快幹練、信心十足,完全將他的熱情毫無保留地傳達給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對方在他還沒有提出問題的情況下,就解答了所有的疑問。

因此,在卡耐基的腦海裏立刻浮現出自己置身講台的情景,並且很快就能夠想象出參加者的表情,以及自己該講述的內容等。顯然,這種邀請方式很能帶給受邀者好感。

顯然為了說服別人,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遵循一定的步驟。

說服他人應按照什麼樣的程序來進行呢?大致有以下四個步驟:

吸引對方的注意和興趣

為了讓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首先應吸引勸說對象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設定的話題上。利用“這樣的事,你覺得怎樣?這對你來說,是絕對有用的……”之類的話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願意並且有興趣往下聽。

為了不至於在開始時便出師不利,以下幾個要點請你務必好好掌握:

(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穿著得體、以禮待人,臉上保持誠懇的微笑。

(2)平時多留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絕對要言行一致。

(3)主動與周圍的人接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4)再小的承諾也要履行,記住要言出必行。

(5)不撒謊,除了善意的謊言。

(6)提高與大眾溝通的能力。

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

具體說明你所想表達的話題。比如“如此一來不是就大有改善了嗎?”之類的話,更進一步深入話題,好讓對方能夠充分理解。

明白、清楚的表達能力是成功說服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對方能否輕輕鬆鬆傾聽你的想法與計劃,取決於你如何巧妙運用你的語言技巧。

為了讓你的描述更加生動,少不了要引用一些比喻、舉例來加深聽者的印象。適當地引用比喻和實例能使人產生具體的印象,能讓抽象晦澀的道理變得簡單易懂,甚至使你的主題變成更明確或為人熟知的事物。如此一來,就能夠順利地讓對方在腦海裏產生鮮明的印象。

說話速度的快慢、聲音的大小、語調的高低、停頓的長短、口齒的清晰度……都不能忽視。除了語言外,你同時也必須以恰當的表情、肢體語言來輔助。

動之以情

通過你說服對方的內容,了解對方對此話題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滿足,再順勢動之以情或誘之以利告訴他“倘若遵照我說的去做,絕對省時省錢,美觀大方,又有銷路……”不斷刺激他的欲望,直到他躍躍欲試為止。

說服前必須能夠準確地揣摩出對方的心理,才能夠打動人心。如:他在想什麼?他慣用的行為模式為何?現在他想要做什麼等。一般而言,人的思維行動都是由意識控製,即使他人和外界如何地建議或強迫,也不見得能使其改變。

想要以口才服人的你,必須意識到說服的主角不是你而是對方。也就是說,說服的目的,是借對方之力為己服務。而非壓倒對方,因此,一定要從感情深處征服對方。

提示具體做法

在前麵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就可以告訴對方該如何付諸行動了。你必須讓對方明了,他應該做什麼、做到何種程度最好等等。到了這一步,對方往往就會很痛快地按照你的指示去做。

說服別人的方法

有些人說服人經常犯的弊病,就是先想好幾條理由,然後去和對方辯論;還有的是站在長輩的立場上,以教訓人的口吻,指點別人該怎麼做。這樣一來,就是等於先把對方推到錯誤的一方,因此,效果往往不好。說服人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以下幾種是比較實用和簡便的:

用高尚的動機來激勵他

在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崇尚高尚的道德、正派的作用,都有起碼的政治覺悟和做人道德。所以,在說服他人轉變看法的時候,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用高尚的動機來激勵他。比如說這樣做將對國家、公司帶來什麼好處,或將對家庭、對子女帶來什麼好處,或將對自己的威信有什麼影響,等等。這往往能夠很好地啟發他,讓他做應該做的事。

用熱忱的感情來感化他

當說服一個人的時候,他最擔心的是可能要受到的傷害,因此,在思想上先砌上了一道牆,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怎麼講道理,他都聽不進去。解決這種心態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用誠摯的態度、滿腔的熱情來對待他,在說服他的時候,要用情不自禁的感情來感化他,使他從內心受到感動,從而改變自己的態度。

通過交換信息促使他改變

實踐證明,不同的意見往往是由於掌握了不同的信息所造成的。有些人學習不夠,對一些問題不理解;也有些人習慣於老的做法,對新的做法不了解;還有些人聽人誤傳,對某些事情有誤解,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能把信息傳給他,他就會覺察到行為不是像原來想象的那麼美好,進而采納領導者的新主張。

激發他主動轉變的意願

要想讓別人心甘情願地去做任何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談你所需要的,而是談他需要的,教他怎麼去得到。所以有人說:“撩起對方的急切願意,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世人必與他同在;不能的人,將孤獨終生。”

探察別人的觀點並且在他心裏引起對某項事物迫切需要的願望,並不是指要操縱他,使他做隻對你有利而不利於他的某件事,而是要他做對他自己有利,同時又符合你的想法的事。這裏要掌握兩個環節:一是說服人要設身處地地談問題,要把別人的事當作彼此互相有利的事來加以對待;二是在促使他行動的時候,最好讓他覺得不是你的主意而是自己的主意。這樣他會喜歡,會更加主動和積極。

用間接的方式促使他轉變

說服人時如果直接指出他的錯誤,他常常會采取守勢,並竭力為自己辯護。因此,最好用間接的方式讓他了解應改進的地方,從而達到讓他轉變的目的。所謂間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把指責變為關懷,用形象的比喻來加以規勸,避開實質問題談相關的事,談別人的或自己的錯誤來啟發他,用建議的方法提出問題,等等。這就要靠領導者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加以運用。

提高對方“期望”的心理

被說服者是否接受意見,往往和他心目中對說服者的“期望”心理有關。說服者如果威望高,一貫言行可靠,或者平時和自己感情好,覺得可以信賴,就比較願意接受他的意見;反之,就有一種排斥心理。所以作為領導者,平時要注意多與下屬交往,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這樣在工作的時候,就能變得主動有力。

說服別人的技巧

多製造見麵的機會

為了及早開始說服的動作,你應該多製造一些機會與對方見麵。人類都是如此,熟悉之後對方就會漸漸對你敞開心胸。當然,這其中無論是哪一次會麵,你的表情和態度都要溫和豐富,千萬不可麵無表情或態度惡劣,否則對方根本不會搭理你的。

你的談話不可以造成對方負擔,更不要讓他們產生反感。

為了達到此一目的,切忌在談話一開始時就直接涉及說服主題,最好先簡單談談其他話題。不過,這一點是可以依據對方的性格而進行調整的。千萬要注意的是,自始至終,你都應該保持溫和的態度,必要時可以順從對方。

想要讓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每次告別前的表現尤其顯得重要。在每次告辭之際,你要千方百計地讓對方感受到你很想再見到他們,不過最好不要直接說出來。即使之前的對話與你某些觀點仍有部分相違背,也不可讓對方留下壞印象。因此,告辭之際更要記得麵帶笑容,記得與對方握手或揮手告別。這樣對方會覺得你這個人很溫和,很有禮貌,較容易產生想再進一步與你洽談的念頭。

如此一來,你的說服工作一切就緒,要不了多少工夫,對方就會“招架”不住你的攻勢而俯首稱臣,使你的說服大獲全勝。要記住,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主動權。

充分利用彼此的相似因素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際吸引中相似性是個重要的因素,它包括年齡與性別、社會地位、經濟狀況、教育水平、職業、籍貫、興趣、價值觀、信念、態度等的相似,其中以態度、信念和價值觀最主要。因為相似的人彼此容易溝通,較少因意見傳遞的困難而造成誤會和衝突。即使是初次見麵,也有“相見恨晚”的親切感。所以,在說服別人之前,要努力在雙方的經曆、誌趣、追求、愛好等方麵尋找共同點,誘發共同語言,為交際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贏得對方的支持與合作。但這種“套近乎”也要講求策略,否則,不看對象、時機地隨便“套近乎”,很可能越“套”越遠。

反複

即重複相同的內容。一再接收到相同的信息,會讓人形成一種它們確實很重要的錯覺,因而將它們儲存下來。通過這種方式,對方就能對你的想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轉化成記憶保存起來。因此,優秀的說服高手,都會不斷地使用反複法。

反複法有兩種不同的操作模式,一是重複相同的語句;二是換湯不換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相同的意念。

1.重複相同的語言

一而再,再而三地運用字義相同或相近的語言。比如,你的友人患了癌,非得動手術才能存活下去不可。偏偏你的朋友十分怕動手術,這時你就必須說服他接受手術。為此,你得不停地重複告訴他:“你想活下去,就得動手術,否則的話……還是盡快接受手術吧!”。

2.用不同的方式重複相同的意念

如果老是重複相同的語句,弄不好反而讓人覺得你婆婆媽媽,不堪其苦。因此,變換方式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比如,在上例中,你也可以說:“你想繼續活下去,對吧!

如果你放棄的話,情況隻會越變越糟!目前沒有比動手術更有效的方法了!你看看人家小李,手術後不是痊愈得很快嗎?

如果你動了手術,也會跟他一樣。振作點,別再說喪氣話啦!”

對應、對比

說服他人的時候,運用大肆渲染負麵結果的手法是相當有效的,可以使你的勸說內容因此被襯托得更有分量。比如,當你想說服兒子好好讀書時,倘若能舉出讀書與不讀書會有哪些不同的後果,讓兒子清楚認識到讀書的好處,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