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態專注,動作穩重
交談一般是由兩方組成的,而每一方都擔負著兩個任務:說和聽。你的“說”是為了對方的“聽”,你的“聽”又促成了對方的“說”。
但是我們周圍的許多人在與人交談時卻忽視了這一點。他們不認真地聽人家說了些什麼,就匆匆忙忙地截斷別人講話,或是心不在焉地聽別人談話;或是斷章取義地對待別人談話;或是滔滔不絕地大吹法螺。
很明顯,善於傾聽在無形中起到了褒獎對方的作用,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一種手段。
你若能耐心地聽說者傾訴,這等於告訴對方“你說的東西很有意義”、“你是一個我喜歡交往的人”。無形中,說者的自尊得到了滿足。於是,說者對聽者就會產生一個感情上的飛躍。彼此心靈間的交流使雙方的感情距離縮短了。
說話可適當做些手勢,但不要過大,更不能手舞足蹈,或用手指指人。交談雙方距離不宜太遠,也不宜太近,要根據雙方關係親密程度而定。
聲音適度,語速適中
當你與人交談時,你的聲音怎樣,這是一個要注意的問題。
1.你要注意自己,你說話是否太快
我們常見許多人說話像
放連珠炮。有的快並清楚,有的快而不清楚,聽了以後也不知所雲。
因此應訓練自己,說話時聲音要清楚,快慢合度。說一句,人家就聽懂一句,不必再問你。
2.你說話的聲音太響嗎
在嘈雜的公共場所提高聲音屬不
得已,但決不適合平常環境的。在客廳裏,在公共場合,高調門會使人同樣感到難堪。除非對方聽力不佳,你說話時要記住,對方不是聾子。
抑揚頓挫,是調節你聲音大小強弱的做法。若想你的話如同音樂一般動聽,不可忘記在應快時要快,應高時要高,應緩時要緩,應低沉時要低沉。毫無節奏的說話,是最易使聽者疲倦的。
與身體語言相配合
與沒有反應的人說話如對著木偶人談話一樣,會使講話人興趣索然。交談中的反饋方式,可以通過眼神的交流,點頭示意,手勢以及顯得輕鬆而有禮貌的表情、姿勢等。
加入別人的談話,要先打招呼。人家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若要插話,最好等別人把話說完。別人與自己主動說話,應樂於應答。有第三者參與談話時,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交談中有事要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交談現場超過三人時,應不時與在場的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隻與某個人談,或隻談兩人知道的事情而冷落第三者。如果所談問題不想讓別人知道,則應另找合適的場所。
要注意態度上的禮貌
一個擅長說話的人,是不被形式所拘束的,他既不采取說教的方式,也不以炫耀自己的方式來交談。他能做到的是每一個和他說過話的人,都會認為他是最理想的交談對象。他的態度始終是那麼坦然開朗,一方麵能接受別人的忠告,另一方麵也能給予別人以啟發。
說話時的態度,可以直接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你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還是一個樂觀快活的人;你是一個自暴自棄的人,還是一個誠實向上的人;都能從你的言談舉止中表現出來。
驕橫的說話態度容易激起別人的反感,低聲下氣又會被人譏為懦弱,沒有骨氣。因此,說話時應站在與對方同等的地位,以民主的方式相互交換思想和意見,才是一種適中的說話技巧。
當然,如果這種人還具有高度的工作能力的話,那麼,他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並且是指日可待的。
為了達到說話的目的,說話時必須力求簡單明了,而且有說服力。但最重要的是,該說則說,不該說則不說,而且不了解的事也不要說。甚至突然想起的話題,也應該盡量避免向朋友提及。
有許多人喜歡模仿那些成功者的言行,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但是,把別人的言行和經驗全部模方過來,恐怕是無法行得通的,也有可能你由此而壞了自己的名聲。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樹立自信心,或是建立屬於自己的良好名聲,否則就無法塑造自身的形象。
美國紐約鐵路快速代理公司的副總經理金賽·N·莫裏特先生,曾提到一位在禮儀、溫厚、誠實等各方麵都比別人更有修養的人。
莫裏特先生曾對這個人說過這樣的話:“20多年來,我接觸過並且和他們談過話的人何止數千!但是。每一次我都以自己的本來麵目和他們說話,我絕不模仿任何人。因此,我才能獲得成功,而且當時我說的話也最具有說服力。”
你知道有所成就的人,他們所恪守的法則是什麼嗎?現將這些法則簡述如下:
(1)態度自然。絕不玩弄過分勉強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