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口才好才能人緣好(1 / 3)

第五章口才好才能人緣好

對話和演講是人生的一大舞台,是人生的另一張麵孔。每一張臉都可以是漂亮的,人人都能是受歡迎的,關鍵是如何掌握這一手。

生活中的藝術語言

提高生活的質量,最關鍵的是提高生活語言的藝術,因為語言的藝術和品位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能感覺到。過去的人們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現在這句話應該改為,佛要金裝,人要口才。語言比任何裝飾對人都更重要。女人需要化妝,需要漂亮的服妝,需要香水和時髦的皮包。可是工作的時候、休閑的時候,不可能總是保持“武裝”整齊,如果離開了這些“武裝”,“質量”就下降了,品位就不見了,豈不太糟了。但有一樣“化妝品”也是最高級的“化妝品”——“語言”隨時隨地都起作用。如果能使生活的語言高度地藝術化,無疑就是生活的高度藝術化,就是生活的高品位。即使是在一些非常細微的生活細節上也是如此。

比如一次,一位朋友因為酒宴耽擱了時間,主人隻有派車將他送到機場,當時離飛機起飛還剩下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他急急忙忙,三步並著二步衝到檢票口,衝著驗票的服務員問:“小姐,我能不能搭上這班飛機?”服務員小姐見他如此緊張,微笑著回答:

“你的時間很多,隻除了一種情況以外。”“隻除了什麼情況?”他急促地問。“除非你走錯了機場。”原本緊張的朋友,望著服務員小姐舒心地笑了。這和那種大聲叫嚷:“別慌別慌,還來得及!”讓人寬心多了。

打開自己的話匣子,不要做沉默寡言的人。要“宣傳”自己,讓別人在工作上、事業上、心理上都全盤接收你,這對你將大有裨益。

省得領導不放心你,同事懷疑你,老總不關心你。關於打開你的話匣子,我們隻有這一點意見,用一個從講話中得到快樂的人的話來說:

“在開始演講的兩分鍾之前,我寧可被鞭打死去,也不願站起來演講。但是,到了演講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則寧可被槍斃也不願被停止說話。”

任何人,不管你對任何事感興趣,隻要你有講出精彩的想法,都會是打開了話匣,收獲了精彩。不信可以試一下,你會發現自己的天分,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獲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或事業發展期間,因為健談吸引人而獲得成功的實例多如牛毛。在中國很少有人研究這個問題,很少有人講口才的“實惠”,以此區別“口惠”。比如像這樣的文章:

“在很久以前,堪薩斯城某單位的負責人,即因為一次成功的演講而引起大家的矚目。當時的這位年輕演講家,很快地便成為我們公司的副董事長(事業部)。”“到目前為止,他已登上NCR董事長的寶座。”

如果你是一位健談的人,你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鏗鏘有力。你能體會到別人的專心與注意力,你就能體會到一股難以抗拒的魅力,和終身難忘的滿足感。有了這樣的一次,便會激勵你,不斷努力下去,力求使自己的談話越來越生動、越來越精彩。

你看到一次這樣的魅力,就像看到了阿裏巴巴開洞窟所念的“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掌握了這把打開寶藏的鑰匙。

“用心”講話見效最快。留心處處皆學問,說話也不例外。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在想什麼,你就應該可以大概猜出他是什麼樣的人,因為一個人的意誌,往往決定他的人格。反過來看,如果你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應該能想到他會說什麼樣的話。隻要你對一定會成功的事抱有信心,勤於思考,下定學習的決心,定會一語驚人。隻有養成思考習慣的人,才會深深懂得聽眾想聽什麼話,也就會知道自己該如何表達,即使你沒有口才的天分,因為“有心”,因為勤奮,日積月累,自然也會有了“露一嘴”的功夫。為此我們提示您:

①不要放棄任何練習機會。

②盡量嚐試。

③冒險帶來改變。

④學遊泳必須下水。

⑤願望,持續性與自信心。

⑥向每一個人學習。

⑦“用心”就能發現奧秘。

⑧水到渠成,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相信,言論自由,語言麵前人人平等,有幾分口才說幾分,不要視說話為畏途。害怕在眾人麵前說話,不隻是你一人。根據我們的調查知道,有80%~90%的學生,對上台說話感到困擾與恐懼;而已入社會的成人,則幾乎100%都害怕公開發表演說。所以你不必害怕,也許你可以做一名最有膽識的人,這是我們相信語言麵前人人平等的第一個事實。第二個事實就是某種程度的說話緊張感。這對於講話和思考反而是有好處的,就像我們麵對異常的環境的時候,自然采取了一種心理防禦措施一樣。所以,即使公眾場合發表講話時你的心跳頻率加速,呼吸也變得急促,仍然不足為懼,這隻是對外界敏感的部分身體功能,開始為活動做準備而已。

當這些生理準備好之後,你才能比在平常條件下,更敏感地運轉思維,也才會講得更流利,同時說得更熱烈,達到一種興奮的狀態。

沒有這種狀態,很難有高吭的熱情和慷慨的陳詞,或出現本能的奇思妙語,一鳴驚人。也隻有這樣語言才有了活力、魅力、誘惑力和煽情的功能。

瀟灑出幽默

幽默是智者的邏輯,是慧者的感情。它們的一致性或許遠遠超出了我們的了解,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們的真實性。它們在認識事物上所達到的深度以及方法上的意義,都讓我們為之叫好。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幽默從哪裏來,答案當然是瀟灑。陷入功利情結中的人,是完全沒有幽默感的人。既在乎利益,又並非不能自拔,才可能幽你一默。灑脫具有的美感和幽默具有的審美情趣是完全一致的。他們都源於距離。這個距離,在生活中就表現為情趣和格調。從邏輯的角度看,幽默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能夠看穿事情背後的真象。

二是能夠在眾說紛紜的亂象中找到事實真象。

三是能夠接受現實和現象。

上述三項條件缺少一個,幽默都很難成立。而瀟灑的姿態正是洞穿了事情背後的真象,並且能夠在眾說紛紜的亂象中,找到一個真實的自己。如果他願意承認不合理的現實,接受不合理的現象,在他自身的那個與勢利態度有距離的位置上,他所能采取的表達方法,除了置之不理,更合情理、更自然的便是幽你一默了。在生活中無論男女,隻要你灑脫,都會讓人尊敬。而在工作中、在事業上,卻肯定不受老板歡迎,因為這裏不是休閑娛樂的地方,這裏的一切都具有很強的功利色彩和利害關係。所以幽默在這裏也應表現出趨利避害的上乘功夫。

“忍得疼”方有絕妙俏皮話

莎士比亞說得好:“簡潔是語智(wit)的靈魂。”很多時候一句俏皮話,抵得上千言萬語。俏皮話也是口秀的一大特點,這包括,隨機應變說出的一句精彩的即席妙語,妙語也罷,俏皮話也罷,並不一定非要令人捧腹大笑,它也許隻帶有一點點的幽默,又具有一點悲情,它大多是一個頗為讓人怡悅的素材,傳遞著一個可愛的訊息。比如一個有關已故的肯德雞炸雞創辦人,桑德斯上校的故事。

他有一次坐飛機的時候,有個小嬰兒不停地大聲哭叫。不管他的母親和空中小姐如何地哄騙都無法使他安靜下來。

最後上校站起來,他問這位母親是否可以讓他抱一抱這位小嬰兒。然後當他把這個孩子抱在懷裏輕輕地搖晃時,這小孩子竟然很快地安詳睡去。

在上校回到他的座位時,他旁邊的一位乘客禮貌地向他道謝:

“我們都很感激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上校回答說:“我做這件事情並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這個孩子。”

政治人物都很善於運用幾句開場白來點出全部演講的要旨。

1988年李察·蓋哈特在退出總統競選的退出演說中,開場說道:“人家說在胖小姐(布什夫人身材略胖)唱歌以前,歌劇就不算完。前天晚上我們在密西根州的失敗之後,我就很清楚地看到她趨向麥克風。”

這段話很俏皮、輕鬆,可以讓你嗬嗬笑一場,而它同時也精確地告訴你他下麵將要講些什麼,使別人知道他將要發表退出競選的聲明。

不爭吵是格調高雅

有個男人是個禿頭,所以他總是戴著帽子。他跟夫人一起外出時,總是擔心夫人開車的技術不好。有一次他對開車的夫人說:

“今天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十二部車子撞成一堆。你知道怎麼回事嗎?原來是有個女人打了左轉方向燈,有十一個駕駛人相信她。”夫人說:“我知道,開車最差勁的就是那種戴著帽子的老頭子。”

這可以說是偏見對偏見,但他帶來的是笑聲,而不是爭吵。

在兩個親密的人之間,語言上的衝突不僅可以存在,而且對他們相互的關係還是有幫助的,十分必要。在夫妻、姐妹、父子、母女之間也是如此,不要片麵地理解衝突。我們相信,任何密友或情侶,隻要有誠意交往,對對方抱有強烈的希望,便會對對方有更高的要求,以此加強雙方的關係,滿足自己的願望。這種做法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到對方的理解,或者是完全的接受,所以就會產生衝突。在這時隻要彼此都能敞開心扉,通常衝突都不會升級,更不會動用拳頭和指甲;但若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誤會,從而產生隔膜。

在傳統的人群中間,這種合理的衝撞,很難保持在平衡的狀態,所以經常會出現大吵大鬧的現象。盡管這種大吵大鬧的事不值得欣賞,但是這往往表明,他們的生活中很少有謊言和壓抑,而且能屏棄成規。他們的共同生活的內在緊張感及挫折感會大大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一輩夫妻,他們既是經常絆嘴爭吵,又能長相廝守的原因。我的姑父姑母就是這樣一對可愛的老人。兩位老人每年都吵架,甚至一年吵好幾次。到了六七十歲還在說離婚,可他們是真正分不開的夫妻。1997年姑母病逝時,身體狀況良好的姑父,僅隔一個禮拜,就悄悄離開了人世。這是老一輩人的故事。

現代人對感情生活的要求更高了,有了矛盾和衝突不一定非表現為直接的爭吵,也不會過度地壓抑自己,而是利用更有品位的更有水平的語言來渲瀉,這樣既沒有傷害別人,又平衡了健康的感情。在諷刺、幽默、俏皮話和妙語之爭中,達到雙贏的結果,這就是現代生活的格調。

“花心”成風趣高手

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視野開闊,興趣廣泛,要有一顆“花心”,也就是一顆開放的心。隻有當一個人的心呈開放的狀態時,眼界才能寬闊、思維才活躍。這既有利身心健康,又有利提高生活質量。在這種狀況下,精神生活將逐漸變得豐富起來,感情亦會變得優美起來,仿佛都是呈現在開放的花的形狀上,變得輕鬆自由,更容易發揮想像。建立一個更快樂更灑脫的形象,能夠輕易地擺脫現實的束縛,而不會拘泥於令人乏味或感到無奈的事實。

一個時時刻刻感到現實壓力的人,他的人生道路是很難走的,這樣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了。然而善於解脫自己,能揮灑自如,輕裝上陣的人,成功的機率就大得多。因為他們有一顆“花心”,經常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不由於一點小事“困住”自己。

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有一個美國作家應邀去他社區的扶輪社演講。他平時也去別的社團作早餐演講,通常都是要有報酬的。但這次不同,沒有報酬。那天那個扶輪社有一個來自印度的社團來訪。在午餐會上雙方交換旗子,在交換過旗子之後,訪客發現他所收到的旗子卻是墨西哥的。這使得該扶輪社的社長頗為難堪,他解釋說,他從家裏帶旗子來的時候帶錯了,這麵旗子是他上次訪問墨西哥時所帶回來的。

本來應該換一麵旗子,可是當天當地卻買不到小旗子。社長於是答應要在一二個禮拜之內,把旗子寄給訪客。作家看到了這一件事情後,於是使用它來作當天演講的開場白。他說道:“我常常在想為什麼這個社團不付錢給他們的午餐演講人。我現在才了解他們要把錢省下來買小旗子。”這番話獲得聽眾大笑而報以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