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字要清晰
即使人們沒有這些常見的發聲問題,也很少把每個詞的每個音節清晰地發出來。一句話“吃嗎?”可能隻有站在旁邊的朋友才會明白它的意思是“吃飯了嗎?”因為他知道這句話的語境。在公開演講時,因為距離發言人較遠,或者有噪音,所以可能有很多內容聽不清楚。所以一定要養成吐字清楚、幹脆利落的習慣。發音時舌、齒、唇動作要協調。一定不要省略後鼻音,不要嘟囔,拖詞。
隻要你能在練習時注意保持正常談話的口吻,同時吐字又清晰,你的發言就可以兼顧清晰和流暢。有些人希望自己在講話過程中顯得莊重而溫文爾雅,就故意咬字很重,讓人感到做作生硬,結果事與願違。而另外一些人,他們講話時並不故作淵博,但是一臉苦相,鼻音濃重,一副屈尊就駕、百無聊賴的樣子,看上去有點傻。在應該說“大家”的地方不要說“您們”,避免錯誤的莊重表達。在應該使用縮略語的地方不要使用全稱(但是也不要過於簡略),標準的用法中指定有些音節要省略。不要反其道而行之。“熱—烈—祝—賀”是“熱烈祝賀”的準確發音,但是大部分演講者都把它說成“熱—烈——祝賀”。
注意自己的口音
如果你帶有地方口音,或者你的母語不是演講時的用語,你可能擔心別人聽不懂你的話。不要試圖掩飾或消除自己的口音。你的講話方式是你個性的部分體現。這些差別也許會使人們對你的講話更感興趣,使你更具有魅力。為了保證讓聽眾明白,采用下麵的建議。
①不要一開始就講述重要內容。利用開場白來使聽眾適應你與眾不同的發音和突出重點的方式,通常這需要幾分鍾的時間。
②講話要比平常說話更慢而清楚。
③隨時關注聽眾的反應。如果你看到大家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再放慢語速把自己的內容重複一遍。一個關鍵詞的發音不清楚或不正確,聽眾就可能聽不懂。重要的意思用幾個同義詞來解釋。
變化語調表達思想
單一呆板的語調永遠引不起聽眾的興趣,演講者需要通過變化語調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變化語調可以從下麵幾方麵考慮。
改變音量的大小
聲音洪亮是對演講者表達的基本要求,這樣到時即使你想降低聲音,坐在最遠處的角落裏的聽眾仍然聽得見。同時,你應該在適當的時候保持低調,這樣可以在突出重點時提高聲音。
突然壓低聲音(如下麵的一段話)可以產生一種神秘的感覺而刺激人們的興趣:
我上一周倒黴透了。有了幾個潛在的客戶,可是沒有銷售業績。對一個沒有經驗的、迫切希望成功的、剛出校門的毛頭小夥子來說這很不容易。另外,我看到老李身邊總是站著一個客戶,或者手上總有一份合同要簽。我猜想他可能看見了我垂涎三尺的表情,覺得我很可憐,因為他走過來對我說:“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推銷員,但是有一點你做得不對。”
[低]下麵就是他說的話……
聲音洪亮清晰的演講者如果用單一呆板的語調講話,就會浪費自己的這些優點,這是很可惜的。變化和活動本身比靜止、雷同有趣得多,我們重點突出了選詞和舉例的多樣性,這是保持聽眾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音調的變化同樣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不僅在於它能突出演講的新穎特點。你的聲音不應該僅表達字麵的意思,你可以通過聲音來加強或淡化自己所講的內容。
改變聲調的高低
用單調的口吻說話等於是向聽眾表示:“我對這個題目沒有什麼興趣,或者我不相信自己能夠讓別人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乏味無力的口吻會打擊聽眾的積極性。語調多變表示你興致勃勃,非常自信,通常這有助於建立你的可信度。你說話時聲音的高低可以改變一個字或一句話的意味,甚至可以表達相反的意味。比如,表示異議可以通過反問來體現。
假如你唱歌時可以達到八度音階,那麼講話時也一定沒問題。
改變語速的快慢
你一般的說話速度應該能適應聽眾的反應快慢。但是,在講話的不同階段不時改變語速是調動情緒或突出重點的有效手段。放慢語速可以使你顯得深思、痛切,或者可以為講話增添一些戲劇性。同理,一句話結束時停頓較長時間是向聽眾表示,你認為自己剛才的話非常重要,值得他們認真思考。說話很快表示興奮和活躍。迅速列舉出一係列的想法和例證可以產生達到高潮的效果,如下麵的例子:
[慢]自從我們采納了這種管理製度以後,[快]缺勤現象減少了,生產效率提高了,士氣得到了激發,銷售額上升了,利潤也增加了。
剛才的例子還表明,不能為了改變語速而改變語速,語速的改變(這個例子中是由慢到快)必須得產生某種高潮的效果。下麵的段落說明一個人可以怎樣運用由快到慢的語速改變。如果你要把這一段讀出來,最好把第一句話越讀越快,但是第二個句子要放慢語速: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他們查看了她的住處,檢查了溫室,繞著操場查看一番,叫來她的幾個朋友,開車在周圍的街區轉了一圈,詢問了所有的鄰居。李麗——下了——校車——以後——再——沒有人——看見過——她。
第一個句子越來越快表示隱隱約約的擔心變成了焦急地搜尋,直到最後人們突然不得不接受一個可怕的事實,這是最後一個句子一字一頓隱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