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演講者的心理調適(2 / 3)

因此,演講心理的要素之一就在於:應該擁有一定的標記,用來向聽眾提供信息,讓聽眾認為這是“優秀型”的演講——要用高級的注意層次來對待。這樣,聽眾的心理活動就產生定向反射,形成了特殊的期待類型:深刻化傾向(努力掌握演講中的哲理)、生動化傾向(努力感受演講中的情趣)……而演講所企圖傳遞的其他種種信息在這個基礎上才得以順利地被聽眾接受。這種幫助決定聽眾注意層次的標記的確立,有人稱為“定位”。

二、其他的“定位”方法

1.儀表定位

一個人的儀表能給人以聯想:白發蒼蒼常使人感到經驗豐富,服裝花哨常令人覺得淺薄,動作拘謹又常意味著初學後進。因此,演講者的衣著、動作要以一種明朗而不刺目的美、穩健而不呆滯的節奏來吸引聽眾。

2.語言定位

語言定位包括語音和文字兩個方麵。語音定位的基本要求是明白流暢。明白是指要用聽眾都聽得清楚的普通話,盡量克服方言語音的影響,避免說錯字音,前麵所說的那位研究生主要就是由於表達不流暢而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層次。流暢是指語流與節奏既不能快得出現“結巴”,又不能慢得一句三換氣,語流速度應與聽眾的心理節奏相適應。文字定位的基本要求是準確美觀。假如一位教師既不寫錯別字,又能有一手漂亮的書法、布置合理的板書,那麼將大大提高學生對他的信任感。

3.情緒定位

情緒定位的要求是應該充分表現出自信和熱愛。演講者的自信力首先會影響自己能力的發揮。國外的心理學家曾用5個士兵做過測量平均最大握力的試驗,先錄出正常情況下為101千克;對他們催眠後,暗示他們是軟弱無力的,於是隻有69千克;隨後又暗示他們很有力量,這次測得結果竟達140千克。因此可以說,一個“承認失敗的人,在開始以前已被打倒”。演講者表現的自信力同樣將影響聽眾,“我是勝任而愉快的”的信息很快會傳遞到聽眾頭腦中,並進而引出高層次注意類型,演講者表現出的熱愛也是不容忽視的。古羅馬詩人賀拉斯說得好:“隻有一條唯一的路可以打動人的心,就是向他們顯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動。”“對這一學科很有興趣”的概念常與“對這一學科很有研究”聯係在一起,這問題“使主講感興趣”也很容易導向“也會使我感興趣”。

怯場形成的原因

怯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演講不緊張,從沒有過怯場的人絕不多見。可是怯場也是影響很多人演講的重要因素,對此我們應該認識它,然後才能盡量地克服它。

人人都會麵臨怯場的問題

日本著名演員水穀八重子在紀念她演藝生涯50周年時演出《茶花女》一劇。第一天戲落幕後,她被“名演員的第一千零一夜”節目訪問,當時她表示:

“我心中充滿恐懼、渾身發抖,當我站在舞台上,根本看不清觀眾的臉。即使我擁有50年舞台經驗,但老實說,上台次數越多,心理壓力越大。”

一位上過數千次舞台、世界聞名的小提琴家曼紐因說:“演奏會的第一天第一場,我會習慣性的不安,在房間不停地兜圈子。”

被譽為演講天才的德川夢聲說:“每次要麵對大眾演講,我的心裏就很緊張,才上完廁所一會兒,又想要上,即使講了不下百場,心裏仍有壓力。”

看別人演講似乎非常鎮定,可輪到自己時卻雙腿顫抖,兩排牙齒拚命打顫。

你可能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敢在人前演講,隻有自己不行。事實上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表麵上看起來鎮定自若的人,在台上可能直打哆嗦。一般人的膽量幾乎相同,每個人都會怯場。

經常在講台上演講,在舞台上演奏表演的人,遇到不同的場地或不同的氣氛時,都會產生怯場的情況,何況很少上台的人呢?

有人認為,當自己與眾不同時,內心就會恐懼不安,一旦想到自己和別人大同小異時,恐懼感就會減少許多,如果你意識到大家和自己一樣都會有怯場的情況發生時,緊張的情緒就可以緩和很多了。

我們除了要認識到人人都會怯場,還要認識到怯場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怯場形成的原因

造成怯場心理的原因因人而異,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下麵幾個原因:

一、聽眾人數的多少

緊張程度的大小與演說者所直接麵對的觀眾數量大小成正比關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對一的交流時我們會覺得輕鬆自如,即使是和上司說話,我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緊張,可是當聽眾增加到五個人或十個人時,情況就有所不同了,你的緊張感就會有所上升;當你的觀眾數量猛增至成千上萬時,那你的緊張程度也就直線上升。所以可以說,觀眾數量的規模是造成緊張感的一個根本和直接的原因。

一般人都願意在“小範圍”內講話。如果聽眾人數很多,演講者便會更加謹慎。因為他們覺得一旦出錯或表現不佳,“那麼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過分的小心謹慎加大了怯場的可能性和程度。

了解到這一點後,我們就能夠根據觀眾的數量來估測出緊張程度,那麼在演說之前就可以有所準備了。

二、對演講的評價

現代心理學認為,在任何存在評價的場合,人們一般很難發揮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數人對自己在初次約會中的表現不十分滿意。在演講中,由於評價是單向的,也就是說聽眾在“裁判”演講人,所以演講者的憂慮更多,心理負擔更重。這是造成怯場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

三、聽眾的觀點是否和自己的一致

如果你知道聽眾或大多數聽眾所持觀點和你的觀點一致,那你就會信心十足。反之,你就會有很多擔心。

四、聽眾的社會地位

如果我們麵對的聽眾比我們的地位高,或者我們認為比我們重要,我們講話時就感到特別緊張。求職者在評估小組麵前的表現往往很不自然,這一方麵是因為評價憂慮,另一方麵也無疑是因為評估小組“大權在握”。

五、準備程度

若演講者自己心裏覺得自己對演講準備得不充分,覺得有“出醜”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可能出賣他。

六、對聽眾的熟悉程度

大多數人在“熟人”麵前講話比較自然。麵對陌生的聽眾我們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我們對他們幾乎一無所知,而他們在幾十分鍾甚至十幾分鍾內便會對我們做出評價。

克服怯場的方法

克服演講中的怯場有很多方法,我們可以從主觀上對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事先充分考慮到演講情況的變化,並且積極準備演講,給自己充分的心理暗示,吸取別人和自己的經驗,多多演練,我們也可以在演講台上放置一些小道具以幫助我們緩解緊張怯場的情緒。

有演講成功的主動意識

意識不僅能反映現實,還能作用於現實。演講者進入演講環境時,要具備力爭演講成功的主動意識。

這種主動意識可以包括下麵幾方麵:要想到演講是自己很難遇到的鍛煉機會,要想到自己有很多別人沒有的長處,要想到自己完全有能力使演講成功。有了這些主動意識,就會調動自身的各種積極因素,樹立起演講成功的堅定信念,就會克服已經產生或即將產生的怯場心理。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來降低怯場的概率。

1.帶上好情緒

如果演講者的情緒很好,聽眾也會跟著情緒高漲;而如果演講者的情緒低落,聽眾們也一定會這樣,所以說是演講者為演說定了一個調子。帶上好情緒,現場的氣氛會好很多。

2.分析聽眾

對你的聽眾分析得越完備,你就越不可能將聽眾視為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