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精神的緊張焦慮,連續寫作的勞累,經常為趕稿子熬夜,蕭紅的身體越來越不好,經常咳嗽、發燒。她在困苦的生活中煎熬慣了,並不把自己的病當回事,端木買來溫度計,要蕭紅相信科學,但蕭紅說她的體溫從來都是37度以上,各人的體質不一樣。端木沒有辦法說服她,就買了退燒和治咳嗽的藥,蕭紅也不肯吃。端木拿她也沒有辦法。
1940年9月,史沫特萊為了治療痼疾膽囊炎,從桂林搭乘運鈔機,越過日軍戰地,秘密飛到香港,準備病好之後,回到中國內地或去印度支那前線。她住在半島酒店,離蕭紅居住的樂道隻隔一個街區。當時,她已經上了日軍當局的黑名單,港英當局攝於日軍南下的攻勢和在港的親日勢力,曾企圖阻止她滯留,失敗以後,又一度禁止她公開露麵,不許她公開參與社會活動和發表演說,甚至連文章也不許發表。因此,史沫特萊很低調,在朋友、港英政府醫務總監的夫人希爾達·塞爾溫·克拉克介紹下,住進香港最大的公立醫院瑪麗皇後醫院(簡稱瑪麗醫院)。經過港府首席醫務顧問威金森治療康複,出院以後住進香港主教羅納德·霍爾(中文名字何明華)的鄉間別墅——地哨號玫瑰穀。史沫特萊的朋友都是“從事各種各樣幫助中國軍人和平民救濟工作”。希爾達是中國紅十字會外國後援會的秘書,又是宋慶齡任主席的保衛中國同盟秘書,當地有“紅色希爾達”之稱。主教羅納德也同情中國抗戰,有“粉色主教”之稱。史沫特萊大概就是在2月17日,在思豪酒家茶會上,與主持會議的蕭紅重逢,並且發表了演說。事後,蕭紅和端木被告知,她不受當局歡迎,不要和她來往太密切,可能會受牽連報複。
過了不久,史沫特萊突然來到九龍樂道8號看望端木和蕭紅。她看到蕭紅和端木的住房,十分驚訝:“你們這兩位大作家,竟然住在這麼小的一間房子裏,太不可思議了!這怎麼能生活?還創作作品?”她拉著蕭紅的手,仔細地打量她:“瘦了,比我見到你的時候瘦多了!不過,更美麗了!更美麗了……”端木向史沫特萊說起蕭紅的健康情況,以及她拒絕治療的情景。史沫特萊聽了皺著眉頭說:“這怎麼可以?健康是最主要的,特別是戰爭時期,我這次回美國就是為了治病。”隨即她講了國際局勢:戰火不但不會很快地熄滅,還有擴大的趨勢,香港也不是久留之地。她透露當時港英當局已在做3個月的戰鬥準備,同時悄悄地把英國婦女兒童撤往澳大利亞。她建議他們,不如去南洋,那裏回旋的餘地大,也有益於蕭紅養病。她可以為他們聯係去新加坡。然後,她讓蕭紅收拾一兩件換洗衣服,隨她一起去香港主教羅納德·霍爾的玫瑰穀去住些時候,說那裏很寬敞,陽光、空氣都好極了。蕭紅還在猶豫,在端木的勸說下還是跟著史沫特萊走了。史沫特萊利用自己的關係,為蕭紅聯係了瑪麗醫院,收費可以優惠,希望蕭紅能全麵地檢查一下。她還親自安排新加坡的朋友來港,與他們見麵,建立撤退的聯係。蕭紅在玫瑰穀繼續寫作《馬伯樂》,不久,因為放心不下端木又回到樂道8號的家中。
由於精神的緊張焦慮,連續寫作的勞累,經常為趕稿子熬夜,蕭紅的身體越來越不好,經常咳嗽、發燒。她在困苦的生活中煎熬慣了,並不把自己的病當回事,端木買來溫度計,要蕭紅相信科學,但蕭紅說她的體溫從來都是37度以上,各人的體質不一樣。端木沒有辦法說服她,就買了退燒和治咳嗽的藥,蕭紅也不肯吃。端木拿她也沒有辦法。
1940年9月,史沫特萊為了治療痼疾膽囊炎,從桂林搭乘運鈔機,越過日軍戰地,秘密飛到香港,準備病好之後,回到中國內地或去印度支那前線。她住在半島酒店,離蕭紅居住的樂道隻隔一個街區。當時,她已經上了日軍當局的黑名單,港英當局攝於日軍南下的攻勢和在港的親日勢力,曾企圖阻止她滯留,失敗以後,又一度禁止她公開露麵,不許她公開參與社會活動和發表演說,甚至連文章也不許發表。因此,史沫特萊很低調,在朋友、港英政府醫務總監的夫人希爾達·塞爾溫·克拉克介紹下,住進香港最大的公立醫院瑪麗皇後醫院(簡稱瑪麗醫院)。經過港府首席醫務顧問威金森治療康複,出院以後住進香港主教羅納德·霍爾(中文名字何明華)的鄉間別墅——地哨號玫瑰穀。史沫特萊的朋友都是“從事各種各樣幫助中國軍人和平民救濟工作”。希爾達是中國紅十字會外國後援會的秘書,又是宋慶齡任主席的保衛中國同盟秘書,當地有“紅色希爾達”之稱。主教羅納德也同情中國抗戰,有“粉色主教”之稱。史沫特萊大概就是在2月17日,在思豪酒家茶會上,與主持會議的蕭紅重逢,並且發表了演說。事後,蕭紅和端木被告知,她不受當局歡迎,不要和她來往太密切,可能會受牽連報複。
過了不久,史沫特萊突然來到九龍樂道8號看望端木和蕭紅。她看到蕭紅和端木的住房,十分驚訝:“你們這兩位大作家,竟然住在這麼小的一間房子裏,太不可思議了!這怎麼能生活?還創作作品?”她拉著蕭紅的手,仔細地打量她:“瘦了,比我見到你的時候瘦多了!不過,更美麗了!更美麗了……”端木向史沫特萊說起蕭紅的健康情況,以及她拒絕治療的情景。史沫特萊聽了皺著眉頭說:“這怎麼可以?健康是最主要的,特別是戰爭時期,我這次回美國就是為了治病。”隨即她講了國際局勢:戰火不但不會很快地熄滅,還有擴大的趨勢,香港也不是久留之地。她透露當時港英當局已在做3個月的戰鬥準備,同時悄悄地把英國婦女兒童撤往澳大利亞。她建議他們,不如去南洋,那裏回旋的餘地大,也有益於蕭紅養病。她可以為他們聯係去新加坡。然後,她讓蕭紅收拾一兩件換洗衣服,隨她一起去香港主教羅納德·霍爾的玫瑰穀去住些時候,說那裏很寬敞,陽光、空氣都好極了。蕭紅還在猶豫,在端木的勸說下還是跟著史沫特萊走了。史沫特萊利用自己的關係,為蕭紅聯係了瑪麗醫院,收費可以優惠,希望蕭紅能全麵地檢查一下。她還親自安排新加坡的朋友來港,與他們見麵,建立撤退的聯係。蕭紅在玫瑰穀繼續寫作《馬伯樂》,不久,因為放心不下端木又回到樂道8號的家中。
4月中,茅盾先生和夫人到了香港。蕭紅鼓動茅盾夫婦一起到新加坡去,但茅盾因為工作關係不能離開香港。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同伴,蕭紅隻好滯留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