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孫寒冰來港辦事,告訴端木大時代書店隔壁已經騰出了房子,希望他和蕭紅能搬過去,這樣便於編輯“大時代叢書”,端木是這套叢書的主編。蕭紅不喜歡房東小姐,立刻就同意了。1940年的春天,端木和蕭紅搬到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納士佛台3號2樓,住進一間不到20平米的房間。對麵是《經濟雜誌》主編許幸初的辦公室,許幸初不常來上班,偶爾來一下,處理完事務就走了。有電話可以使用,有朋友來還可以在他的辦公室裏接待,就像他們的客廳一樣。蕭紅請了一位臨時保姆,按時來打掃衛生。他們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基本上安定下來。屋裏放著一張大床,一張大寫字台,兩個人相對而坐,各自埋頭寫作。
香港文化界對他們非常熱情。1月30日,葉靈鳳主持的立報副刊言林就發布消息:“端木蕻良、蕭紅,昨日由內地來,暫寄九龍某處。”2月5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由林煥平主持在大東酒家舉行聚餐會,歡迎他們的到來,蕭紅在席間做了報告,題目是“重慶文化糧食恐慌情況,希望留港文化人能加緊供應工作”。3月初,為紀念“三八”婦女節,香港的幾個女校聯合成立了勞軍遊藝會的籌備委員會。3月3日晚上7時,該會在堅道養女子中學舉行了座談會,邀請廖夢醒和蕭紅參加,談論了“女學生和三八婦女節”。4月,他們以中華全國文協會員身份登記加入香港文協。4月14日,出席換屆大會,與會者60人,端木被選為理事。他們一下認識了不少新朋友,打開了社交的局麵。5月11日,他們一起到遷港的嶺南大學,參加“藝文社”師生主辦的第一屆文藝座談會,蕭紅興致勃勃地做了關於抗戰文藝的發言,重申她在《七月》座談會上的觀點,強調戰時生活的多樣性。5月12日,蕭紅和端木蕻良一起出席黃自紀念音樂欣賞會,為紀念著名音樂家黃自逝世兩周年。後來,她還到香港文協舉辦的文藝講習會,為文學青年講演。可見,蕭紅一到香港,就投身到抗日文化活動中,是相當活躍的。
盡管蕭紅此時的交遊很廣,但又陷入了憂鬱的心境,大概是由於寫作和社會活動過於勞累。也由於初到香港,環境陌生,語言不通等原因,她一時無法融入外界的生活。這一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她寫信給多年的摯友白朗說:“不知為什麼,莉,我的心情永久是如此抑鬱,這裏的一切是多麼恬靜和幽美,有田,有漫山遍野的鮮花和婉囀的鳥鳴,更有澎湃泛白的海潮,麵對碧澄的海水,常會使人神醉,這一切不都是我以往所夢想的佳境嗎?然而嗬,如今我卻隻感到寂寞!在這裏我沒有交往,因為沒有推心置腹的朋友。因此,常常使我想到你。莉,我將盡可能冬天回去。端木蕻良的社會活動很多,常常是早晨出去,深夜才能回來。經常是蕭紅一個人在家裏寫作,廣東保姆語言又不通,所以她常常感到孤寂。便和端木說,還不如回內地好。端木也有同感,覺得香港缺少內地熱氣騰騰的抗日氣氛,也有回內地的意思,但是不知道應該到哪裏去。5月27日,日軍出動幾十架飛機轟炸北碚,孫寒冰等百餘人罹難,賈開基被軋斷一條手臂。”據說,日軍誤將複旦大學的新校舍當作了軍營。消息傳來,震動整個香港。蕭紅和端木都非常悲痛,更加深了回內地的念頭。蕭紅無意中又躲過了一次大劫,如果留在北碚,在轟炸中的命運就很難說了。
不久,孫寒冰來港辦事,告訴端木大時代書店隔壁已經騰出了房子,希望他和蕭紅能搬過去,這樣便於編輯“大時代叢書”,端木是這套叢書的主編。蕭紅不喜歡房東小姐,立刻就同意了。1940年的春天,端木和蕭紅搬到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納士佛台3號2樓,住進一間不到20平米的房間。對麵是《經濟雜誌》主編許幸初的辦公室,許幸初不常來上班,偶爾來一下,處理完事務就走了。有電話可以使用,有朋友來還可以在他的辦公室裏接待,就像他們的客廳一樣。蕭紅請了一位臨時保姆,按時來打掃衛生。他們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基本上安定下來。屋裏放著一張大床,一張大寫字台,兩個人相對而坐,各自埋頭寫作。
香港文化界對他們非常熱情。1月30日,葉靈鳳主持的立報副刊言林就發布消息:“端木蕻良、蕭紅,昨日由內地來,暫寄九龍某處。”2月5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由林煥平主持在大東酒家舉行聚餐會,歡迎他們的到來,蕭紅在席間做了報告,題目是“重慶文化糧食恐慌情況,希望留港文化人能加緊供應工作”。3月初,為紀念“三八”婦女節,香港的幾個女校聯合成立了勞軍遊藝會的籌備委員會。3月3日晚上7時,該會在堅道養女子中學舉行了座談會,邀請廖夢醒和蕭紅參加,談論了“女學生和三八婦女節”。4月,他們以中華全國文協會員身份登記加入香港文協。4月14日,出席換屆大會,與會者60人,端木被選為理事。他們一下認識了不少新朋友,打開了社交的局麵。5月11日,他們一起到遷港的嶺南大學,參加“藝文社”師生主辦的第一屆文藝座談會,蕭紅興致勃勃地做了關於抗戰文藝的發言,重申她在《七月》座談會上的觀點,強調戰時生活的多樣性。5月12日,蕭紅和端木蕻良一起出席黃自紀念音樂欣賞會,為紀念著名音樂家黃自逝世兩周年。後來,她還到香港文協舉辦的文藝講習會,為文學青年講演。可見,蕭紅一到香港,就投身到抗日文化活動中,是相當活躍的。
盡管蕭紅此時的交遊很廣,但又陷入了憂鬱的心境,大概是由於寫作和社會活動過於勞累。也由於初到香港,環境陌生,語言不通等原因,她一時無法融入外界的生活。這一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她寫信給多年的摯友白朗說:“不知為什麼,莉,我的心情永久是如此抑鬱,這裏的一切是多麼恬靜和幽美,有田,有漫山遍野的鮮花和婉囀的鳥鳴,更有澎湃泛白的海潮,麵對碧澄的海水,常會使人神醉,這一切不都是我以往所夢想的佳境嗎?然而嗬,如今我卻隻感到寂寞!在這裏我沒有交往,因為沒有推心置腹的朋友。因此,常常使我想到你。莉,我將盡可能冬天回去。端木蕻良的社會活動很多,常常是早晨出去,深夜才能回來。經常是蕭紅一個人在家裏寫作,廣東保姆語言又不通,所以她常常感到孤寂。便和端木說,還不如回內地好。端木也有同感,覺得香港缺少內地熱氣騰騰的抗日氣氛,也有回內地的意思,但是不知道應該到哪裏去。5月27日,日軍出動幾十架飛機轟炸北碚,孫寒冰等百餘人罹難,賈開基被軋斷一條手臂。”據說,日軍誤將複旦大學的新校舍當作了軍營。消息傳來,震動整個香港。蕭紅和端木都非常悲痛,更加深了回內地的念頭。蕭紅無意中又躲過了一次大劫,如果留在北碚,在轟炸中的命運就很難說了。
6月24日,蕭紅給住在重慶大田灣“養病”的華崗寫信說:“我們雖然住在香港,香港是比重慶舒服得多,房子、吃的都不壞,但是天天想回重慶,尤其是我,好像是離不開自己的國土的。香港的朋友不多,生活又貴。所好的是文章到底寫出來了,隻為了寫文章還打算住一個期間。”蕭紅在這封信中還寫道,到了香港以後,身體不太好,寫幾天文章,就要病幾天。大約是因為對氣候不太適應。華崗很快回了信,說香港也非久留之地。到1940年的下半年,形勢更加嚴峻。正是國際問題專家拚命討論“日本南進乎?北進乎?”的時候,因此香港的空氣也是瘧疾式的。每次空氣緊張的時候,蕭紅就給張梅林寫信說,正在購買飛機票回重慶,希望能先找到方便房子。但是緊張空氣一過,她又延宕下來,以長篇小說《馬伯樂》未完成和有病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