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美麗心情美麗愛情——抒寫最浪漫的事(3 / 3)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金代禪師說得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礙。

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

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所以我們的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在這當口,我們能不能多想想——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結婚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生兒育女的。”

所以在踏進家門時,告訴自己,難道我要像公車上那位女孩一樣忍心將自己的不滿委屈帶給身旁的人嗎?

不,現在應該做的是別再把工作上的情緒發泄在心愛的人身上,破壞了你們最親密的關係,並且主動給自己一個微笑。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當自己快抓不住情緒時,想想這句話,應該會讓繁忙的生活,加些微笑的因子吧!

愛要怎麼說出口

抽煙是一種習慣,散步是一種習慣,看哪一類的書報也是一種習慣。在渾然不覺的日子裏,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不同的習慣。表達愛,同樣可以是一種習慣。如果少了這種習慣,生活就會像窗台上積起的塵灰,像悄然爬滿眼角的魚尾紋,不經意地來到。隻有哪天打掃屋子,某天窺視鏡中,才會“哦”地發出一聲輕呼,突然發現它的存在。

習慣是日積月累成才形成的,和一個人結婚,然後一起生活,也是日複一日的。每天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起睡覺,如果哪一天這種日複一日突然發生了變化,會焦慮、會悵然、會感覺空空蕩蕩的。

大多數的人們在平平凡凡的生活裏平平凡凡地生活,時間久了,就會忘記了愛的感覺。我們欺騙自己說:真正的愛情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即使激情消退了,但柔情依然。

什麼是柔情呢?不再說我愛你?不再送玫瑰花?每天為柴米油鹽忙碌地生活?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就包含了含蓄。我們早已習慣了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比如說,在公共場合,不能太縱情,即使相聚別離,也會承受著某種壓抑,不敢去熱烈擁抱,更不好意思激情親吻。有很多夫妻,也許結婚已久,平靜的生活已經成為了習慣,每天可能會為生計而奔忙,會為所謂的理想而奮鬥,彼此之間少了一些問候,少了許多關愛,而一些值得珍惜的浪漫與激情,卻慢慢地消失的蕩然無存了。所有種種,是不是和我們對愛不善於表達有關呢?

一本雜誌上刊登了一篇特別感人的文章,說有個老公在結婚7年時有了外遇,他向妻子提出離婚,妻子說:“我可以答應你,但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結婚時,我是你抱進屋的,現在你必須每天上班前再把我抱出去,滿一個月我就簽字”,老公滿以為妻子會又哭又鬧,沒想到隻需要付出體力就可以滿足了。老公爽快地答應了,第一天大家都很拘謹,幾次快摔倒都是妻子扶住他,老公自嘲地說:“看來我得訓練力量了”。但為了早日開始激情燃燒的日子,老公也就咬牙一天天的堅持。慢慢的,老公可以輕鬆自如的抱妻子出門了。也開始感覺到門口的距離太近了。終於在第28天時老公抱著越來越輕的妻子淚流滿麵,放棄了離開妻子的念頭,因為他已經習慣了每天抱妻子出門了。

對於妻子來說,愛情需要行動但也需要表達,她們不能不感覺語言的重要。

男人往往不屑於說愛,一個已婚的男人更不願輕易向妻子說愛你這樣的字眼,但是女人們卻總易為這些言語而心動。她需要確信自己處在被愛中,如果她能時時刻刻感受到男人對他的愛意,她會很幸福。

如果她感受不到這種愛意,那麼抱怨、懷疑與吵鬧的情況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夫妻之間的裂痕往往由此而生。

生活裏充滿了習慣,多數人都按自己的習慣周而複始地生活著。如果沒有了習慣,人就會覺得迷茫,會覺得少了方向。對於愛來說,尤其如此。

其實,愛的表達很簡單,也許僅僅是一聲輕輕的問候,一種真誠的關心,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小小的舉動……不經意間,會讓我們感到親切,感到溫暖,感到心動,感到浪漫與激情依舊。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吝嗇呢?吝嗇的讓愛人心痛,讓親人誤解,讓親朋遠離呢?

愛,需要行動,也更需要表達!

別再抱怨生活太平淡了,其實,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肯定有不平淡的東西存在,比如說愛,隻是我們不善於發現,更不善於去表達。

嚐試著在出門之前吻一下你的女人。常常溫存的告訴她,你有多麼的愛她。休息的時候搶過她手裏要洗的衣物。天氣好的時候帶她到公園散步。睡覺前給她講講公司裏、回家路上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偶爾耐心傾聽女人講的事情,即使你對白菜5角或是4角一斤不感興趣。在她穿了新裙子的時候,認真地看2分鍾,然後誠心誇獎一下她。如果裙子大了,就說你又苗條了,如果裙子小了,就說如果大一點會更漂亮。逛街的時候可以拉著女人的手或者攬著她的肩膀……因為這樣,她會覺得幸福。

女人都希望在平凡中被嗬護,被愛著。男人溫存的點點滴滴一定能讓她聞到幸福的芳香。其實女人要的幸福很簡單。男人要耐心的對你的女人好,不需要如火山火熱,也不需要如海浪洶湧,細水長流就足夠讓她幸福一輩子。

當你心中有愛時,在許可的情況下,盡情地表達出來吧,這樣,你會感覺到生活原來可以更美好的,隻是我們不善於表達時未曾發現!

羨慕“得不到”不如珍惜“已擁有”

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染,蜘蛛便有了佛性。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裏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有什麼真知灼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道:“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過了一千年,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遭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16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得十分漂亮,楚楚動人。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試,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席間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傾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16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麼也想不到,佛主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主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裏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後,好像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剛說完,佛主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緊緊地抱著……

幸福就在於把握現在,珍惜所有,堅信你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其實我們都很幸福,隻是我們的眼光過高,看不到人生最簡單的幸福。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幸福,隻是我們未曾體會過。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莉莎和男朋友分手了,處在情緒低落中,從他告訴她應該停止見麵的一刻起,莉莎就覺得自己整個兒被毀了。她吃不下睡不著,工作時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人一下消瘦了許多,有些人甚至認不出莉莎來。一個月過後,莉莎還是不能接受和男朋友的關係已經結束這一事實。

一天她坐在教堂前院子的椅子上,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著。不知什麼時候,身邊來了一位老先生。他從衣袋裏拿出一個小紙口袋開始喂鴿子。成群的鴿子圍著他,啄食著他撒出來的麵包屑,很快飛來了上百隻鴿子。他轉身向莉莎打招呼,並問她喜不喜歡鴿子。莉莎聳聳肩說:“不是特別喜歡。”他微笑著告訴莉莎:“當我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我們村裏有一個飼養鴿子的男人。那個男人為自己擁有鴿子感到驕傲。但我實在不懂,如果他真愛鴿子,為什麼把它們關進籠子,使它們不能展翅飛翔呢?所以我問了他。他說:‘如果不把鴿子關進籠子,它們可能會飛走,離開我。’但是我還是想不通,你怎麼可能一邊愛鴿子,一邊卻把它們關在籠子裏,阻止它們要飛的願望呢?”

莉莎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老先生在試圖通過講故事,給她講一個道理。雖然他並不知道莉莎當時的狀態,但他講的故事和莉莎的情況太接近了。莉莎曾經強迫男朋友回到自己身邊。她總認為隻要他回到自己身邊,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那也許不是愛,隻是害怕寂寞罷了。

老先生轉過身去繼續喂鴿子。莉莎默默地想了一會兒,然後傷心地對他說:“有時候要放棄自己心愛的人是很難的。”他點了點頭,說:“但是如果你不能給你所愛的人自由,你並不是真正地愛他。”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道理——愛是不能勉強的。我們應該給予自己所愛的人自由,不然我們並不比那個飼養鴿子的人好多少。如果我們愛什麼人,應該給他自由。讓他們自由地決定任何事情,自由自在地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去生活,而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他們。放走自己所愛的人通常不那麼容易,但實際上你也沒有其他路好走。即便你一時勉強地把他留下,最終自食惡果的還會是你。你將得到更深的痛苦,更多的悲傷。

人類天性需要一個空間。在壞情緒中人們也需要自由,不然很快他們會感到被禁錮起來了。當我們糾纏自己的內心時,我們會使自己感到難以呼吸。通常我們這樣做是出於想不開、缺乏自信或是害怕孤單,而不是解放自己。如果你愛自己,應該給自己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