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發銀行票據交換業務工作中,起初個別專業銀行的領導對票據交換交由郵局辦理不放心,顧慮較多,銀行方麵意見不統一。麵對這種情況,我們堅信世上無難事,隻要工作做到家了,這項業務就一定能夠開辦起來,因此,我們反複上門找各專業銀行的領導做工作,認真、耐心、細致地介紹我們的運行程序,郵政的實力和信譽以及銀行票據交換交由郵局專遞給銀行帶來的方便和益處,介紹外地郵政在銀行票據交換專遞方麵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終於使各專業銀行的領導打消了顧慮,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與我局簽訂了銀行票據專遞協議。由於我們工作中組織嚴密、管理到位,銀行票據交換專遞業務從沒出現過差錯,得到了銀行方麵的肯定和認同,每年可創收百萬元。
在開發房屋產權證專遞業務時,由於我們與房屋產權處的同誌不熟悉,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使這項業務盡快開辦起來早受益,同誌們不厭其煩、不辭辛苦,冒著高溫天氣上門10多次,有一次竟在人家辦公室門外等了3個多小時,對方終於被我們的工作精神所感動,熱情地進行了接待和洽談,經多次協商,終於達成了合作協議。這項業務開辦後,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現在郵政“185”特服台受理房照專遞業務谘詢的電話接連不斷,房屋產權證專遞業務出現了良好的發展趨勢。
1.4合理的用人機製,是速遞發展的保證
打破郵政傳統用工模式,大膽創新用人機製。按照以“保證客戶的工作需要為組織生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作業隊伍”的原則,根據票據交換單獨分揀、專遞,需要建立專車、專人、專送完整的票據交換隊伍和身份證、國內國際特快單獨分揀一起專遞的不同特點來設置崗位,公開對外招聘所需人員。我們的票據交換中心13人,除主任是正式職工外,其餘均為招聘人員。對招聘人員,我們從勞動紀律到工作職責,建立了一套完整考核獎懲製度,規範和約束外聘人員的行為,確保了工作質量。突破了傳統的工資等級製,以工作量和工作質量為依據,通過嚴密的盈虧分析,測算出每個招聘人員含其運輸車輛的費用,綜合計酬,利用經濟杠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出適應市場發展形勢需要的速遞工作新雛形和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們1999年3月10日正式開辦票據交換,當年形成業務收入54萬元,到2002年7月末累計實現業務收入360萬元。實踐證明,創新用人機製,不失為拓展郵政速遞業務的一條正確途徑。
2.速遞業務發展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換來了豐厚的回報。截止到2004年7月31日,我局銀行票據交換點已拓展到86家,業務收入累計達360萬元;身份證專遞發展大用戶6家,年收寄身份證50000餘件,收入100多萬元;房屋產權證專遞業務雖然剛剛起步,即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預計年收寄10000餘件,收入可達20餘萬元;法院立案文書專遞大用戶4家,年收寄專遞量達6000餘件,業務收入達12萬餘元;駕駛證專遞大用戶兩家,年收寄駕駛證3000件,收入6萬元;院校錄取通知書特快專遞用戶4家,年收寄通知書2300餘件,收入4.6萬元;護照專遞大用戶1家,年收寄量1500餘件,收入6萬餘元;保單憑證專遞大用戶1家,年收入2.3萬餘元;院校包裹型特快專遞大用戶兩家,年收寄包裹250餘件,收入1萬餘元;軍營包裹型特快大用戶3家,年收寄包裹500餘件,收入2.5萬餘元;禮儀鮮花常年供貨大用戶3家,年收入1.5萬餘元;廠礦生日蛋糕大用戶兩家,年需蛋糕1100餘個,年收入11萬餘元;企業代碼專遞大用戶1家,年專遞量2500餘件,收入5萬餘元。隨著業務新領域的不斷擴展,為速遞事業的迅猛發展壯大,開辟了廣闊的馳騁空間,展現出美好的發展前景。
錦州郵政現代物流發展設想
巴連旭
(錦州市郵政局121001)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分,郵政企業已經確定了進軍現代物流的定位方向,本文主要介紹了錦州郵政在地區現代物流業中的現狀、改進措施及發展方向。
關鍵詞:郵政;現代精益物流;三流合一;深化改革;
郵政作為國家開辦並直接管理的、利用運輸工具以傳遞實物載體的信息為主的通信行業,既承擔著國家賦予的普遍服務的義務,也是長期從事傳統物流服務的公益性企業,是全社會物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錦州郵政是國家二級郵區中心局,擁有覆蓋全地區城鄉的集散式立體快速運輸網絡,同國內所有城市和國外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連結;錦州郵政擁有傳遞各類郵件、實物的營業窗口101個;擁有對錦州地區實現無縫覆蓋的投遞網絡;錦州郵政承擔著遼西五市範圍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和廣大人民群眾通郵的轉口服務職責,是遼西郵運網絡中心。
1.錦州郵政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
1.1物流網絡狀況
目前,錦州郵政擁有三級以上的24條郵路總長度已達7914km,其中錦州至北京(鐵路)、錦州至赤峰的國家一級郵路幹線2064km;錦州至阜新、朝陽、葫蘆島和盤錦的二級郵路幹線1506km;錦州地區的三級郵路幹線4344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