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抗生素類藥物的分析(2 / 3)

4.細菌內毒素

依據鱟試劑與內毒素發生凝集反應的機理測定,規定每100單位青黴素中細菌內毒素應小於0.01。

5.無菌

將供試品用青黴素酶滅活後,分別接種於需氧菌、厭氧菌和真菌培養基中,在規定條件下培養,觀察是否有菌生長,來判斷供試品是否無菌。

(三)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2005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類藥物的含量。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0.1磷酸二氫鉀溶液——乙腈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5nm;流速為每分鍾1.0ml。

(四)貯藏

嚴封,在陰涼幹燥處保存。

(五)注射用青黴素鈉和注射用青霍素鉀的分析

1.注射用青黴素鈉

鑒別與青黴素鈉相同,檢查項目有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青黴素聚合物,水分,酸堿度,細菌內毒素,無菌等。含量測定方法與青黴素鈉相同。

2.注射用青黴素鉀鑒別和含量測定與青黴素鉀相同;檢查項目和要求與注射用青黴素鈉相同。

三、阿莫西林及其製劑的分析

(一)阿莫西林的分析

1.鑒別

(1)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阿莫西林的含量,同時進行鑒別。

(2)紅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2.檢查

(1)有關物質:《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查。

(2)聚合物:《中國藥典》采用分子排阻色譜法檢查,方法與青黴素鈉類似,規定阿莫西林聚合物以阿莫西林計,不得超過0.15%。檢查方法如下: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應性試驗:用葡聚糖凝膠G—10為填充柱,以pH=8.0的磷酸鹽緩衝液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流速為1.5mlbrmin;,測定波長為254nm。

(3)水分:本品含3分子結晶水,理論含水量為13.4%。取本品,按水分測定法(費休法)測定,含水分應為12.0%~15.0%。

3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2005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類藥物的含量。

4.貯藏

避光,密封保存。

(二)阿莫西林製劑的分析

阿莫西林片劑和阿莫西林膠囊: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鑒別,均需檢查有關物質,方法與阿莫西林原料藥相同,但限度略有放寬,要求單個雜質不得大於2.0%,雜質的總和不得大於5.0%。兩種製劑均要求測定溶出度,阿莫西林片劑第二法(槳法)測定,阿莫西林膠囊第一法(轉籃法)測定,均以水為溶出介質,經45min時取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溶出藥物的量,應為標示量的80%。含量測定方法與阿莫西林原料藥相同。

四、頭孢羥氨韋及其製劑的分析

(一)頭孢羥氨苄的分析

1.鑒別

(1)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同時進行鑒別。

(2)紅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譜與的譜。

2.檢查

(1)有關物質:頭孢羥氨苄的有關物質主要有對羥基苯甘氨酸,7-氨基去乙酰氧基頭孢烷酸及其他有關物質。《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查。規定含對羥基苯甘氨酸和7-氨基去乙酰氧基頭孢烷酸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均不得超過1.0%;其他單個雜質峰麵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麵積,其他各雜質峰麵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麵積的3倍。(供試品溶液中任何小於對照品溶液主峰麵積0.05倍的不計)

(2)水分:本品含1分子結晶水,理論含水量為4.7%。取本品,按水分測定法(費休法)測定,含水分應為4.2%~6.0%。

3.含量測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類藥物的含量。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鍵合矽膠為填充劑;

4.貯藏

避光,密封保存。

(二)頭孢羥氨苄製劑的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鑒別。要求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頭孢羥氨苄對照品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有關物質檢查與原料藥相同。片和膠囊劑要求測定溶出度,片劑第二法(槳法),膠囊劑第一法(轉籃法)測定。含量測定與原料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