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紅外光譜法
《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3.火焰反應
觀察焰色(鈉黃、鉀紫、鈣磚紅、鋇草綠)如青黴素鈉為鈉鹽,火焰顏色為鮮黃色。
(二)檢查
1.吸光度
(1)青黴素鈉吸光度:配成水溶液,在降解產物的最大吸收波長處吸光度不得大於0.10;在264青黴素鈉水溶液的最大吸收處吸光度應為0.8~0.88。
(2)青黴素鉀:配成水溶液,規定同青黴素鈉。
2.青黴素聚合物
《中國藥典》采用分子排阻色譜法檢查聚合物類雜質,檢查方法為:
(1)色譜條件與係統適應性試驗:用葡聚糖凝膠為填充劑,磷酸鹽緩衝液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流速為每分鍾1.5ml;檢測波長為254nm。分別以流動相A、B為流動相。取藍色葡聚糖2000溶液,注入色譜儀,理論板數按藍色葡聚糖2000峰計算均不低於700,拖尾因子均小於2.0。在兩種流動係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保留時間的比值應在0.93~1.07之間,對照溶液主峰和供試品溶液中與相應色譜係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時間的比值均應在0.93~1.07之間。另以流動相6為流動相,精密量取對照溶液200,連續進樣5次,峰麵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不大於5.0%。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含青黴素聚合物以青黴素計不得過0.08%。
(2)青黴素鉀:也要求檢查青黴素聚合物,檢查方法和限度與青黴素的相同。
3.水分
用費休法測定,含水量不得超過0.5%。
4.細菌內毒素
依據鱟試劑與內毒素發生凝集反應的機理測定,規定每100單位青黴素中細菌內毒素應小於0.01。
5.無菌
將供試品用青黴素酶滅活後,分別接種於需氧菌、厭氧菌和真菌培養基中,在規定條件下培養,觀察是否有菌生長,來判斷供試品是否無菌。
(三)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2005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類藥物的含量。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0.1磷酸二氫鉀溶液——乙腈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5nm;流速為每分鍾1.0ml。
(四)貯藏
嚴封,在陰涼幹燥處保存。
(五)注射用青黴素鈉和注射用青霍素鉀的分析
1.注射用青黴素鈉
鑒別與青黴素鈉相同,檢查項目有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青黴素聚合物,水分,酸堿度,細菌內毒素,無菌等。含量測定方法與青黴素鈉相同。
2.注射用青黴素鉀鑒別和含量測定與青黴素鉀相同;檢查項目和要求與注射用青黴素鈉相同。
三、阿莫西林及其製劑的分析
(一)阿莫西林的分析
2.紅外光譜法
《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3.火焰反應
觀察焰色(鈉黃、鉀紫、鈣磚紅、鋇草綠)如青黴素鈉為鈉鹽,火焰顏色為鮮黃色。
(二)檢查
1.吸光度
(1)青黴素鈉吸光度:配成水溶液,在降解產物的最大吸收波長處吸光度不得大於0.10;在264青黴素鈉水溶液的最大吸收處吸光度應為0.8~0.88。
(2)青黴素鉀:配成水溶液,規定同青黴素鈉。
2.青黴素聚合物
《中國藥典》采用分子排阻色譜法檢查聚合物類雜質,檢查方法為:
(1)色譜條件與係統適應性試驗:用葡聚糖凝膠為填充劑,磷酸鹽緩衝液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流速為每分鍾1.5ml;檢測波長為254nm。分別以流動相A、B為流動相。取藍色葡聚糖2000溶液,注入色譜儀,理論板數按藍色葡聚糖2000峰計算均不低於700,拖尾因子均小於2.0。在兩種流動係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保留時間的比值應在0.93~1.07之間,對照溶液主峰和供試品溶液中與相應色譜係統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時間的比值均應在0.93~1.07之間。另以流動相6為流動相,精密量取對照溶液200,連續進樣5次,峰麵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不大於5.0%。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含青黴素聚合物以青黴素計不得過0.08%。
(2)青黴素鉀:也要求檢查青黴素聚合物,檢查方法和限度與青黴素的相同。
3.水分
用費休法測定,含水量不得超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