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抗生素類藥物的分析(3 / 3)

五、硫酸慶大黴素的分析

1.鑒別

(1)茚三酮反應:鏈黴素和慶大黴素分子中具有氨基糖苷結構,具有羥基胺類和氨基酸的性質,能與茚三酮反應生成藍紫色絡合物。

(2)TLC法:《中國藥典》硫酸慶大黴素采用取樣,展開劑為三氯甲烷——甲醇——氨水的下層混合液,在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展開,晾幹後於碘蒸汽中顯色,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所顯斑點的顏色和位置應一致。

(3)紅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2.雜質檢查

(1)水分:用費休法測定,含水量不得超過15.0%。

(2)硫酸鹽:采用配位法測定。

(3)細菌內毒素:每1000慶大黴素單位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於0.5。

(4)C組分:慶大黴素的三種主要成分的混合物,不同的C組分活性無明顯差異,但其毒副作用不同,所以需控製。組分的相對含量。《中國藥典》2005年版的檢查方法。

本法使用小諾黴素為對照品,采用標準曲線法測定各組分的含量。

3.含量測定

目前《中國藥典》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測定硫酸慶大黴素的含量。要求硫酸慶大黴素每1mg的效價不得少於590慶大黴素單位(1000慶大黴素單位相當於1mg的慶大黴素)。硫酸慶大黴素片劑、注射液,緩釋片、顆粒劑和滴眼液:鑒別、檢查與原料藥相同。硫酸慶大黴素緩釋片要求進行釋放度的檢查。含量測定均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

六、鹽酸四環素及其製劑的分析

鹽酸四環素的分析

1.鑒別

(1)三氯化鐵反應:鹽酸四環素具有酚羥基和烯醇羥基,可以和金屬離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和鐵離子反應可形成紅色的配位化合物。

(2)HPLC法:供試品主峰的保留時間與對照品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3)氯化物的鑒別反應:本品為鹽酸鹽,照CL鑒別方法試驗。

(4)紅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2.檢查

(1)雜質吸光度:控製本品中差向異構體、脫水四環素以及中性降解產物的量。注意:溫度越高,放置的時間越長,吸光度越高。所以檢查時應嚴格控製溫度和放置的時間。

(2)有關物質:本品中的有關物質主要是差向四環素、脫水四環素、差向脫水四環素和金黴素等。《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查,規定按校正後的峰麵積進行計算,差向四環素、鹽酸金黴素、脫水四環素、差向脫水四環素的峰麵積分別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麵積的2倍。

3.含量測定

采用HPLC法測定本品的含量。

色譜柱為ODS柱;流動相為草酸銨溶液——二甲基甲酰胺——磷酸氫二銨溶液用磷酸調pH至8.3;出峰的順序為4——差向四環素、差向脫水四環素、四環素、金黴素及脫水四環素,其分離度應符合要求。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

鹽酸四環素片、膠囊:有關物質的檢查方法與原料藥相同,兩種製劑均需測定溶出度。照度定法(第二法)進行。含量測定與原料藥相同。

七、羅紅黴素及其製劑的分析

(一)羅紅黴素的分析

1.鑒別

(1)本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同時進行鑒別。規定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2)紅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采用紅外分光光度法鑒別本品,要求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與對照的圖譜一致。

2.檢查

(1)堿度.

(2)有關物質: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規定供試品溶液如有雜質峰,單個雜質峰麵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麵積的1.5倍,雜質峰麵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麵積的4.5倍。

(3)水分:采用費休法測定,不得超過3.0%。

3.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的含量。用ODS色譜柱,檢測波長為210nm;與相鄰雜質峰的分離度不得小於1.0,與後相鄰雜質峰的分離度不得小於2.0,理論板數按羅紅黴素計算不得少於2500。按外標法以峰麵積計算供試品中羅紅黴素的含量。

(二)羅紅黴素製劑的分析

羅紅黴素的片劑、膠囊劑、幹混懸劑、分散片等均采用同樣的方法測定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