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出現在教堂,同樣重複他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不間斷地祈求著。
終於有一次,他跪著:“我的上帝,為何您不垂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願終身奉獻,專心侍奉您……”
就在這時,聖壇上空傳來一陣宏偉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老兄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你明白為什麼這樣的人注定不會成大事了吧?光有夢想是不夠的,要想成功你必須要有為自己的理想認真地鐵定追求到底的決心,並且馬上行動!
哥倫布還在求學的時候,偶然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圓的,他就牢記在腦子裏。
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後,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以經過極短的路程而到達印度了。
自然,許多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恥笑他的意見。
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然後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走上自殺之途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隻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實現這個冒險的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成功,他一連空等了17年,還是失望。他決定不再等下去,於是啟程去見皇後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糊口。
皇後讚賞他的理想,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種冒險的工作。
為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願跟意隨他去,於是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後用恫嚇手段逼迫他們去。
一方麵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了獄中的死囚,允許他們如果冒險成功,就可以免罪恢複自由。
一切準備既妥,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開始了一個劃時代的航行。
剛航行幾天,就有兩艘船破了,接著又在幾百平方公裏的海藻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險境。
他親自撥開海藻,才得以繼續航行。
在浩瀚無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見大陸的蹤影,水手們都失望了,他們要求返航,否則就要把哥倫布殺死。
哥倫布兼用鼓勵和高壓,總算說服了船員。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在繼續前進中,哥倫布忽然看見有一群飛鳥向西南方向飛去,他立即命令船隊改變航向,緊跟這群飛鳥。
因為他知道海鳥總是飛向有食物和適於它們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預料到附近可能有陸地。
哥倫布果然很快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可以想像,如果哥倫布再等下去,必然會一生蹉跎“空悲切,白了少年頭”,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可能改換他人了,成功的桂冠永遠不會屬於哥倫布了。哥倫布最終成了英雄,從美洲帶回了大量黃金珠寶,並得到了國王的獎賞,以新大陸的發現而名垂千古,這一切都是行動的結果。
六、別讓機會擦肩而過
最讓人感慨的當是“夜長夢多”這一俗語了。夜長夢多,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曆時太長,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兵家常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也。”實際上,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的禍害,不僅僅表現於戰場上,在現代的商業戰略上又何嚐不是如此?商戰之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你在商場上隻會一敗塗地。因此,斬釘截鐵、堅決果斷,已成為當代經營企業家的成功秘訣之一。當然,這裏說的當機立斷,首先,指的是認準行情、深思熟慮後的果敢行動,而不是心血來潮或憑意氣用事的有勇無謀。宋人張泳說:“臨事三難:能見,為一;見能行,為二:行必果決,為三。”當機立斷的另一方麵,並非僅僅指進攻和發展。有時,按兵不動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該等待觀望時就應按兵不動。撤退時就應該撤退,這也是一種當機立斷的行為。
最讓人感慨的當是“夜長夢多”這一俗語了。夜長夢多,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曆時太長,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夜長”了,“噩夢”就多,睡覺的人會受到意外的驚嚇,反而降低了睡眠的效果。同理,做事猶猶豫豫,久不決斷,也會錯失良機。“失時非賢者也”。
《史記》中有“兵為凶器”的說法。意思是說,不在萬不得已時,不得出兵;但是,一旦出兵就得速戰速決。“勞師遠征”或“長期用兵”,每每帶來的都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