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窮兵黷武,征戰歐洲,不可一世,後來卻有“滑鐵盧”之悲劇;希特勒瘋狂侵略他國,得到的卻是國破家亡,主權不保。這都是由於:
第一,他們沒有認清戰爭的害處;
第二,他們不懂得“夜長夢多”的真正外延。
中國人向來講究不溫不火,從容自若,慢條斯理的做事態度,大難臨頭,“刀架脖子上”也能泰然處之。能夠做到這樣,才算得上氣宇大度的君子。然而,這並不是說中國人就喜歡做事拖拉,或不善於抓住戰機。事實上,中國人在追求和諧、寧靜、優雅的同時,無時不在潛心於捕捉機遇。
有一種“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從表麵上看,它似乎也是優哉遊哉的處世信條,但就其內涵,遠非字麵那麼淺顯。所謂“無為”並不是單純的“不為”,而是“陰謀詭計”之極為,它無時不在寧靜的外表下進行頻繁的權謀術數的操作。
打個比方,一個車輪,以無限的速度旋轉,似乎就看不到它在旋轉了,抑或看到的是倒轉,“無為”就是這種狀態,“無為”才能“無不為”。因此,做事應快速決斷,不要猶豫、躊躇。
七、心動不如行動
如果大家願意以較輕鬆的心情、實際的方式去學習“生活規劃”,它將可以使生活與生命“同床共枕”,而非“同床異夢”。
成功的秘訣,就是經常看光明快樂的一麵。心動不如行動!
生活規劃在一般印象中都是刻板、很難做到、有壓力、不實用、唱高調的……好像隻限於文字作業。但是,如果大家願意以較輕鬆的心情、實際的方式去學習“生活規劃”,它將可以使生活與生命“同床共枕”,而非“同床異夢”,大家是否願意試試看?
若把社會上的人劃分成六等分,如金字塔型圖案,那麼,在尖塔頂端的是成功者,人數最少,卻皆為國家、社會最優秀傑出的人士,如企業家、哲學家、政治家,他們可以把經驗傳承下去,讓後人受益不少;接下來便是成功人士,他們較成功者略遜一籌,但在其專業領域中卻有出類拔萃的一麵,如很多老的藝術家;第三層是為工作而生活的人,他們熱愛工作、不計較收入,隻為實現理想;第四層是為生活而工作的人,這種人比比皆是。譬如許多人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三四十年,有一天早上醒來,突然發覺何以能如此一成不變地工作那麼漫長的歲月而不變化?他很可能會告訴你:“沒辦法,為了生活嘛!”
為了年年調漲的薪資,為了怕換工作不適應,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定生活,這種人把人生規劃的意義全給模糊掉了。
第五層則是“隨便”的人。有一回在采訪時,偶然間聽到這樣的一段對話。某甲和某乙是好友,兩人都在同一家電腦公司上班,下班時,某甲突然和某乙說“我這個工作再做下去是前途有限,沒什麼意思。”某乙說:“既然沒意思,那就換工作吧!”某甲隨即接口:“隨便。”
試問,這種人是不是很可悲?
金字塔最下麵一層的人是放棄的人,他們在生活中不斷放棄、自甘墮落。最明顯的,便是在天橋上、地下通道中伏地行乞的人,每次看到這種人大家都應該都很難過,因為他們空有好手好腳卻不思振作,隻想博得行人的同情憐憫而施惠,比起那些手足殘疾,卻還能利用剩餘勞力賺取生活費的人,是不是太慚愧了?
因此,每遇後者,人們應該上前對他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什麼不好好地找份工作,用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不知道這樣的“婆婆媽媽”收效大不大,但是,真的應該為這種自我放棄的人感到悲哀。
八、養成立刻行動的好習慣
做事的秘訣是什麼?是行動。“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
立刻行動!立刻行動!立刻行動!從今往後,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時每刻重複這句話,直到成為習慣,好比呼吸一般;成為本能,好比眼一樣。有了這句話,我就能調整自己的情緒,迎接失敗者避而遠之的的每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