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更健康更執著(1)(3 / 3)

你知道嗎,工作中失敗的惟一可能是你渴望某種成就卻不采取行動去爭取它——對於夢想,你需要采取步驟去發現、去把握、去爭取、甚至去創造。

明確了方向,確定了目標,就應該用實際行動去追求你的理想。

斯通充當美國全國國際銷售執行委員會七個執行委員之一時,曾作為該會的代表走訪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在某個星期二,斯通給澳大利亞東南部墨爾本城的一些商業工作人員做了一次鼓勵立誌的談話。到下星期四的晚上,斯通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家出售金屬櫃公司的經理意斯特打來的。意斯特很激動地說:

“發生了一件令人吃驚的事!你會同我現在一樣感到振奮的!”

“把這件事告訴我吧!發生了什麼事?”

“我的主要確定目標是把今年的銷售額翻一番。令人吃驚的是:我竟在48小時之內達到了這個目標。”

“你是怎樣達到這個目標的呢?”斯通問意斯特,“你怎樣把你的收入翻一番的呢?”

意斯特答道:

“你在談話中講到你的推銷員亞蘭在同一個街區兜售保險單失敗而又成功的故事。記得你說過: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做不到的。我相信你的話,我也做了準備。我記住你給我們的自我激勵警句:‘立刻行動!’我就去看我的卡片記錄,分析了10筆死賬。我準備提前兌現這些賬,這在先前可能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我重複了‘立即行動!’這句話達好幾次,並用積極的心態去訪問這10個客戶,結果做成了8筆大買賣。發揚積極心態的力量所做出的事是很驚人的——真正驚人的!”

我們的目的與這個特殊的故事有關,你也許沒讀過關於亞蘭的故事,但是你現在就要學會從現在開始立刻行動。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成千上萬的人都沒能做到這一點。

三、克服拖拉的習慣

不要在拖拉的時候依然獎勵自己。請你嚴格自律,對自己的拖拉行為應當毫不留情地製止,拖拉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天性。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說:“Never leave that until tomorrow,which you can do today。”意思是說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桂永學,太平洋保險南昌分公司的負責人,在談到企業管理時也說到了“今日事,今日畢”。從現代企業管理角度看,這是個合理安排經營時間的話題,它要求按照既定的計劃,在有效時間內取得企業的期望價值。

有一天,美國前總統華盛頓的秘書以“手表慢了”為由再次遲到,華盛頓便說:“或者你換塊新手表,或者我挽個新秘書,我的表從來不管客人有沒有到,它隻管時間有沒有到。”

拖拉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天性。每個人都會有拖拉的毛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付它的永久性有效措施。

要克服拖拉首先要弄清做什麼會使你收益最大,要專心致誌地把精力投入在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上麵,不要讓那些“不應該做的事”占用你的時間。

每個人都不可能麵麵俱到,所以要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時花時間考慮自己未來的發展,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已經做過的事情上,也別做浪費時間的事。抱著對自己認真負責的態度,每天排除一件這樣的事。

不要在拖拉的時候依然獎勵自己。請你嚴格自律,對自己的拖拉行為應當毫不留情地製止,不妨在自己的心中扮演一個嚴厲的角色,自己督促自己。

克服拖拉的最佳辦法就是讓它逐漸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要實現這一點,有些事要多做,有些事要少做,有些事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你的任務是把許多方法結合起來,不斷發掘對你適用的技巧。

許多拖拉者不去執行計劃,是因為他們覺得要完成整件事,必須要有充裕時間才行,而不認為事情的完成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的。我們可以采取“瑞士芝士”(上麵有很多孔的幹酪)的方式行動。這種行動方法是管理顧問拉坎在他的《駕馭時間、駕馭生活》一書中所提出的。也就是不一次全部執行整個計劃,而是利用時間“刺洞”,每次完成整個工作的一小部分,這樣就比較容易著手行動,每次完成半個小時的工作,累積起來,最後就可以做完全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