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最易感染又是最可怕的疾病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沒有自己的見地,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的境況常常越來越差,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們苟安於平庸、無聊、枯燥、乏味的生活,得過且過的想法支配著他們的頭腦。他們從來想不到要振奮精神,拿出勇氣,奮力向前,結果淪落到自暴自棄的境地。之所以如此,都是因為他們缺乏遠大的目標和正確的思想。隨後,自暴自棄的態度竟然成為了他們的習慣。他們從此不再有計劃、不再有目標、不再有希望,勸服他們,要他們重新做人,實在是一件萬難的事。要對一個剛從學校跨入社會、熱血沸騰、雄心勃勃的青年人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但要想改變一個屢次失敗、意誌消沉、精神頹廢者的命運,似乎是難上加難。對這些人來說,仿佛所有的力量都已消失殆盡,所有的希望都已全部死亡,他們的身體看上去也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再也沒有重新振作的精神和力量了。
其實,世界上不少失敗者的一生都沒有大的過錯,但由於本身弱點太多,懦弱而無能,結果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廢,一遇挫折便不求上進。沒有堅強的意誌,沒有持久的忍耐力,更沒有敢做敢為的決斷力,使他們陷於失敗的境地。這些可憐的人啊!其實,如果他們能徹底反省,再尋得一個切實的目標,立下決心,並能持之以恒,他們的前途仍是大有希望的。
二、立即從現在采取行動
富蘭克林說:“把握今日等於擁有二倍的明日。”今天該做的事拖延到明天,然而明天也無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約一半以上。
“現在”這個詞對成功而言妙用無窮,現在就做不僅體現出行為人的充分自信,也體現了重視行動的處事原則,奉行了這一原則的人,沒有幾個是不成功的。而“明天”、“下個禮拜”、“以後”、“將來某個時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遠做不到”的同義詞。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隻是因為應該說“我現在就去做,馬上開始”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會開始去做”。
我們用儲蓄的例子來說明好了。人人都認為儲蓄是件好事。雖然它很好,卻不表示人人都會依據有係統的儲蓄計劃去做。許多人都想要儲蓄,但隻有少數人真正做到了。
如果你時時想到“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如果常想“將來一天”或“將來什麼時候”,那就一事無成。
如果要走的路程有一萬步的話,一般人就都認為這段路程隻是一萬步機械地相加,然而這是錯誤的。一步一步慢慢走的人,會在心靈深處慢慢播下好種子,因此不久就會得到好的作用,不必等到一萬步,在半途中就會有好的變化。同時,若能領悟到潛能的話,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力量,而提早到達目標。縱使路程看起來似乎很遙遠,走起來似乎很艱苦,可是也應該忍耐,盡量正確而明朗地懷抱著希望繼續走下去。
人都是很軟弱的,遇到新的問題時,總是在想“今天實在太累太苦太疲太倦了,明天再來做吧!”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把事情拖延到明天,這是不行的,因為可能明天也是做不到的,而且明天還有明天的新工作,所以這樣累積下來的工作就會越來越多了。
富蘭克林說:“把握今日等於擁有二倍的明日。”今天該做的事拖延到明天,然而明天也無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約一半以上。應該今日事今日畢,否則可能無法做大事,也不太可能成功。所以應該經常抱著“必須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點也不可懶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
歌德說:“把握住現在的瞬間,把你想要完成的事務或理想從現在開始做起。隻有勇敢的人身上才會賦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隻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過程當中,你的心態就會越來越成熟。能夠有開始的話,那麼,不久之後你的工作就可以順利完成了。”
有些人在要開始工作時會產生不高興的情緒,如果能把不高興的心情壓抑起來,心態就會愈來愈成熟。而當情況好轉時,就會認真地去做,這時候就已經沒有什麼好怕的了,而工作完成的日子也就會愈來愈近。總之一句話,必須現在就馬上開始去工作才是最好的方法。
雖然隻是一天的時間,也不可白白浪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再後悔也是來不及了。不從今天而從明天才開始,好像也不錯,然而還是要有“就從今天開始”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