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一顆奔放的心(3)(3 / 3)

突然,他迎麵遇到了一個朋友,這個朋友馬上就認出了他——盲人古諾。於是朋友對他說:“古諾,你的眼睛又看不見東西,為什麼提著燈籠走路呀?”

盲人回答說:“我提著燈籠不是為了給自己照路,我知道這裏的夜路很黑,我打著燈籠是為了讓其他人能看到他們要走的路。光明對我而言是很重要,但是將光明帶給別人同樣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為自己照明的同時也讓其他人看見光明,盡管表麵上看來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做。

為他人照亮道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時候我們不但沒有為他們帶來光明,反而用批評、自私、無情、仇恨和怨恨使別人的路變得更加黑暗。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為他人帶來光明,那該多好!如果所有的人都點亮一盞燈,那麼整個世界將充滿光明。

讓我們在他人受傷的心靈種下希望的種子吧!我們的痛苦固然重要。但如果我們能為別人分擔痛苦,那麼,我們的痛苦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九、擺正對待榮譽的習慣

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而受到別人肯定時,千萬要記住一點——別“吃獨食”,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

在榮譽麵前,“吃獨食”的習慣,也就是說一個人把成果獨吞,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從而為下一次合作帶來障礙。正確對待榮譽的方法是:感謝、分享、謙卑。

美國有家羅伯德家庭用品公司,8年來生產迅速發展,利潤以每年18%~20%的速度增長。這是因為公司建立了利潤分享製度,把每年所賺的利潤,按規定的比率分配給每一個員工。這就是說,公司賺得越多,員工也就分得越多。員工明白了“水漲船高”的道理,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積極生產自不待說,還隨時隨地地挑剔產品的缺點與毛病,主動加以改進。

俗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你在工作和事業上取得些成績,小有成就時,這當然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一點,如果贏得這一點成績是大家集體的功勞,或者離不開他人的幫助,那你千萬別把功勞據為己有,否則他人會覺得你好大喜功,搶占了他人的功勞,如果某項成績的取得確實是你個人的努力,當然應該值得高興,而且也會得到別人對你的祝賀。但你自己一定要明白,千萬別高興得過了頭。一方麵可能會傷害有些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麵,現實社會中害“紅眼病”的人不少,如果你過分狂喜,能不逼得人家眼紅嗎?

有一位列森先生很有能力。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編輯,並擔任下屬的一個雜誌的主編。平時在單位裏上上下下關係都不錯,而且他還很有才氣,工作之餘經常寫點東西。有一次,他主編的雜誌在一次評選中獲了大獎,他感到十分榮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同事們當然也向他表示祝賀。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卻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發現單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屬下,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和他過意不去,並回避著他。

列森為什麼會遇到這種結局?其實原因很簡單,他犯了“獨享榮譽”的錯誤。就事論事,這份雜誌之所以能得獎,主編的貢獻當然很大,但這也離不開其他人的努力,他們當然也應分享這份榮譽。他們不會認為某個人才是惟一的功臣,總是認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這位主編“獨享榮譽”,當然會引起別人的不滿,尤其是他的上司,更會因此而產生一種不安全感,害怕他功高蓋主。

所以,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而受到別人肯定時,千萬要記住一點——別“吃獨食”,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當你獲得榮耀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與人分享

即使是口頭上的感謝也算是與他人分享。而且你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分享,反正說幾句話對你也沒什麼損失!當然別人倒並不是非得要分你一杯羹,但你主動與人分享,這讓旁人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如果你的榮耀事實上是眾人協力完成,那你更不應該忘記這一點。你可以采取多種與他人分享的方式。如請大家喝杯咖啡,或請大家吃一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別人分享了你的榮耀,就不會為難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