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一顆奔放的心(4)(1 / 3)

2.感謝他人

要感謝同仁的協助,不要認為都是自己一個人的功勞。尤其要感謝上司,感謝他的提拔、指導。如果事實正是這樣,那麼你本該如此感謝;如果同仁的協助有限,上司也不值得恭維,你的感謝也就更為必要,雖然顯得有點虛偽,但卻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他人的箭靶。為什麼很多人上台領獎時,他們首先要講的話就是:“我很高興!但我要感謝……”,就是這個道理。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感謝雖然缺乏“實質”意義,但聽到的人心裏都很愉快,也就不會妒忌你了。

3.為人謙卑

有些人往往一旦獲得榮耀,就容易忘乎所以。並從此自我膨脹。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旁人就遭殃了,他們要忍受你的囂張,卻又不敢出聲,因為你正是春風得意。可是慢慢地,他們會在工作上有意無意地讓你為難,讓你碰釘子。因此有了榮耀時,要更加謙虛。不卑不亢不容易,但“卑”絕對勝過“亢”,就算“卑”得過分也沒關係,別人看到你如此謙卑,當然不會找你麻煩,和你作對了。

當你獲得榮耀時,對他人要更加客氣,榮耀越高,頭要越低。另一方麵,別老是說起你的榮耀,說得多了,就變成了一種自我吹噓,既然別人早已經知道你的功勞,那你又何必總是經常提起呢?

其實,別獨享榮耀,說穿了就是不要去威脅別人的生存空間,因為你的榮耀會讓別人產生一種不安全感。而當你獲得榮譽時,你去感謝他人、與人分事、為人謙卑,這正好讓他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人性就是這麼奇妙,沒什麼話好說。

因此,當你獲得榮耀時,一定要記住以上幾點。如果你習慣了獨享榮耀,那麼總有一天你會獨吞苦果!

十、合作之道是把金鑰匙

你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的成功,取決於你與他人合作如何。“合作”一詞指在群體環境中普遍發生的社會關係。

每個員工成功的道路有千千萬萬,但總有一些共同之處。團結協作是許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性,因為這樣才能更高效地工作!

合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有些事情人們隻有互相合作才能做成,加利福尼亞大學副教授查爾斯·卡費爾德對美國15名取得了傑出成就的人物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發現這些有傑出成就者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其中之一就是與自己而不是與他人競爭。他們更注意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考慮怎樣擊敗競爭者。事實上,對競爭者的能力(可能是優勢)的擔心,往往導致自己擊敗自己。多數事業優秀者關心的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標準盡力工作,如果他們的眼睛隻盯著競爭者,那就不一定取得好成績。

幫助別人就是強大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別人得到的並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在一些人的固有的思維模式中,一直認為要幫助別人自己就要有所犧牲;別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會失去。比如你幫助別人提了東西,你就可能耗費了自己的體力,耽誤自己的時間。

其實很多時候幫助別人,並不就意味著自己吃虧。下麵的這個故事就生動地闡釋了這個道理:

一個生氣的男孩向他媽媽大喊他恨她。然後他又害怕受到懲罰,就跑出家,來到山腰上對著山穀大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穀傳來回應:“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男孩吃了一驚,跑回家去告訴他媽媽說,在山穀裏有個可惡的小男孩對他說恨他。於是他媽媽就把他帶回山腰上並讓他喊:“我愛你!我愛你!”男孩按他媽媽說的做了,這回他發現有個可愛的小男孩在山穀裏對他喊:“我愛你!我愛你!”

生活就像山穀回聲,你付出什麼,就得到什麼;你耕種什麼,就收獲什麼。

你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的成功,取決於你與他人合作如何。“合作”一詞指在群體環境中普遍發生的社會關係。群體,一般被定義為一起工作以實現共同目標的一群人。群體的成員互相作用,彼此溝通,在群體中承擔不同的角色,並建立群體的同一性。

正如我們已經探討過的其他的人類活動所揭示的那樣,有些人較之其他人是更有效的群體成員。群體的成功要涉及一係列複雜的思考和語言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許多人所沒有係統掌握或完全擁有的。那些在社交方麵很成熟的人,他們極容易適應任何的群體環境,能與許多不同的個體進行友好的交談,與他人和諧地、富有成效地共事,用清楚的和有說服力的觀點影響群體的思考,有效地克服群體的緊張和自我主義,鼓勵群體成員守信、創造性的工作,並能使每一個人集中精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就像丹尼爾·戈爾曼在其暢銷書《情商》中指出的,這些複雜的思考、溝通和社交技能對於從生活中取得成果,常常比傳統的智商或職業技能更加重要。你可能對你所熟知的人取得成功感到迷惑不解,因為他們似乎也不是最有知識或最聰明的,他們的成就似乎不是“你所認識的人”所能取得的。但正是因為他們具有良好的社交和溝通技能,再加上他們的學識和才智,他們取得了人們所想象不到的成功。不過,他們具有的社交和溝通的技能,許多人通過觀察、實踐和批判的思考也能夠(而且需要)培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