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一顆奔放的心(3)(2 / 3)

1.熱情無私地幫助別人

一個紐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時生出憐憫之情。他把1美元錢丟進鉛筆推銷員的懷中,就走開了。但他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連忙返回,從鉛筆推銷員那裏取走了幾支鉛筆,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記取筆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後他說:“你和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而且上麵有標價。”

幾個月後,在一個社交場合,一位穿著整齊的推銷商向這位紐約商人走過來,並自我介紹說:“您可能已經忘記我了,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遠忘不了您。您就是那個重新給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您來告訴我,我是一個商人為止。”同情一個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其無私的幫助的確是重要的,但更為關鍵的是,我們應當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自尊和價值,使其有決心擺脫困難,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弱者。

同樣,作為一個企業老板,多給員工一些物質方麵的鼓勵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激勵手段,但同時也應該讓員工知道,這種物質獎勵更多的代表一種鼓勵和對他們自我價值的肯定。

2.樂於助人,拓開關係網

我們不應該把助人視為一種外在的要求,而應該當成自己內在的需要。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是幸福的,如果別人的成功和幸福裏有你的一份,那你就是福上加福。

有一個基督徒非常渴望了解地獄與天堂的區別,於是他就去詢問牧師:“天堂好在哪裏?”牧師說:“地獄裏有一口巨大的盛滿食物的鐵鍋。地獄裏的每一個人都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太長了。他們不能將食物送到嘴裏,因此隻能餓著肚子望鍋興歎。而天堂呢,仍然是一口巨大的鐵鍋盛著食物,人們手中持的勺子也和地獄裏的人拿的勺子一樣長。可是,天堂裏的人用勺子把食物舀起來後,彼此喂對方吃,因此大家都吃飽了肚子。”

牧師講到這裏,就問那個基督徒:“你明白了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了嗎?”

基督徒拍拍腦袋。大悟道:“原來天堂的人是互相幫助才不至於餓肚子的。”

卡耐基說,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之間的交往更為頻繁和廣泛,人際交往和創業致富中的相互協作幫助變得更為重要了。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一個想取得事業成功的人,必須在交際中樂於助人,廣結善緣,才能為以後的發展開拓新局麵。

樂於助人的人把幫助別人當作一種習慣,也善於幫助別人,同時也習慣於幫助別人。這樣一來,一旦他有需求的時候,別人也會主動來幫助他。

當然,你幫助別人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得到回報,而是因為你有能力為社會多付出、多貢獻一點。

樂於助人的人碰到失敗的人,就給他一些知識上的啟發,讓他成長;當看到一個人非常潦倒的時候,就給他幾本書看,讓他奮發圖強。

要當一個成功的人,先要成為一個服務別人的人。永遠記住卡耐基這句話:“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因為他服務的人數比較多,廣結了善緣。”

生活也告訴我們:幫助別人成功,是追求個人幸福最保險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別人,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裕的人。

如果一個人頂尖的成就讓你感到有自己的一份,你能夠說:“是我讓他有今天。”這將是你最值得驕傲的經曆。

所以,從你身邊的朋友開始,看看有哪些朋友需要你的幫助,你一定要主動出擊,相信能結下善緣,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同時,當你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心將會有一股非常大的成就感,因為你會覺得生命有意義、有價值,因為你不斷地付出,不求回報,這就是人生快樂的源泉。

3.為別人點燃一盞燈

有一個人手提燈籠走在夜晚漆黑的街道上,天上沒有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