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興隆的前提是要了解消費需求,這需要調查市場。很多人沒這個能耐,通常采用的是一種省事的辦法:“跟風借勢”。市場上什麼好賣就賣什麼,什麼流行就跟什麼。
但“借勢”是要有學問的。如果單純“跟風”就能發財,那這個世上早就沒窮人了。“跟風”者多了,會導致市場萎縮,同時競爭對手也就多了,一塊蛋糕被無限細分,每個人的所得不過是一點蠅頭小利而已,弄不好也有切著指頭的時候。
經濟周期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一項產品或服務,都有上升期、高潮期、下跌期和低穀期。在某個有前途的行業剛剛興起時,及時跟進,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而跟進某個時髦一時的行業,則大有被套住的可能。因為那些時髦一時的行業多為“一陣風”,來勢猛,來錢快,可惜去得也快,稍遲一步,就會變賺為賠。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股市被套住賠本的往往都是那些“跟風盤”。
那麼,“借勢”的學問在哪裏呢?最為絕妙的有兩招:“賣水”和“蹭飯”。
所謂“賣水”,就是當某種形式的經濟或技術熱潮興起的時候,不是直接殺入其中,而是為在其中淘金的人提供外圍服務,借此賺錢發財。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山穀發現金礦,一時間,數十萬淘金者蜂擁而至,幻想著一舉挖出一個大金疙瘩,圓自己的發財夢。但此時此刻,有個叫亞默爾的小夥子卻反其道而行之,別人在拚命地挖金,他卻在悄悄地挖河。不久,他終於挖通了一條小小的引水渠,將遠處的河水引進了工地,並經過細沙子過濾,製成一桶一桶的飲用水,向那些淘金者售水。結果,大多數掘金者連一粒金子也沒有掘到,而亞默爾卻靠賣一桶桶清水,淨賺了6000美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所謂“蹭飯”,就是通過借用大企業的市場行為,為自己的戰略服務,從中免去自己單幹所必需的工作。對於窮人而言,缺乏足夠實力,自然當不了行業的火車頭,但是要善於搭上火車的一節車廂。這就是“蹭飯”的訣竅。
某地區蓮藕資源豐富,有家公司決定生產蓮藕汁,通過營銷調查發現,蓮藕汁的潛在市場很大,但其又超前於國內目標市場的認識,市場前景不容樂觀。那麼又該如何拓展市場呢?單槍匹馬闖市場、打品牌,做市場的“領跑者”,企業自然沒那個實力。怎麼辦呢?這家公司就很好地蹭了“紅牛”一把。當時當地市場上使用金罐子的隻有“紅牛”一家,於是公司決定該產品也用金罐子,以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視覺衝擊,使消費者認為他們的藕汁也跟“紅牛”一樣,都是高檔飲料,從而節省了一大筆宣傳費用。
“賣水”和“蹭飯”,就是“借勢”的學問。風險小而見效快,收入穩定有保障,對實力欠缺、剛剛起步的致富者來說,非常有實用價值。
良好的理財習慣打開財富之門
越早開始理財,便能越早達到致富目標,從而使自己及早享受致富的成果;而且越早開始投資,利上滾利時間越長,所得的利潤也就越多,賺錢就越輕鬆且愉快。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吧!它會使你一生受用無窮。
好習慣,理好財
窮人在投資理財上基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沒有投資理財的概念,有了收入,不是花掉就是放銀行,忽然有一天聽人家說可以買什麼,終於下決心去買了股票,但買了就放著。運氣好的賺了很多錢,運氣不好的,發現自己的本錢隻剩三分之一了。
另一種是投資理財的熱情起伏不定,熱情高漲時,把所有的力氣、所有的錢都投到市場,但是不學習,隻是聽消息、聽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推薦,來追求投資賺錢機會,結果要麼所獲無幾,要麼損失非常慘重。
好的習慣可以造就財富,壞的習慣則可以敗壞賺錢的機會。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立於不敗之地,壞的習慣可以把金錢從你的口袋裏掏出來。
失敗者與成功者的區別,就是他們有不同的習慣,壞的習慣是通向破產的大門,良好的習慣是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從已有的實踐來看,良好的習慣主要有:
自我激勵。以追求財富作為驅動力,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行當,在挑戰自我時,會進入一種渾然忘我的狀態;始終保持樂觀心態,不懼失敗,希望成功。
自我規範。自我控製情緒的波動,在壓力下仍然能明辨方向,千方百計解決問題;堅持既定的原則,對自己的目標和行動負責,但同時具有一定的彈性,隨情況調整自身的策略。
胸襟開闊。性格的問題是人生的大問題,創富過程中的很多困難產生於人際間的不能和諧相處。隻有心情舒暢、胸襟開闊的人,才能取得別人的尊重和合作,實現自己創富的目的。
勇於糾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沒有缺點呢?找到缺點,努力改正,就能把缺點造成的損失最小化。
勤學不輟。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不斷地學習各方麵的知識,養成一種對你不熟悉的問題谘詢“意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