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財富習慣]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3)(1 / 2)

當以上的一切成為習慣之後,它們就會變成精神活動的一部分,而最重要的是,它們會留在心靈深處變成行為的源泉,並使你做出超越你思想和能力的事情,連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當以上的一切成為習慣之後,你會發現你有了應付一切困難的方法,應用自如,變難為易。

投資理財必須從養成良好的習慣開始,如果投資理財變成了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那麼,創富的道路會變得平坦、通達。

培養理財的好習慣,才能由窮至富或富上加富。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錢?如何及時地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成功的理財可以增加收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從而使你走上富裕的道路。而利用理財致富又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

世界巨富的理財習慣

富翁們成為富翁絕非出於偶然,而在於在他們身上總會有超長之處,但這些所謂的超長之外,事實上卻是一些常人難以覺察的習慣使然。比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的聚財習慣,格林斯潘有規律而係統地投資習慣……

1.比爾·蓋茨的理財習慣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收斂錢財的速度快得讓人咋舌,才13年時間就積累了巨大財富,美國的傳媒經常不由自主地把他神化。比爾·蓋茨究竟用何種投資方法?他是如何打理這份巨額資產的呢?

(1)組合投資“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與所有美國人一樣,比爾·蓋茨也在進行分散風險的投資。比爾·蓋茨擁有股票和債券,同時也進行房地產的投資。還有貨幣、商品和對公司的直接投資。據悉,比爾·蓋茨把兩個基金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在了政府債券上。在除股票以外的個人資產中,美國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債券所占比例高達70%,而其餘部分的50%直接貸給了私人公司、10%投到了其他股票上、5%則投在了商品和房地產上。

(2)生活開支如同炒菜放鹽。有一次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由於開會遲到了,在希爾頓酒店竟找不到停車位。他的朋友提議把車停在酒店的貴賓車位,“這可要花12美元,好貴的價錢!”比爾·蓋茨不同意。“車費我付。”他的朋友說。“這個主意可不好,”比爾·蓋茨堅持道,“他們超值收費。”由於比爾·蓋茨的固執,汽車最終沒停放在貴賓車位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比爾·蓋茨不願多花幾元將車停在貴賓車位呢?理由很簡單,比爾·蓋茨作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地懂得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誰都知道鹽的妙用。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盡管是很少的幾元甚至幾分錢也要讓每一分錢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的事業才能成功,生活才能美滿。

(3)請“金管家”不為理財勞神費力。術業有專攻,“千裏馬”一日能行千裏,但耕地卻不如“老黃牛”實際耐用。比爾·蓋茨雖然是頂尖級計算機奇才,但在理財方麵卻是門外漢。為了不讓理財事務過多地牽製自己的精力,比爾·蓋茨聘請了“金管家”。1994年,比爾·蓋茨在微軟股票之外的財產已超過4億美元時,聘請了年僅33歲的勞森作為他的投資經理,並向勞森保證,假如微軟股價一直持續上升,勞森就可以用更多的錢來進行其他方麵的投資。除了5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組合外,勞森還是比爾·蓋茨捐資成立的兩個基金的投資管理人,比爾·蓋茨對這兩個基金的捐款是采用將自己名下的微軟股份過戶給這兩個基金的方式來進行的。勞森的工作就是將這些股份以最好的價錢售出,並在合適的機會買進債券或其他投資工具來完成這一過程。有專家的打理,兩個基金的年納稅額比《財富》500家的後幾家公司的淨收入還多。

2.格林斯潘的理財習慣

格林斯潘在他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時被稱為“財神爺”,美國經濟決策大權掌握在他的手中,但他給人的印象十分謹慎。因為他負責製訂利率政策,對股市“牛”或“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為了避嫌,他不再涉足股市。格林斯潘的主要資產大概隻有100萬美元,全部都是美國政府短期國庫券和金融市場賬戶。當前,每年14萬美元的年薪是他的主要收入。他雖因身份關係不能成為超級大富豪,但他的一些理財觀念卻被世人傳頌。他的投資策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