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物圓物方

凡物圓者,其體活動;物之方者,其體寧靜。圓者不能寧靜,方者不能活動。此物各自一性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用圓用方之道矣。圓中規也,中規則隨機應變,可上可下,可高可低,可行可止,不執一法;方中矩也,中矩則是非不混,非禮不履,非義不行,非道不處。內有主宰,能圓能方,循規蹈矩;既不落於固執不通,又不流於順風倒浪;外而活活潑潑,內而穩穩當當;借世法而修道法,依人事而全天道;大火裏栽蓮,泥水中拖船;顯晦隨時,行藏合宜;雖天地神明,不可得而測度,而況於人乎!彼世人能圓而不能方,能方而不能圓者,猶如方圓之死物,宜於此而不能宜於彼,是非相混,邪正不分,何能成其大道乎?故修道者必以方圓兼該,才是大作大用之真本領也。

鍋破甕漏

鍋破錮鏤,則仍是好鍋,而可烹飲食;甕漏笆箍,則仍成好甕,而可盛水漿。

吾之觀此,因悟的敗而能成之道矣。人生之初,精氣神三寶。混成凝結;及其知識一開,六根門頭,門門瀉漏;七情業種,種種侵傷;三屍搬弄,五賊作殃;酒、色、財、氣迷其性,貪、嗔、癡、愛耗其真;日斫夜喪,三寶消化;渾身是病,內外敗壞,將本來混成之寶成了個破爛不堪之物,如鍋破甕漏,為無用之器矣。若知猛醒回頭,翻轉麵皮,俯視一切,萬緣俱空;重置家當,再造鉗錘,在切身性命處,真履實踐做去,將後有之物,件件掃個罄盡;收斂英華,牢把念頭,棄假存真,除邪扶正;為功日增,為道日減,增之又增,減之又減,直到增無可增,減無可減處,自然不漏精而精全,不耗氣而氣全,不勞神而神全;已失者複有,既敗者又成,仍是當年混成無虧之物;亦如鍋破錮鏤,仍是好鍋,甕漏笆箍,仍成好甕。奈何人人破漏,不知痛苦,以假認真,日夜斫喪,愈致破漏,及其柱朽牆塌,房屋四散,無處安身,隻得另尋住處,在六道輪回中,亂撞冒投去也。

嬰兒無心

嬰兒猛虎不傷,餓鷹不搏,何以能如是哉?以其無心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無心妙用之道矣。夫人之不能成道者,皆由於有心也;有心即有我,有我即有人;稍有人我之見即圖利己,不顧損人,機謀百出,神頭鬼麵,私欲紛紛,天良俱昧,德且不能積,何敢妄想道?果是真正慕道之士,急把人我山放倒,速將羊腸路離開;持身應世,彼此同觀,高低一等;因物付物,隨事製事,應而不納,過而不留,萬般境遇,皆以無心處之。無心則無私,無私則內淨,內淨則純白無玷,渾然天理,是謂元德。元德無形無跡,不睹不聞,方且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造化不能拘,萬物不能傷矣。

彼嬰兒者,無識無知,一無心而虎鷹且不能傷,何況有體有用,道德兩全之無心,一切外患,焉能侵之乎?

築基起屋

房屋耐久不耐久,全在始而築基。基地堅固,房屋穩安而耐久;基地將就,房屋日久而歪斜;此一定之理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真悟本之道矣。修真莫先於煉已持心。煉己則私欲去,持心則誌念堅。私欲去,誌念堅,則根本穩妥不動不搖,於是和合四象,攢簇五行;竊陰陽,奪造化;修性修命,一直前行,深造自得,攸往攸利;亦如基地築的堅固,而木石磚瓦之重,無不負載也。若根本不固,誌念不專,忽此忽彼,始勤終怠,旋作而旋失,欲向其前,反落於後,枉勞功力,亦如基地將就,雖房屋起立,而日久歪斜也。

丹房器皿

煉藥必須丹房,盛藥必用器皿;若無丹房器皿,爐鼎無處而安,藥物無處而盛。此丹房器皿,燒煉家之所必用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借假修真之道矣。人之色身,如丹房也;身中之五髒,如器皿也。色身中藏有真身,五髒中藏有五行。修真者,非修色身五髒也,乃修真身,煉五行,不過借此色身五髒之假,煆煉真身五行之真耳。

真者何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心同火,其德為禮;腎屬水,其德為智;肺屬金,其德為義。肝屬木,其德為仁;脾屬土,其德為信。木金火水土,五行之性也;仁義禮智信,五行之德也;此先天所具之真。至於心藏神,發而為樂;腎藏精,發而為哀;肺藏魄,發而為怒;肝藏魂,發而為喜;脾藏意,發而為欲;此後天所具之假。

有生以來,先天混於後天之中,後天混於先天之內,駁雜不純,若非煉去後天之假,則先天不複。借後天煉先天,以先天化後天;後天化盡,先天純全,脫出一粒光明寶珠,通天徹地,縱橫逆順,頭頭是道;功完行滿,打破虛空,白日飛升,血肉皮囊無用,委而棄之;亦如燒煉家藥成,而丹房器皿無用矣。愚人不知道中寓言,在丹房器皿有形有象之物上冒猜亂作,所謂“鼎裏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擋”也。古仙雲:“莫執此身雲是道,須知身外有真身。”彼世間在肉皮囊上用功夫,與夫在爐灶金石上費心思者,豈不愚哉!

毛蛆蝌蚪

毛蛆結繭,蝌蚪結胞,久而繭破出蛾,胞開出蛙。

吾之觀此,因悟的聖胎脫化之道矣。修真者,攢簇五行,混合百神,渾然太極,一氣凝結,混混沌沌,不識不知;聖胎有象,如毛蛆之結繭,蝌蚪之結胞;蟄神藏氣,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一些靈根由微而著,由嫩而堅;大功到日,忽的打破虛空,露出清靜法身,跳出三界之外;亦如毛蛆之化蛾,破繭飛升,蝌蚪之成蛙,脫殼跳躍;身外有身,別一世界。故道成之後,或謂之羽化飛升,或謂之脫殼成真,蓋言其肉身之中,又生出一真身也。這個真身,人人俱有,個個皆見,但人為塵緣所迷,幻想所惑,當麵不識;若有識得者,勤而修之,無質生質,無形生形,脫化成仙,為金剛不壞之軀矣。

騏驥駑駘

騏驥善走,一日千裏;駑駘緩行,十日可到;雖迅速不同,而成功則一。

吾之觀此,因悟的功力遲速之道矣。凡人性有利鈍,力有大小。性純者,而欲效性利之人;力小者,而欲效力大之人;是以鴉鵲而欲步大鵬,不但不能追隨,而且傷其羽翅,烏乎能哉!故至聖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此三等人,雖有難易遲速之分,皆能知道成道,特患人無誌氣耳。無誌氣不但不能行,而並不能知。若有誌氣,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未有不到深造自得之地者。奈何天下道人,多不能真心實意以性命為大事,口道德而心盜蹠;又要想道,又要貪圖;磕著撞著,即便動火;一言一語,皆不能受;聰明者自恃其能,心記幾宗公案,耳聽幾句話頭,自負有道,目中無人,不肯去求明師。訪良友,自誤前程。性鈍者,不知窮理,不辨邪正,學些旁門功夫。曲徑搬弄,亦謂有道;再不就證高明,終身守持,牢不可破。似此等輩,卻不思性命之事為天下第一件大事,修持性命為天下第一件難事,豈是輕易而知,容易而成?所以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果是丈夫鐵漢,萬有皆空,俯視一切,舉步直入,金剛百煉,一意不回,訪拜明師,精研實理,不論性利性鈍,終久有個出頭之日,決不枉度歲月也。

紅花綠葉

紅花雖好,必用綠葉扶持。有花無葉,花不鮮明;有花有葉,花更增色。

吾之觀此,因悟的道德相需之道矣。道者,成己之事也;德者,利物之事也。修道者,內之功也。修德者,外之行也。自古抱道之士,未有不修德者也。道如花,德如葉;花以葉扶持,道以德成全;花葉不離,道德相需也。古之聖人,必先修道,而後修德;古之賢人,必先修德,而後修道。聖人者,上智也;賢人者,中人也。聖人者,一了百當,直趨道岸,修道易,故先修道而後修德,以德全道也;賢人者,必須有為,修道難,故先修德,而後修道,以德扶道也。學道者,上智之人,萬中一二;中下之人,不可枚數。夫中下之人,根基淺,見識小,孽苦大,根塵深,必先積德;德重能服鬼神,能動天地,能感人物;以之學道,則道易學;以之行道,則道易成。蓋道者,德之體也;德者,道之用也。德之極處,是謂元德,元德深遠而不可測,即幾於道矣,故學道行道易。今之學者,不積一德,不立一行,偶聞一言半語,不辨是非邪正,即便冒然下手,妄想成仙;勿謂不能得真,即得其真,自古及今,未有無功無行仙人;況大道非大忠大孝不傳,非大賢大德不授,真師明鑒萬裏,豈肯將真寶付與匪人。更有一等糊塗愚人,不知腳踏實地勤行功行;即遇真師,又不敬心求教,謊言詭語,妄想哄人泄露天機,乘間偷取;又用不得長久,三朝兩日即求傳授,求之不得,即便遠去;反出怨言,毀謗多端;如此居心,東奔西走,枉自費了麻鞋,碌碌一生,終無所成。殊不知道不離德,德不離道,豈可舍德而隻言道,亦豈可去德而獨修道!此修道者,不可不先積德也。

歎道歌七十二段

其一

已矣乎,道不明,性命誰能認的清?

角勝場中爭上下,羊腸路裏講聲名。

恩愛牽纏難解脫,機謀識見乃偏精。

如此俱皆尋死事,能知悔悟是豪英。

其二

已矣乎,道不貴,一切庸愚多忌諱。

聞人說道便狐疑,見人修道即謗誹。

不顧性命養精神,隻貪酒肉充腸胃。

天堂路上少人行,地獄門中爭嚐味。

其三

已矣乎,道不通,旁門曲徑有無窮。

不是著空與執相,便是搬西又弄東。

七十二家爐火事,三千六百淫邪功。

以盲引盲迷正路,阻擋學人入牢籠。

其四

已矣乎,道有難,外道卻把正道亂。

或指性藏天穀間,又言命在關元畔。

陰陽誤將子午觀,龍虎直把肺肝看。

一身上下胡作為,哪件能得近道岸?

其五

巳矣乎,道門開,人人許在裏邊來。

若知回頭即彼岸,如下肯心是法財。

知其一兮延性命,識得二時結聖胎。

自古明人皆接眾,怎奈塵世少良才。

其六

已矣乎,道緣墮,幾個道人識真我;

卻將魚目認珍珠,多將草子作仙果。

盡是棄常而好奇,俱係所福反招禍;

總遇明師不低頭,自己早把門戶鎖。

其七

已矣乎,道可傷,學人何不細參詳。

切身大事如兒戲,聖賢理路作平常。

有己無人多傲氣,偷閑怕苦想仙方;

不知虛心求師友,怎能曉得真陰陽。

其八

已矣乎,道衰敗,學人大半皆作怪。

未明性命裝高人,貪圖供養累帳債。

無功受祿如何消,作業造罪哪知戒?

看他這些糊塗蟲,都把祖家教門壞。

其九

已矣乎,道自然,強扭強捏盡虛懸;

也有守心定意念,也有閉息住丹田。

也有搬下去運上,也有推後卻轉前,

到的年滿月盡處,一無所用空怨天。

其十

巳矣乎,道長久,若無恒心休胡走;

才進門戶問元關,未曾學識要下手。

始勤終怠誌不堅,陽奉陰違多招咎;

隻想哄人露天機,神仙暗裏笑破口。

十一

巳矣乎,道無奇,好奇早把路途迷;

鉛汞砂銀皆寓意,烏兔龜蛇盡比詞。

俗語常言合聖道,日用夜作有仙基;

現現成成元妙理,隻是愚徒不細思。

十二

已矣乎,道不見,愚人隻在色身煉;

口鼻認為元牝門,臍後誤作黃庭院。

識神疑是主人公,濁氣錯當親家眷;

不知大藥本無形,大虛空裏第一善。

十三

已矣乎,道待人,無人天寶落凡塵,

大事須要空萬有,任重還得力千鈞。

神光斷臂明佛法,長春折肋現法身;

自古聖賢苦中出,不苦如何得全真。

十四

已矣乎,道久昧,漢唐神仙皆隱退;

隻因認假不認真,所以韜明而養晦。

縱有慈心無處施,空抱天機與誰對?

果然有個惜命賢,邂逅相逢吐肝肺。

十五

已矣乎,道要傳。不通明師盡枉然;

祖祖相授路機秘,燈燈共續指先天。

一身上下無真物,萬般景象非法船;

會的生前一句子,霎時火裏長金蓮。

十六

已矣乎,道貴悟,不悟如何下腳步?

先須自究性之宗,再求師訣命之故。

先後二天大不同。內外五行各分路;

天機秘密徹底通,超凡入聖由人作。

十七

已矣乎,道在柔,以柔而用第一籌。

心高怎能登正路,性躁如何出人頭?

後身即是先身兆,退步原來進步由;

爭強好勝望成道,猶同瞎子跳深溝。

十八

已矣乎,道果決,一刀兩段削鋼鐵;

恩愛難舍腳手纏,貪嗔不除誌念劣。

欲修仙道先脫凡,要登聖域且消孽;

可笑荊棘嶺上人,葛藤怎把金果結?

十九

已矣乎,道無緣,多少行人打秋千;

兩句話頭裝大隱,些小功夫稱高賢。

雲來霧去不踏實,朝此夕彼弄虛懸;

隻說哄人還哄己,誰肯悔悟求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