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二十

已矣乎,道不小,愚人隻在門外繞;

不知追求造化根,妄冀得訣將命了。

深入理窟方見真,打開元牝始通曉;

擎天往地一物圓,認得便能超物表。

二十一

已矣乎,道便宜,知的造化不能移,

後生可畏須勤苦,老邁蚟羸難藥醫。

聞道便可超凡類,行道即能登聖基;

天下學人皆懶怠,遷延歲月一生迷。

二十二

已矣乎,道貴好,回頭那怕年老耄;

神仙留下栽接方,誌士須要真心造。

歸根現成續命湯,回光即是複元膏。

此身不向今生修,來生怎曉歸何道?

二十三

已矣乎,道貴和,守靜避世意如何?

緣督借商完大道,梅福為官養靈柯。

在塵出塵超凡路,處世離世入仙窩。

古今多少成真客,盡從朝市苦練磨。

二十四

已矣乎,道不見,幾人明的一以貫;

這個講論服丹方,那個爭說飛升案。

各分枝葉任意行,自拈門戶糊塗幹;

皆是棄真去弄假,到底誰能登彼岸?

二十五

已矣乎,道貴誠,學人何不發真情;

囚人贖罪傾家產,商賈圖財舍命行。

明師即是重生父,妙訣猶如極樂城;

若還詭詐多輕慢,誰把天機與爾明?

二十六

已矣乎,道是寶,明的便能延壽考;

莫說朱砂與黑鉛,何用皎梨共火棗?

至簡至易不犯難,至靈至神真個好;

可笑愚人求元妙,現在元妙不知保。

二十七

巳矣乎,道本無,無形無象難畫圖;

聽之不聞視不見,擬之已失議之誣。

大則量能包六合,小而卻如一黍珠;

世間多少修賓客,盡在景象尋路途。

二十八

已矣乎,道深奧,哪有誌士可與告?

個個心中無虔誠,人人性兒多高傲。

故態不改塵不除,外裝老成內賊盜;

如此行藏望修仙,虛度一生受果報。

二十九

已矣乎,道極尊,難作私情度愚昏;

慈父不能傳與子,親爺豈敢授之孫!

萬兩黃金焉得買,一心無二可沾恩;

若非出類登天漢,誰把秘訣慢輕論?

三十

已矣乎,道中正,修道還須憑德行。

有德有行方成真,無德無行難作聖。

德大鬼神皆暗扶,行深邪魔不敢並;

可笑清靜無為人,妄想頑空了性命。

三十一

巳矣乎,道最深,學人誰肯細追尋?

不入虎窩焉得子,不淘石沙怎揀金?

低頭鑽進虛無竅,固誌精求天地心,

忽然看見本來物,左右逢源皆寶林。

三十二

已矣乎,道在邇,人皆遠處尋妙音;

眼前常見美金花,身平就有真種子。

認得霎時扭陰陽,明的當下逆生死;

這事非可自猜量,要知急訪明師指。

三十三

已矣乎,道路悠,始終次序要追求;

采藥時須辨真假,煉藥時要知剛柔。

運火時分別急緩,結胎時小心添抽;

差錯絲毫千裏失,片言隻語怎出頭?

三十四

已矣乎,道要學,不學如何歸大覺?

先認西南偃月複,再窮東北覆碗剝。

生我之門固命根,死我之戶脫皮殼;

生死路上多少人,幾個能把造化握?

三十五

已矣乎,道至中,不偏不倚誰能通?

黑白相符為丹母,色空一致是真功。

雌雄匹配藏生意,陰陽均平起和風;

若人悟得中字義,縱橫逆順稱大雄。

三十六

已矣乎,道無詐,一些虛假早大差;

酒色財氣要皆離,嗔恨貪癡須都化。

真心實意盡力行,裝聾賣啞任人罵;

無識無知萬緣空,欲上高處先當下。

三十七

已矣乎,道至公,豈論高低富與窮,

人人秉性能複本,個個含靈可返童。

官宦必須忘勢利。士庶還當下苦功。

真事原要真人作,人若不真事總空。

三十八

已矣乎,道深厚,欲全真時要詳究;

仙凡路隔隻分毫,生死關口如鈕扣。

些兒大意喪天真,稍有微塵入鬼竇;

此中利害若不明,千方百計總招疚。

三十九

已矣乎,道甚平,學人偏從險處行;

閨丹背卻真常道,寂滅原非大法程。

強閉氣血生瘡毒,硬定精神入火坑;

現前一條通天路,未遇明師辨不清。

四十

已矣乎,道無價,一粒黍珠包造化,

藏之杳冥無形蹤,放則光輝通晝夜。

為賢做聖盡由他,作佛成仙不外借;

多少道人皆亂尋,現成寶貝卻拋下。

回十一

已矣乎,道法該,有道有法命根栽;

無欲觀妙為丹本,有欲觀竅采藥材。

爐鼎穩妥無災害,火候不差結聖胎;

這些妙運要師訣,妄猜私度做不來。

四十二

已矣乎,道難作,窮理先是第一著。

性家果在何處藏,命根究竟甚地落?

五行不在髒腑存,三元總是虛空托。

愚人卻把理不研,模模糊糊冒下腳。

回十三

已矣乎,道味香,幾個道人肯細嚐,

四象和合延壽考,五行攢簇入仙鄉。

偃月靈光還丹本,太空真氣大藥王;

隻此一乘微妙法,餘二非真慢度量。

回十四

已矣乎,道無首,一氣循環真樞紐,

不論庸愚任意貪,隻教達士無心守。

認得收歸玉爐中,煉成一個混元鬥;

這等天機若不明,休在人前誇大口。

回十五

已矣乎,道梯高,登的上去是英豪;

刻刻揀取延命藥,時時磋磨斬妖刀。

後天消盡先天現,凡胎脫去聖胎牢;

隻是學人怕下苦,大限到來空號啕。

四十六

已矣乎,道難測,囫囫圇圇一太極;

無背無麵無後前,即隱即現即空色。

眼不可見口難言,擬之則失神自得;

愚人盡在象中求,怎能近的聖賢域。

四十七

已矣乎,道妙元,超凡入聖大法船;

聞說成仙皆慕愛,聽的功苦懼熬煎。

既要慳財積萬貫,又想騰雲上九天;

如此等類遍塵世,何曾見個出群賢。

四十八

已矣乎,道簡便,不須遠覓在家院;

轉身即得返魂丹,回頭就是真道岸。

隻因學者無肯心,所以靈寶不現麵;

籲嗟懸虛不實人,枉在旁門一世轉。

四十九

已矣乎,道無偏,性命雙修了大還;

始而有作成命寶,終則無為了性天。

四個陰陽分真假。兩段功夫有後先;

觀竅觀妙方全美,有頭無尾是枉然。

五十

已矣乎,道有五,氣分水火木金土;

一變為五昧本真,五而歸一見宗祖。

大抵要辨先後天,更須細認生死戶;

妙訣不離順逆間。順逆未明空守苦。

五十一

已矣乎,道清閑,清閑決要掃千般;

刻刻時時防馬劣,行行步步慮猿顛。

萬緣不起歸正覺,一念純真了大還;

可笑多少修靜客,身心不定枉入山。

五十二

巳矣乎,道自在,自在須將自己愛;

自若在時物難牽,自如不在性即昧。

果然自己常在家,閻王老子亦驚退;

這個機關若不知,萬般作為盡障礙。

五十五

巳矣乎,道不難,難因學者不鑽研。

深造終須開慧性,專心久必破疑團。

倘如認得先天氣,頃刻即能結還丹;

知終知始全通徹,立竿見影莫遮欄。

五十六

已矣乎,道要證,證過行持無蹭蹬。

性雖自悟不為憑,命假師傳要體認。

生知必借學知成,真材更求大匠定;

可歎自作聰明人,亂猜冒作流曲徑。

五十五

已矣乎,道通神,一了百當出凡塵,

認得當年無色物,煉就金剛不壞身。

至聖至神三毒滅,沒災沒難四時春;

此法無難真簡易,奈何世上少真人。

五十六

已矣乎,道無狀,無狀之狀真模樣;

寂然不動感而通,敲之則應靜中亮。

收來送入太虛爐,煉成一條混元杖;

真訣還須教外傳,無功少行難想望。

五十七

已矣乎,道不全,天人合發火種蓮;

順行造化生人物,逆運陰陽作佛仙。

開坤閉艮離鬼窟,栽成輔相了大還;

此法尋常不易得,萬劫間或隻一傳。

五個八

已矣乎,道極邃,毫發差殊多資累,

藥物斤兩要相當,火候始終須全備。

知吉知凶方保真,有加有減事才遂;

明的一分行一分,冒然下手功枉費。

五十九

已矣乎,道無根,說是無根卻有門;

八卦三元從此出,五行四家內皆存。

悟的成仙與作佛,迷而喪魂又傷魄;

丹陽指出無中有,其如學者俱愚昏。

六十

已矣乎,道實異,知之攸往無不利;

元關要口逆陰陽,神氣根頭轉天地。

赤龍項下摘明珠,黑虎窩中尋法器;

此事須共神仙推,豈許庸愚冒猜議。

六十一

己矣乎,道最真,當先細認本來人,

氣性之中尋本性,色身之內覓真身。

是非相隔一些子,隻於先後別疏親。

迷徒盡在皮囊弄,卻把魁罡認北辰。

六十二

已矣乎,道至細,行為舉止有關係;

持心煉己切防危,朝乾夕惕常若厲。

稍放從容真性傷,略圖自在生門閉;

修道猶如履層冰,動腳有差全身弊。

六十三

已矣乎,道本空,空中卻有主人公。

運行造化真宗祖,維持性命大神通。

入聖超凡皆籍力,移星斡鬥不費功;

必須親見真形象,未見如何得返童?

六十四

巳矣乎,道無色,無色渾淪一大極;

三屍六賊不能侵,五蘊七情皆滅熄。

溫養十月成法身,乳哺三年入聖域;

此訣非可等閑知,不遇明師總難識。

六十五

已矣乎,道在身。身中又藏一個人。

寤寐行為常作伴,視聽言動甚相親。

非是後生知識覺,原來真正氣精神;

若將有象有形覓,認奴作主永沉淪。

六十六

已矣乎,道微妙。常人聞之便大笑;

扭轉陰陽進化機,鑽破混沌始母竅。

取出無情杖一根,打散群魔並諸曜。

縱橫逆順俱隨心,千峰頂上常歌嘯。

六十七

已矣乎,道貴勤,廢寢忘食覓宗君;

念念歸誠須戒懼,時時返照要殷勤。

深造自然登道岸,至誠決定味香氛;

若是懸虛無誌氣,怎能出類與超群。

六十八

已矣乎,道無兩,迷人何故分下上;

太極原來圓覺名,至誠即是金丹象。

識得聖賢理同揆,方知仙佛事一榜;

若不明此別尋求,便入旁門空妄想。

六十九

已矣乎,道多端,邪正我曾經的全;

初逢龕穀開明路,再遇仙留示大還。

二十餘年才識我,百千磨煉始登船;

若非苦力專心久,怎敢糊塗涉大川。

七十

已矣乎,道有始,終以全始聖賢旨;

由命修性方到佳,自有歸無才歇止。

半途而廢枉用功,中道自棄非法子;

多是學人不認真,認真何難了生死。

七十一

已矣乎,道有禁,性命階梯值萬金,

妄傳匪類災星至,輕露天機禍事臨。

學人訪道念雖急,真師啟後意尤深;

若非法器難提引,果遇知音便吐心。

七十二

已矣乎,道莫說,說多恐人笑愚拙;

《原旨》《參悟》盡明心,《闡真》《會義》皆滴血。

扶持正教掃旁門,泄露丹頭藏口訣,

當時不得遇知音,留與後賢細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