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火下
水本寒,火本燥,火上水下,水火異處,彼此不能既濟。若水上而火下,則燥者而不焰,寒者而能溫。
吾之觀此,因悟的陰陽離合之道矣。人之陽氣為剛,剛而無製則過燥,如火在上也;陰氣為柔,柔而無扶則過懦,如水在下也。剛柔不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生氣息矣。若剛而不燥,以柔運剛,如火之在下也;柔而不懦,以剛扶柔,如水之在上也。剛柔得中,陰陽和平,性清混合,水火相濟,所謂“坎離顛倒”者是也。
瓜果子仁
瓜果中俱有子,子中俱有仁;其仁兩瓣,瓣中又有一心,此心乃一點生機,其瓜果生成皆本於此,所謂“天地之心”者是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陰陽生機之道矣。蓋陰陽相合方有仁,有仁即含天地之心;陰陽不合即無仁,無仁即無天地之心。天地之心,為生生之本;得此心者,為聖為賢,作佛作仙;失此心者,為人為獸,為鬼為魔。有此心無此心,總在陰陽離合之間耳。學者若能調和陰陽,不偏不倚,歸於中正,則天地之心複見;隨手拈來,頭頭是道,信腳走去,步步皆真,而造化樞扭,在吾掌握之中矣。
混水垢鏡
混水本濁,澄之即清;垢鏡本昏。磨之即明。
吾之觀此,因悟的明心見性之道矣。人之心不清、性不定者,貪嗔癡愛,般般皆有,喜怒哀樂,件件皆全;加之曆劫根塵,積習客氣,蠱惑心君,茅塞靈竅,如水之混,如鏡之垢;本來真心真性,全然迷卻,一任三屍搬弄,六賊猖狂,無塵不染,無物不納,其胸中穢汙,不堪言矣。若能頓悟回頭,滌塵洗垢,把有生以來等等偏病客氣,樣樣妄念邪行,漸次而煉磨,愈久愈力,煉磨到無可煉磨處,礦盡金純。本心本性,自然全現,慧光頓生,即照見三千世界,如在掌上,絕無遮礙;亦猶混水澄之仍清,垢鏡磨之複明,而本性依然無虧也。
動熱靜寒
凡人行動則生熱,靜坐則生寒;寒則行動又生熱,熱則靜坐又生寒,是寒熱不由天而由人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竊在陰陽造化之道矣。夫剛者屬陽,柔者屬陰;剛而太躁者,自卑自下,則自不躁,而歸於和平;柔而過懦者,立誌強行,則自不懦,而登於高明。能剛能柔,順理順時,知進知退,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虛能實,可以奪造化,轉生殺,逆氣機,出死就生;亦如行動生熱,靜坐生寒,人力能以回天也。
高台大樹
百尺高台,從地而起;十圍大樹,自蘖而成,非一朝一夕之故,蓋以由來者漸矣。
吾之觀此,因悟的深造自得之道矣。夫性命之事,為天下第一大事;保全性命,為天下第一難事;非可容易而成,非可躐等而求;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去,一事事閱曆;自卑登高,由淺入深;漸次用功,不計年月;不墮誌氣,終必到得意之處;萬不可因循過日,半功而止,自貽伊戚。特以經久不易之事,必須經久不已之功而方成。倘始勤終怠,或懸空妄想,而欲保全性命,以成天下希有之事,萬無是理。故聖人雲;“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而況性命大事乎!
窪實突消
窪低日久則自實,突高日久則自消,蓋虛者實之兆,高者低之因。
吾之觀此,因悟的損益虛實之道矣。人之自高自大者,恃才恃能,予聖自雄,人多厭惡,每每因滿招愆,終必落於人下而不高,亦如地突日久,踐踏而自消也。人之自卑自小者,黜聰毀智,低心下氣,人多敬愛,每每虛心受益,終進於人上而不低,亦如窪低日久,上積而自實也。故君子道愈高而心愈低,德日大而心日小,傲氣全無,躁性盡化矣。
鯉魚老狐
鯉魚能化為雲龍,老狐能化為羽人,此皆神全而形能變化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神通變化之道矣。彼魚狐者,得天地之偏氣,不過所恃賴者,含靈之些子耳。惟人亦為萬物之靈,得天地之正氣,五行皆全,五德俱備,居三才之中,有天地之全能;若能養天地之正氣,保五行之和氣,不偏不倚,渾然一氣之流行,即有天地之造化。可以變而為聖,化而為仙,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方且千變萬化,化化無窮,豈僅化形而已哉!
神龍變化
龍之為靈昭昭也,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隱能顯,穿山破石,騰雲行雨,何以能如是哉?以神運之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神化不測之道矣。人之所以得為人者,神也。神存則生,神去則死。神之為物,通天徹底,達古知今;無微不入,無處不在;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金石不礙;大則量充宇宙,小則細入毫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不可以言傳,不可以筆肖;善於用之,變化隨時,可以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會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亦如神龍變化,不可以形跡窺矣。
枯木寒灰
枯木則焚之無焰,灰寒則撥之不熱。
吾之觀此,因悟的變化氣質之道矣。人秉氣質之性,為害最大,稍有觸犯,暴躁無忌,傷天害理,蹈水火而不知,入窟井而不曉,性命不顧,生死不管,其為禍不一而足。若能克己複禮,反剛就柔;掃去萬般慎恨煩惱,除去一切好勝心腸;變化血氣暴躁之性,歸於溫和平靜之性;專氣致柔,虛心養神;無我無人,無彼無此;遠觀其物,物無其物,近觀其身,身無其身;內觀其心,心無其心,無識無知,空空洞洞;亦如枯木焚之無焰,寒灰撥之不熱;可以在造化之中,而不為造化所移;處陰陽之內,而不為陰陽所拘矣。
近朱近煤
近朱之物,日久則為朱染而必赤;近煤之物,日久則為煤染而必黑。
吾之觀此,因悟的善惡習染之道矣。人與善人居,則常聞者善言,常見者善行。善言善行,聞見於耳目,日久種之於心地,不期善而自習於善矣。人與惡人居,則常聞者惡言,常見者惡行。惡言惡行,聞見於耳目,日久種之於心地,不期惡而自習於惡矣。善惡之人,雖曰秉性則然,大半由習而成,故君子居必擇鄰,交必擇友也。
嬰兒天真
嬰兒初生無識無知,酒色財氣而不著,恩愛牽絆而絕無;富貴窮通而不曉,水火刀兵而不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萬物皆空,諸塵不染;鐵麵無情,純然天真。
吾之觀此,因吾的返老還童之道矣。人能猛醒回頭,脫離萬有;居於無事之境,處於無色之界;拔去曆劫根塵,掃盡現世習氣;頭頭放下,空空洞洞,清清淨淨;形雖老而性複初,外雖弱而內實壯,即是返老還童,即是嬰兒本麵。否則天真已喪,形強體胖,如豕如牛,有何益哉!
橐籥運用
橐籥之為物,兩頭有竅,竅門有舌,中空而幹直。中空者體也,幹直者用也。兩頭竅者,出入之門也。兩舌者,開闔之機也。幹之來往,一收一放,虛而不屈,動而風生,開闔消息,自然而然。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真體用之道矣。人能中虛以為體,心直以為用;無私無欲,天理流行,則剛柔相當,動靜合宜,曲直得中,潛現隨時;可以與虛空同氣機,與天地同造化;亦如橐籥中空幹直,一來一往,呼吸自然,氣機不息,焉有不能長生者哉!
鬥柄月建
北鬥七星,首四星名魁,尾三星名罡,又謂鬥柄。鬥柄所指處吉,所坐處凶,如指寅則月建寅,指卯則月建卯。一歲十二移,則為十二月,蓋所指之處,有旺氣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扭轉氣機之道矣。人之剛氣,如天上之罡星,剛氣運外,則外吉而內凶;剛氣運內,則內吉而外凶;如罡星所指處吉,而所坐處凶也。有生以來,交於後天,剛氣盡用於外,爭勝好強,認假棄真,內而三寶受咎,是吉氣散外,凶氣聚內,年遠日久,陽盡陰純,不死豈能之乎!故至人者,扭回鬥柄,運轉魁罡;剛氣用內,斬三屍,除六賊,絕萬緣,掃諸塵;不以假傷真,不以外動內,吉氣日生,凶氣日消;生而又生,消而又消;吉氣純而凶氣化,未有不能長生者也。
癲漢醉人
癲漢跳牆,雖跌而不傷;醉人墜車,雖疾而不死;此何以故?以其忘形而不知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養生全形之道矣。人之所賴以生者,精、氣、神三寶也。三寶聚則生,三寶散則死。欲聚三寶先要無我;無我則心虛;心虛則三寶無滲無漏,無消無耗,隻有增而不能減;有增無減,增而又增,則內實;內實則生機不息而長生。彼癲漢醉人,僅一忘形,尚能不死,而況神全氣足精固,未有不能保生者也。
提綱提領
整網必提綱,疊衣必提領,是皆從總要處下手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真根本之道矣。人心為一身之主。乃成聖成賢、作佛作仙之根本;心靜則萬緣俱寂,心動則雜念亂生。若能心無一物,空空洞洞;內念不出,外物不納;常應常靜,常靜常應。雖日在紛華鬧熱之場,如鏡之明,如水之止;無塵無波,自不為境遇所遷,亦如整網提綱,疊衣提領,左之右之,無不宜之矣。
淘金揀玉
沙裏淘金,石裏揀玉,非可順手而得,必須苦力功深而後得之。
吾之觀此,因悟的漸修有為之道矣。先天真寶,如金如玉;後天假物,如沙如石。後天假物,埋沒先天真寶,如沙石埋沒金玉矣。故欲求先天之真,須要撥盡後天之假。真者,先天一氣之靈根;假者,曆劫萬般之業種,與夫後天氣質之性,五行之氣,積習之偏。以一真而埋於萬假之中,非可容易而得,故必用漸修之功,撥去其假,方見其真;撥之又撥,撥到無可撥處,假者一概去盡,自然真者明亮。亮現於眼前,亦如沙石去盡,方見金玉。此苦盡甜來,香從臭出之功也。
桔槔取水
桔槔取水,其鬥虛下而實上,循環無端,取水以灌田。
吾之觀此,因悟的虛實兩用之道矣。人能虛心而下於人,則必受益,中實而上於人;愈虛愈下,愈實愈上。虛之不已,實之不已,下之不已,上之不已;虛而實,實而虛,下而上,上而下;上下相通,虛實相應,道德充裕,未有不登於高明之境者也。《易》曰:“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蓋言道愈高而心愈低也。
草木花實
草木初而開花,既而結實,各隨其時,故得長生;若失其時,乃死之兆,特以反常故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與時偕行之道矣。人生之所依賴者,神氣也。事來不得不應,物來不得不接;因事製事,隨物付物;未來不迎,已過不留。神不傷而氣不耗,如草木隨時花實,此致生之道也。如貪財好色,圖功爭名,日謀夜算,事未來而預謀,事已過而不舍,神氣消耗,如草木非時花實,此取死之道也。故君子惜精神如惜寶,用之則光而不耀,藏之則寂而不動;可行則行,可止則止,行止而不失其所,絕不以假而傷真也。
木偶泥胎
木偶泥胎,本屬死物,若人誠心祭之,久而靈應。
吾之觀此,因悟的起死回生之道矣。舉世之人,以假為真,以苦為樂;日遊於塵緣之中,夜入於夢幻之鄉;日用夜作,盡是死路,並無生活;身雖動而心已死,形雖存而神早喪;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陽氣化盡,惟有陰氣,不死豈能之乎?若知的世事盡假,猛醒回頭;誠一不二,無思無慮;隻在性命上打點,戒慎恐懼,防微杜漸;日久功深,心自明,神自靈,內念不起,外物不入;有真無假,即可動天地,服鬼神;奪造化,勝萬物;平地獄,上天堂;開生門,閉死戶;延年益壽,理有可決也。
燈光燭亮
燈燭之光亮,照於室內,則室內明而戶外暗;移於戶外,則戶外明而室內暗。
吾之觀此,因悟的用明是非之道矣。人之聰明智慧,如燈燭之光也。其光誤用於外,爭勝好強,圖名求利,日謀夜算,千思萬想,逐於假境,迷失本宗,明於外而暗於內,不至傷身喪命而不止。若有丈夫棄假歸真,黜聰毀智,以性命為一大事,回光返照,煉己持心,俯視一切,萬有皆空,不為外物所移,不為諸塵所染,明於內而暗於外,可以希賢希聖,作佛作仙,不明之明,進於高明矣。故經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