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利州貞觀元年十二月,利州都督李孝常因入朝留京師,與右武衛將軍劉德裕及其外甥統軍元弘善、監門將軍長孫安業互說符命,圖謀以宿衛兵發動叛亂,結果被殺。孝常死後,他的部下在利州很不安定。太宗遍訪群臣,以為武士可以收拾局麵,就任命他為利隆始靜西龍等六州諸軍事、利州都督。
利州前接關表,後據劍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治所綿穀(今四川廣元市),隔嘉陵江與烏龍山相望,山青水秀,頗具巴蜀風景之趣;但遠離京師,比較偏僻。武士受命之後,帶著妻女,踏棧道,越劍閣,於貞觀二年初風塵仆仆地來到綿穀。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武士采取寬仁政策,招撫叛亡,賑濟貧乏。不久即大見成效,境內逐步安定。太宗下製褒美,增封邑五百戶,並賜珍物服玩之類,以示恩寵。
武士當了四年利州都督,武則天也在利州度過了四個春秋。五歲,六歲,七歲,八歲,孩提時代的武則天是多麼喜歡這個山青水秀的蜀鄉啊!她喜愛蜀鄉,蜀鄉的人們也喜愛她。後來利州一帶產生的關於武則天的許多傳說如“則天壩”、“天後梳洗樓”等就說明了這一點。江潭感孕和袁天綱相麵也是兩個比較重要的傳說。
江潭感孕,是說有一天武士之妻楊氏在州治附近的黑龍潭裏蕩舟自娛,突然她感到溉龍來到她身邊,回家後就有了身孕,生下了武則天。龍是什麼東西,恐怕我們誰也沒有見過。感龍而孕,在今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古人卻不這樣認為。武則天後來當了皇帝,他們對這種情況無法解釋。在他們的腦海裏裝的是簡狄吞玄鳥之卵以生夏契,薑踐巨人之跡而誕周稷。“龍種自與常人殊”嘛。既然武則天當過真龍天子,那必然與龍有關。她母親來過利州,利州又有黑龍潭。這樣,利州出現江潭感孕的說法並代代相傳就不奇怪了。顯然,這一傳說多少反映了人們對女皇的推崇,但將它當成信史則是很荒謬的。
袁天綱相麵,說的是袁天綱給武則天相麵的事:武士當利州都督時,相麵專家袁天綱受召進京,途經利州,見到士夫婦。袁給楊氏看了脈相,說:“夫人當生貴子。”士把兒女叫來,讓袁細看。袁天綱先看了元慶和元爽,說:官至刺史,但不得善終。接著看武則天的姐姐,說:將大富大貴,但不利其夫。時武則天甚小,尚在繈褓之中,穿著男孩服裝。袁天綱見而大驚,預言:此郎君龍睛鳳頸,長相非凡,是貴人中最尊貴的;若是女子,日後將成為天下之主。這一傳說流傳甚廣,《冊府元龜》卷860《總錄·相術》、《新唐書》卷204《方技》、《舊唐書》卷191《方伎》、《太平廣記》卷224等均有記載,似乎確有其事。然而仔細考察,實際不然。袁天綱確是當時有名的術士,但最早反映袁氏事跡的專著《袁天綱外傳》和《定命錄》中並沒有提到給武則天相麵的事。因此,宋人吳曾對這一傳說表示懷疑,不是沒有道理的。
去荊州武則天八歲那年,也就是貞觀五年(631),武士改任荊峽澧朗嶽果鬆等七州諸軍事、荊州都督。貞觀六年春,武士全家又來到了荊州(今湖北江陵)。
荊州地處長江中遊,“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利盡南海,北據漢沔”,屬長江重鎮,“人多剽悍”,號稱難治。武士到州後,嚴懲貪殘,省刑約法,傳播“禮義”,勸課農桑。據說貞觀六年大旱,武士親往長沙寺,迎阿育王像,祈雨行道七日,果然老天睜眼,大降甘露。天降瑞雨,並不是由於武士的虔誠,也不是由於阿育王的法力。但武士能在大旱傷稼之際祈雨七日,在當時是甚得民心的。由於武士勤勤懇懇,方法得當,因而取得了不少的政績。唐太宗特下書褒獎:“公比潔冬水,方思春日。奸吏豪右,畏威懷惠。善政所暨,祥祉屢臻。白狼見於郊垌,嘉禾生於壟畝。其感應如此。”
在武士擔任荊州都督期間,武則天母女表現得非常活躍。後來,甚至在靠近太平洋北部灣的欽州,都有關於他們的傳說,並予以紀念。宋人周去非記載:“廣右人言武後母本欽州人。今皆祀武後也。冠帔巍然,眾人環坐。所在神祠,無不以武為尊。巫者招神,和曰武太後娘娘,俗曰武婆婆也。”
回並州貞觀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淵謝世。武士在荊州哀悼成疾,嘔血而死。當時,武則天隻有十二歲。武士的靈柩在長沙大崇福觀裏放了七個月。唐太宗認為武士是忠孝之士,並追贈禮部尚書,令官辦喪事。貞觀九年十二月,武則天兄妹護送著武士的靈車,長途跋涉,回到並州(治所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裏,在並州大都督英國公李的監護下埋葬了他們的父親。
從此,武則天一家開始了孤兒寡母的悲涼生活。武則天在童年時代,一直隨父母奔波,幾乎遊遍了小半個中國。揚州的煙花,豫州的綠野,利州的山水,荊州的競帆,並州的飛雁,都在她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陶冶了她的情操,培養了她的氣魄。這是同時代的同齡人很少享受的美事。
武士夫婦與武則天朝夕相處。士為人忠厚,性情開朗,通曉兵法,懂得為官之道;楊氏篤信佛教,富有個性,熟悉經史,能寫善畫。這無疑會對武則天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士曾經經商,楊氏未曾生男,傳統觀念較少,不甚重男輕女。因此給武則天傳授文化知識也是情理中的事。這在同齡人中也是不多見的。
由於缺乏記載,我們無法弄清武則天童年都幹了些什麼。但從現有材料推斷,她不是像普通官僚的女兒那樣深居閨房,學做家務之事,而是比較“開放”,閱讀過文史書籍,學習過書畫、音樂、舞蹈等等。
武則天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家庭環境裏度過的。她沐浴唐初的風雲,跟隨父親的足跡,由一名天真無邪的小孩,成長為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曆史將為她安排怎樣的前程,當時她連想都不曾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