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教育與教學管理(2 / 3)

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要學會學習,就必須運用積極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就是在學習活動中,為達到一定學習目標而學會學習規則、方法和技巧,是在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案例中小女孩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形形色色的小蝌蚪,而且用時短,體現了小女孩有自己的認知策略。教師應對她的行為進行表揚,以鼓勵她繼續大膽創新,開拓思維。

兒童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承載著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希望,因此幼兒園和教師要充分重視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尊重兒童的天性,鼓勵他們進行創新,從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案例分析:何慶麗)

28.買糖遊戲

元旦時,小一班進行“甜蜜蜜”主題活動。大家用廢舊的糖紙包起小石塊或者橡皮泥製作出了很多“糖果”,這些糖果能做什麼遊戲呢?老師把問題交給剛入園半年的小一班寶寶,孩子們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可以送給別人,偉偉說咱們玩買糖的遊戲吧,大家一致跳起來歡呼:“買糖,買糖,可以買糖了!”

在哪裏買糖呢?孩子們說是在超市。誰去賣糖呢?孩子們非常踴躍,都想搶著來。老師請森森來賣糖,其他孩子呼啦啦跑上來,紛紛自己拿糖,沒有秩序,遊戲隻好中斷了。教師帶領幼兒來到超市,讓他們實地觀察別人是怎樣買東西的。

第二天,孩子們在教師的提醒下,在遊戲時主動排好了隊。他們饒有興趣地說:“我買糖。”賣糖的謙謙說:“好,給你。”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教師也站進隊伍來買糖,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和關注。輪到教師了:“請問有橘子味的糖嗎?”謙謙先是一愣,然後高興地說:“有,你要幾塊?”“5塊,還有別的口味嗎?”“有草莓味的、西瓜味的,你還要嗎?”此時排隊的孩子開始竊竊私語。忽然,萱萱小聲地說:“老師,買糖要交錢!”老師說:“哎喲,我的錢不夠了!”此時孩子們紛紛搶著出主意:“跟你媽媽要。”“我爸爸有錢,讓他給你。”“到銀行取錢。”——說這話的是偉偉,他媽媽在銀行上班,老師點頭微笑表示認可。“看來我們還需要銀行,萬一小朋友沒有錢買糖了,可以到銀行取錢。”可是孩子們都沒有去銀行取過錢,於是教師請家長周末帶孩子去銀行實踐一下。

在教師的幫助下,孩子們在“悄悄話”角區臨時搭建了一個“小小銀行”,並複印了大量的1元紙幣,由偉偉出任銀行職員。萱萱第一個來取錢:“你好,我要取錢。”“好的,取多少?”“2塊。”“請輸入密碼。”可是沒有密碼機怎麼辦,偉偉伸出小手說:“假裝我的手能摁密碼。”大家相視一笑。偉偉給了萱萱2張“錢”,“1,2,對吧?”萱萱樂顛顛地去買糖:“你好,我要買2塊錢的糖!”

“老師,糖都賣沒了,怎麼辦?”於是大家動手繼續做“糖果”。孩子們邊做邊聊,“老師,上次我把糖給福娃吃啦。”教師說:“福娃是2008年咱們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同同說:“咱們做個‘2008糖’送給奧運會吧!”這個建議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於是創意糖果問世了。

(案例編寫:馬綱舉)

1.遊戲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什麼地位?

2.案例中的教師是如何組織指導這個遊戲教學的?

3.在該遊戲教學中教師發揮了什麼作用?

遊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也是其基本的學習方式。組織指導幼兒開展不同類型的遊戲,滿足幼兒遊戲的需要與願望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任務。

案例中的買糖遊戲實質是一個角色遊戲,指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生活的遊戲。幼兒通過使用假裝的物品和工具(如自製糖果),模仿自己想要扮演的某種社會角色的動作、語言、態度,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生活內容。在角色遊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扮演角色,自由發展遊戲內容、切換情節,但幼兒所扮演角色的所有行為都要服從於遊戲的主題,角色、動作和規則這些要素都要圍繞“主題”,構成角色遊戲的基本框架。

案例中遊戲的主題是“買糖”,圍繞著買糖,幼兒扮演了售貨員、顧客、銀行職員等角色,並遵守了相應的規則。他們在遊戲中不斷遇到問題又不斷解決問題,不斷調整遊戲內容和情節。在遊戲中幼兒充分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和世界的認識、體驗和感受,表現了自己內心的擔憂和衝突、快樂和困惑、期望和願望。

角色遊戲的組織與指導是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由於幼兒缺乏遊戲經驗,生活經曆少,因此在遊戲過程中,教師科學合理的指導尤為重要。教師作為遊戲指導的主體,必須在尊重幼兒遊戲的興趣和需要的前提下考慮和計劃,以豐富幼兒經驗,使角色遊戲和幼兒園課程、教學有機整合。為此,教師指導和組織幼兒遊戲應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從幼兒的需要中生成新的主題。教師在角色遊戲的指導和組織過程中,應該考慮幼兒的想法、興趣、需要、困惑、期望,而不是把自己的興趣、計劃強加給幼兒。案例中的教師在組織和指導遊戲的時候很好地運用了主體性原則,給予幼兒自己討論、探索、思考、想象的機會,以確定遊戲主題。當小班孩子製作了很多糖果後,教師拋出問題(糖果還能做什麼遊戲)讓幼兒討論,最終幼兒自己決定玩買糖的遊戲。教師並未直接提出遊戲要求,而是把問題交給幼兒,幼兒結合自己的需要之後作出決定。有了孩子的主動性才使接下來的一係列遊戲孩子們都能夠興趣盎然地參與,使遊戲持續進行。

其次,以問題為契機促進幼兒遊戲的發展。當幼兒進入新的遊戲環境時,往往會在遊戲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利用這些問題,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擴展遊戲內容。案例中的遊戲在時間上跨了兩周,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遇到了3次問題,分別是:不能排隊買糖;到哪裏取錢;糖果賣沒了。針對出現的問題,教師考慮到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如果通過說教來製定規則,不如讓寶寶通過實踐獲得的認知更深刻。於是教師帶領幼兒來到超市,通過觀察和榜樣示範,明白買東西要按秩序排隊,既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學習到排隊的生活經驗,也保證了遊戲的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