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園長在錯誤麵前的坦誠姿態加強了園長的非權力性影響力,使他更能獲得教職工的信任與尊重,更利於他和教職工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也能滿足教職工對理解和尊重的需要,使大家能夠心情舒暢地工作。
總之,管理過程中難免會有失誤,如果是領導者主觀因素導致的失誤就要勇於承擔責任,並敢於承認錯誤,這既體現了領導者個人的人格魅力,又會達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更能贏得教職工的支持和理解。
(案例分析:王遠達)
11.究竟是誰說了算
某幼兒園決定在暑期期間進行房屋裝修。臨施工前,園長召集中層幹部說明了工作計劃及安排。會上強調為了避免停課施工,將施工安排在周末,因此周五孩子們離園後各班要把本班物品歸置到教室外以備施工。
周五孩子們離園前,園長巡視時發現許多班級在幼兒未被接走前就將物品歸置到走道上,而有的班級並未整理,室內室外混亂不堪。有的班級組織孩子們到門廳等候家長,有的班級仍讓孩子們在淩亂的教室內等候。
園長很生氣,責問已經整理好班級物品的教師:“開會時不是多次重複要等孩子離園後再整理物品嗎,為什麼孩子還沒接完就開始整理?”教師稱是教務主任允許其整理的,且讓教師們組織學生到門廳等候。未整理班級物品的老師說:“保健主任要求先在班裏把物品整理好,因為將孩子們留在門廳等候不方便,要等孩子們全被接走後再搬運東西。”園長又找到了教務主任和保健主任詢問原因,兩人把各自的理由陳述了一遍,聽起來都很有道理,然而各班教師們卻被指揮得團團轉,不知該聽誰的。
事後園長在園領導會上向大家通報了此次事件產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不良影響,明確了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時應該由哪些部門全權負責,其他部門不應幹預,出現任何問題都要追究負責人的責任。會上同時就各職能部門的權責範圍、各崗位的職責以及部門與部門、崗位與崗位之間的銜接和工作流程重新進行了討論,並將討論結果以製度的方式確定下來。
1.如何評價該幼兒園的管理方式?
2.此案例中誰應該負責裝修事宜?
3.如果你是園長,你會怎樣應對這種情況?
該案例涉及組織結構設計的問題。所謂組織結構,就是組織內部縱向各層次工作群體、橫向各部門的設置及其關係的總和。組織結構設計對於組織來說至關重要,它明確了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並且將工作合理劃分,以避免重複、浪費、衝突和資源的濫用;它也規定了工作的合理流程,建立了溝通渠道,提供了協調機製,使各項工作專注於完成目標,並且強化了計劃和控製。
組織結構設計的主要內容分別是:
(1)職能設計——組織根據其戰略任務設計管理職能,如果組織的部分管理職能不合理,就需要對其進行弱化或取消等調整;
(2)框架設計——是組織設計的主要部分,簡單來說就是縱向的分層次、橫向的分部門;
(3)協調設計——即研究分工的各層次和各部門之間如何進行合理的協調、聯係、配合,以保證高效地發揮管理係統的整體效應;
(4)規範設計——指管理規範的設計,即組織的規章製度,它是管理的規範和準則;
(5)人員設計——按照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人員設計,配備相應數量和質量的人員;
激勵設計——設計激勵製度,對管理人員進行激勵,包括正激勵和負激勵,也就是所謂的獎懲製度。
組織結構設計的原則主要有:
(1)任務目標原則,即組織結構的設計必須以組織的戰略任務和目標為依據和出發點,並以實現戰略任務和目標為最終目的;
(2)專業分工與協作原則,即要求分工適當,同時加強協調和配合;
(3)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即將組織中每個工作崗位上的職責、職權、利益統一起來,形成責權利相一致的關係;
(4)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原則,主要針對組織決策的集中化與分散化,集中化是指高層領導保留較多、較大的決策權,分散化則相反。
本案例的最大問題就是該幼兒園的組織結構設計不夠明晰,導致管理混亂。該幼兒園決定在暑期進行房屋裝修。臨施工前,園長召集中層幹部說明了工作計劃及安排,但是僅僅說明計劃和安排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問題是確定具體事宜誰來負責,也就是在組織設計時,該項管理職能劃分給了哪位中層幹部。園長的確遵守了分權原則,將非關鍵事宜的處理權下放給中層幹部,可是他忽略了在最初進行組織結構設計時給予明確的職責劃分,所以導致了裝修前歸置物品時,教師不知聽哪位中層幹部指揮的結果。
在進行組織結構設計時,領導者會對職責和權限進行劃分,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權力範圍。這就決定了不同管理者的不同決策範圍和處理問題的權限。對本不該自己負責的問題或超越自己管理範圍的權限做決策,會破壞組織運行秩序,影響甚至傷害他人的情緒;而對本該自己負責的問題不行使權力同樣會給組織帶來危害。
在本案例中,由於裝修工作職責分工不明,導致教務主任和保健主任都認為該職責屬於自己的權力範圍,因而對教師發出不同的指令。當園長找到兩位主任探究原因時,教務主任稱他的安排既保證了物品的歸置,又保證了孩子有地方等候家長;而保健主任認為將孩子們留在門廳等候不方便,就在室內歸置物品,孩子仍留在室內。園長聽完兩人的陳述,認為都很有道理,然而園長忽視了一點,即兩人的做法引起了混亂,他們都違背了園長在會上多次重複的要等孩子離園後再歸置物品的要求,擅自做主,在孩子離園前就在室內或室外歸置物品。權責不明使得幼兒園運行秩序十分混亂,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也損傷了園長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