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終點不言敗
有句格言說的好:“失敗者任其失敗,成功者創造成功。”
失敗者之所以是失敗的,是因為他們丟掉了勇氣;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笑到了最後,而不是沒有過失敗。經曆風險挫折而初衷不改,叫“堅持”,堅持就會勝利。
有個人挖井取水,在預計見到水的深度上沒有見到水,非常失望。結果每往下挖一鍬,如果仍然見不到水,他就覺得像是受了一次打擊。經過數百次這樣的打擊後,他自認倒黴,認為自己選錯了地方,看走了眼,罵罵咧咧地到別的地方去了。可另外一個人在他放棄的地方,又往下挖了僅僅幾尺就喝上了甘甜的井水。
你不能說前一個人愚蠢,並不是什麼地方都能挖出水來的,他能找到有水的地方,本身就說明了他的實力;你也不能說後一個人幸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在別人廢棄的地方找水的眼光。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選準一個目標,就不能輕言放棄。
一位65歲的上校退役後身無分文,當他拿到第一筆105美元救濟金時,盡管很沮喪,但不願向命運低頭。他想到自己有一份炸雞秘方,可以賣給餐館。整整兩年,他被拒絕了1009次之後,終於聽到了第一聲“同意”。
這個執著的老人叫桑德斯上校,就是肯德基的創始人。
醫學科學家喬納斯·索爾克博士經過201次實驗後,終於發現了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的疫苗,結束了這一病症對人類的肆意蹂躪。有一次人們問他:“你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徹底結束了脊髓灰質炎對人類的肆虐,取得這樣的成就後,你是怎麼看待先前的200次失敗呢?”索爾克博士這樣回答:“我這一生中從來沒有經曆過200次失敗。我的字典上也沒有‘失敗’這個詞。我是在一如既往地做一項工作,這項工作包括前200次的實驗和第201次的發現。沒有前200次的學習,我不可能得到這樣的結果。”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也是一個能夠堅持不懈的人。
上大學的第一年,李陽的考試成績名列全年級倒數第一名,英語連續兩個學期考試不及格。大學第二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李陽已是13門功課不及格,他覺得很丟臉,他告訴自己必須從灰色人生突圍出來!他選擇了英語為突破口,發誓要通過四個月後舉行的英語四級考試。
這時的李陽,也像其他人一樣,開始大量做題。很偶然的一次,李陽發現,在大聲朗讀時精神會變得特別集中,於是他就跑到校園空曠的地方大喊英語。十幾天後,李陽到英語角,別人奇怪地說:“李陽,你的英語聽上去好多了。”一言驚醒夢中人!李陽想,這樣大喊英語也許是學英語的一種好方法。
為了防止自己半途而廢,李陽約了他們班中學習最刻苦的同學每天中午去大喊英語,在蘭州大學的烈士亭,李陽和他的同學頂著凜冽的大風,扯著嗓子大喊英語句子。他們從1987年冬一直喊到1988年春,4個月的時間裏,李陽重複了十多本英文原版書,背熟了大量四級考題:每天,李陽的口袋裏裝滿了抄著各種英語句子的紙條,一有空就掏出來念叨一番,從宿舍到教室,從教室到食堂,李陽的嘴總是不斷地運動著。4個月來,李陽的舌頭不再僵硬,耳不再失靈,反應不再遲鈍。在當年的英語四級考試中,李陽隻用了50分鍾就答完試卷,並且成為全校第二名,一個考試總是不及格的李陽突然成為一個英語高手,這一消息轟動了蘭州大學。
初嚐成功的李陽,從此開始邁上奮發進取的人生道路。幾年後,李陽成為廣州地區最受歡迎的英文廣播員和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他還得了個外號“萬能翻譯機”,曾創下過小時400美金的口譯記錄和每分鍾8000港元的廣告配音員記錄,超過香港同行,成為廣州最貴的同聲翻譯。有人說李陽的人生是喊出來的,但更準確一點地說,應該是堅持出來的。
人生好比行路,當我們向一個目標進發時,往往是最後一段路程最難。因為這時候的體力和耐心已經達到極限。如果堅持不下去,就會前功盡棄。“行百裏者半九十”,這是弱者一生平庸的重要原因。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堅持,角逐最後一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