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華倫斯坦:“波西米亞是否還能養活兩萬大軍?”
回答大出皇帝意料之外:“陛下,不是兩萬,是五萬大軍。”
華倫斯坦又輕輕對皇帝耳語了幾句,隻見皇帝點點頭,隨即頒布詔書,任命華倫斯坦為帝國軍隊總司令。
華倫斯坦轉身離去。望著他的背影,斐迪南二世不由得擦了擦頭上的汗。
這就是日後聞名天下的華倫斯坦元帥的誕生。
宮廷中的侍從們都在猜測華倫斯坦到底說了什麼,不過幾個月後整個德意誌都猜出個大概。
華倫斯坦迅速發揮他那無與倫比的才能,征召雇傭兵,組織了一支50000人的帝國軍隊。從1625年夏天開始,帝國就變成了一個大兵營和兵工廠。華倫斯坦忙著四處征調糧草、購置軍械,同時用嚴酷的軍法整頓那些無法無天的德國大兵們。當然,這一切都沒花皇帝一塊大洋——華倫斯坦自掏了腰包。僅一年後,華倫斯坦就帶領著他訓練出來的手下開始了南征北戰。不同於以往,這支軍隊在戰場上作戰勇猛,軍紀嚴明,所向披靡。
華倫斯坦首先鎮壓了上匈牙利的叛亂,隨後迅速揮師北上,迎擊丹麥大軍和新教聯軍。1626年,華倫斯坦進入西裏西亞,於該年4月25日,在德騷戰役中擊敗由曼斯菲爾德統帥的新教軍隊,並在1627年徹底戡定了西裏西亞。
在1627年的一係列戰役中,丹麥軍隊被打的落花流水。春天,華倫斯坦攻克西裏西亞公國。到了7月,薩克森、勃蘭登堡等北德重要的新教諸侯都在帝國大軍兵鋒前獻城投降。“天主教聯盟”唯恐華倫斯坦把功勞占盡,急忙動員軍隊,加入皇帝一方。在提裏伯爵指揮的另一支國軍的支援下,華倫斯坦把丹麥軍隊徹底趕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帝國軍乘勝追擊,攻入丹麥本土,拿下了石勒蘇益格公國。
1628年,華倫斯坦被加封為“波羅的海和北海元帥”。
從波西米亞邊境到日德蘭半島,華倫斯坦橫掃新教聯盟和外國侵略者,為帝國創下了蓋世功勳。但是,就是在他最輝煌的這幾年,他的惡名也達到了最頂峰。原因無他,隻不過是他在占領區上行使了“自由補給權”而已!
就像以前在波西米亞時一樣,蝗蟲大軍又鋪天蓋地而來。所不同的是,此時“蝗蟲”的數量多上了好幾倍。到1629年時,華倫斯坦手下已有13萬大軍,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武裝力量。這支軍隊沒有來自皇室的供應,軍餉和補給完全來自於搶劫和強征。請想象一下,這支大軍過境時,沿途是一副多麼淒慘的景象。抵抗者被毫不留情的處決,給養和財物被洗劫一空,無論在城市還是鄉下都餓殍遍野。即使對於毫無抵抗的投降者,情況也沒有稍稍好轉。華倫斯坦征收高額的占領費,如果現金不足就用實物補足,總體來說和被搶了個一幹二淨沒有什麼不同。理所當然,占領區的經濟和社會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例如,勃蘭登堡選侯國的首都柏林及其周邊地區在戰後隻剩下三分之一的居民。對於信奉新教的北德居民而言,“那個華倫斯坦來了”無疑是最恐怖的咒語!
在華倫斯坦第一次擔任元帥期間(從1625年開始),他每周發給每個騎步兵上校的軍餉為500古爾登,每個上尉100古爾登,每個少尉40-50古爾登,每個軍事法庭的法官50古爾登,每個隨軍神甫8古爾登,每個傷科軍醫6古爾登。每周普通士兵的軍餉就是他每天的給養,包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