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消失。女大祭司下意識的伸手去拽他的衣袖,卻發現這樣做是徒勞的。

最終,所有的話隻剩下最後一句。

“弗蘭茲,你是一位真正的大師。我隻想對你說,真高興能遇見你……是你讓我看到了這世上所有最美的夢想。”

注:

阿格裏希和阿格裏奇是同一個人的不同譯法。之所以混用,是因為陳述句時使用了普遍認同的‘阿格裏奇’,但是李斯特稱呼她時,我總覺得‘阿格裏希’更有感覺一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不要計較了。

☆、11:

11:

獲得肖邦金獎後,狄雲變得非常忙碌。每天都有很多人想親眼見見這個傳說中的‘中國鋼琴神話’,也有很多人來邀請他參加各種演出、舉辦獨奏會。還有不少學校發來了邀請函。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狄雲想要師從齊默爾曼大師繼續學藝的想法被拒絕了,但那個拒絕的理由卻讓所有人不禁又吃了一驚。已經名動天下的齊默爾曼竟然說,狄雲已經足夠好了,自己無法再教給他什麼了。

(大概是阿格裏奇把李斯特跟著狄雲參賽的情況向他說過了吧。)

那段時間,李斯特也變得有些恍惚起來,總對狄雲說,看到現在的他,就想起當初的自己。

同樣是年少成名,萬眾矚目,不同的是,李斯特能以‘過來人’的身份,時刻提點著他。

“我當時就因為太過有名了,”李斯特說:“享受著歡呼和愛戴,不知不覺就有些迷戀那種感覺,開始迎合他們,給他們一切想要看到的東西,有時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忘了自己原本在追求著什麼。不過幸好我沒有沉迷太久,就從其中脫離出來,嚴厲的審視自己。”

李斯特沉默了一會,才不好意思的道:“結果審視之後發現,即使不被喜歡,我好像還是喜歡技巧光輝、樂句華麗的美感。不過這兩者之間仍是不同的。因為我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後,才能更加堅定不移,不會有任何的迷茫……我想起了當初的夢想。在看過帕格尼尼大師的超凡演奏後,我就想像他那樣的去彈鋼琴,去作曲……看到現在的人把我稱為‘鋼琴之王’,而他正是‘小提琴之王’,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實現了。狄雲,總有一天,你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那麼回答我,你在鋼琴上的夢想是什麼呢?”

狄雲愣了愣,努力回想著自己從開始到現在所不變的夢想。

行程排的那麼滿,不時有人來拍門催促,但此刻狄雲全都拋之腦後,仿佛這個世界隻剩下了他和李斯特兩人在做心靈上的溝通。

“我要把祖國的樂曲帶向世界。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又或者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努力,那都沒關係,我的夢想隻有這一個,因為我也像您一樣的,像肖邦一樣的,愛我的祖國!”

心懷這樣的夢想,大概不會在成名後迷失了自我吧。李斯特終於放心了。

後來沒多久,狄雲應邀錄製了《李斯特作品精選集》,這張CD一經問世,便引起了轟動,甚至有人稱呼他為DiYunLiszt,認為那是李斯特本人在彈奏自己的曲目,展現出了此世所有的美。他的李斯特或許不像齊夫拉那樣擁有對抗一切的凜凜狂態,也不像阿勞那樣傾盡一生凝煉出了最完美的奉獻……可他就像和李斯特並肩坐在琴前,聯手將所有的愛與夢向人們分享。

對的時間,對的情緒,對的曲目……一切都那麼水到渠成。

隻是李斯特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和他形影不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