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雲遠赴德國某知名音樂學府求學,那裏有的是音樂家和立誌成為音樂家的專業生,在入學的頭一天,毫無自覺大搖大擺跟著狄雲進去報道的李斯特,就被校長請去喝茶了,讓他多少注意點別引起轟動……因為狄雲剛進校門,就被幾個特別有天分的學生看到了,幾人又是震驚又是不可置信,激動萬分跑校長室來打小報告:“校長大人!校長大人!你猜我們看到了什麼!李斯特和肖邦出現在我們學校了啊啊啊啊啊!”
……幸好這個‘肖邦’千真萬確是活的,校長還可以解釋‘你們看走眼了,那隻是兩個長得像大神的學生’,那幾個小天才看到狄雲本人後,還從頭到腳捏了幾下,確定是活人後才知道自己搞錯了,於是圍著他八卦‘那天跟你一起來報道的長得特別像李斯特的又是哪個係的?為什麼再也沒看到了,你們兩應該去拍電影啊!’……
所以除了在狄雲演奏時和他產生共鳴的、對音樂有深刻理解的人能看到李斯特外,似乎靈感特別強的少年也能看到的樣子。而在這個底蘊深厚的學府裏,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少年,李斯特隻得聽從勸告,不再隨意跟著狄雲到處溜達了。
不過好在每天的課餘時間仍是屬於他們的。狄雲跟他聊他自己的作品,肖邦的作品,後來又拓展到了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貝多芬是李斯特也很尊敬的大神,而舒曼又和李斯特屬於同一時代,所以他都能告訴狄雲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
有一天,狄雲很開心的告訴李斯特,有位世界著名的鋼琴家要來德國開演奏會,而且地點離學院不遠,他的老師買了幾張票,打算帶幾個學生去現場感受一下,狄雲也很幸運的得到了這個機會。
李斯特越聽越不對勁,因為據狄雲所描述的‘曾以神童之名轟動世界,出生十一個月就能哼曲,二歲開始主動摸琴,四歲就能將聽過一遍的奏鳴曲背譜奏出,十一二歲就舉辦獨奏會,十六七歲就和世界頂級指揮大師合作,被大師稱為一百年都難見一個的天才’的人,當今世界隻有一個。
葉甫根尼基辛。
“是他啊……”李斯特眼神複雜的看著狄雲,“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和你一樣見到我後嘀咕說‘為什麼不是肖邦’的那個人是誰嗎?”
“難道是基辛嗎?”狄雲突然有種‘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恍然感。如果是基辛的話就好理解了,這位曾說過自己最喜愛肖邦,但他的李斯特曲目卻也廣受歡迎,尤其是他那令人讚歎的手指技術,被不少人認為是現世能把李斯特超技最難曲目之一《鬼火》演奏得出神入化又不失音樂性的‘最速’。與李斯特一樣,這位雖年輕卻已世界知名的鋼琴家,所收獲最多的差評隻是‘炫技’……而樂迷們則親昵的稱呼他為‘激情的基辛’(燃情基辛)。
狄雲很喜歡基辛,聽說那個自己念念不忘的肖邦‘同好’就是基辛後,這種喜歡難免又更增近了一層,他正好奇的拉著李斯特問當年他和基辛在一起時的趣事,卻不想這時接到了一個電話,親愛的老師潑了他一頭冷水。
“在明天和外校的交流會上,因為有個鋼琴係的學生突發腱鞘炎,所以學校討論之後臨時安排你出席,很抱歉狄雲,基辛的演奏會大概你不能去了。”
注:
狄雲的原型在采訪裏說過自己喜歡基辛喲~(這還是以前我給他和基辛寫讚歌時,妹子們在底下回複科普我的~)
~思~兔~在~線~閱~讀~
☆、12:
12:
滿懷希望後又遭受打擊,無論李斯特怎麼安慰他‘以後還有機會的’,狄雲也開心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