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悄悄交流了幾句,還特別觀察了一下周圍的評委,果然也有人露出異色,顯然亞辛斯基說的都是實話,在座的音樂權威都或多或少發現了台上那不尋常的一幕。

第三輪結束後,伯納塔受眾人委任,專門追到了後台,不顧忌諱的一把將狄雲抱起來連連說:“太棒了!”他一麵衷心稱讚著狄雲,另一麵也沒忘了自己的使命,抓緊機會往四周查看,但再也沒看到那個影子的存在。

“大概李斯特是被他的琴聲感動了,所以突然出現在台上的吧。”伯納塔隻能這麼向眾人解釋。亞辛斯基不滿的道:“早知道我也應該跟你一起去的,但是兩個評委聯袂去後台找一個選手實在太不像話了,或許我錯過了唯一一次直麵先賢的機會!”荷蘭評委、鋼琴家霍克也滿臉遺憾的表示同意,不過他比亞辛斯基樂觀一點:“別發愁,亞辛斯基,”他安慰著對方也安慰著自己:“或許等到決賽,我們還有機會看到!”

狄雲就在這樣受到矚目的情況下,毫無懸念進入了總決賽。

決賽規定,每位選手將有40分鍾的演奏時間,曲目分別為一首獨奏一首協奏。而狄雲選擇的曲目正是剛練了一個多月的高難曲《唐璜》。

☆、9:

9:

能夠進決賽就表明,狄雲這次肯定會捧回獎項,趙毅老師的擔心完全沒有了。當時中國選手在世界級的比賽中所收獲的獎項非常少,以李斯特大賽為例,自1956年劉詩昆先生在布達佩斯國際音樂節的李斯特比賽上獲得第三名算起(那時李斯特鋼琴比賽尚未正式作為獨立的國際鋼琴比賽),建國近五十年來,中國選手獲獎的也隻有兩名。狄雲這次倉促備戰,卻注定要成為為祖國捧回獎項的第三人了,無論具體名次是什麼,國家和學校都已經能夠滿意。

趙毅靜靜望著台上的學生,感慨不已:狄雲從小就展露出極高的音樂天分,卻因為手有點小而猶豫著能不能繼續走專業的道路。當時有不少鋼琴教育的權威老師勸他打消念頭,但趙毅是個特別愛才惜才的人,他不忍狄雲的天賦被埋沒,總想賭一把他的可能性。狄雲看上去聽話乖巧,特別溫順,但那次也拿定了主意,就跟著趙毅老師,老師說他能行,他就一定要試試。結果這一番努力,還真讓人大跌眼鏡的成功了!雖然在練習中,因為手掌的限製,狄雲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艱辛,但他的音樂天賦卻又讓他在理解作品方麵領先別人一步,這一來一去,反倒促成了他下決心苦練技術的念頭,督促著他不斷奮發前進,決不能為天賦自滿。

所以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啊。給他關上了一條康莊大道,卻留下了曲徑通幽,如果沒有毅力和自信,這條能給他帶來曆練帶來紮實基礎的曲徑,該是讓人多麼絕望!

可現在那少年在做什麼?多麼讓人感動啊,他是在讚美那首曲子!

熱烈的愛著,讚美著,沒有一絲猶豫和卑怯,他駕馭和征服了那首堪稱世界最難之一的曲目!

……雖然這麼說對李斯特有點失禮,趙毅心想,但他那一刻真的覺得,技術明明還未至巔峰,年紀也有點太小的狄雲,似乎讓他看到了當年君臨黑白鍵上呼風喚雨的那位王者。

然而趙毅不知道的是,他隻是這麼想想罷了,前排的幾位評委是真的看到了李斯特!因為感動於狄雲的演奏,不知不覺與樂曲情緒相連,評委們與狄雲共鳴的同時,也看到了抱著雙臂微笑站在狄雲身後注視他的李斯特。④④

真是讓人熱淚盈眶的決賽現場啊,能看到這離奇的一幕,這次擔任評委就實在太值了。而那為李斯特所眷顧的中國少年,誰也不會懷疑他以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小手能夠駕馭李斯特曲目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