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社會閱曆的增加,她的言行舉止也開始得體、大方起來,慢慢地終於變得瀟灑而從容。
高雅的氣質再加上得體的衣著,特別是本來就出眾的容貌,使得工作才幾個月的她,在她的女同事中,顯得出類拔萃。
這樣,在生活上,她不再像剛進公司時那樣躲躲閃閃、畏畏縮縮了。
這樣,她在生活中和女同事聊天的時候,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感到無話可說、感到被排除在外了。相反,由於她的相貌和氣質,她反倒成了中心人物。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自卑當然是不治而愈了。
現在,她每天活得開朗而自信,充滿歡樂的笑聲。
還有那個京劇演員。她的自卑更是來得突然,仿佛突如其來。根據“來得快,去得也快”的道理,按理說,她的這種自卑,應該去得比上麵那個外企女職員更快。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次失敗以後,她一蹶不振,整個兒像換了個人似的,從此在單位裏,竟然再不敢大聲說話,再不敢發表意見,更不敢上台演戲了。
由於原先領導對她奇予厚望,所以,見她變成這樣,就決定幫助她。
畢竟她是這麼年輕美麗,誰會介意她偶然的失敗呢?其實,她的自卑,完全是由於她自己的心理引起的,別人並沒有因此而看輕她。因此,在舞台上,一個演員由於不可控製的原因而出點意外事故,是很正常的,明智的人是不會因此而看不起演員的。她由此而引起的自卑,完全是由於她本人過於敏感了。當然,敏感也怪不得她,因為她以前太受寵愛、太風平浪靜了。安逸幸福的童年和少年,使她養成了一種必須引人注目、別人必須重視她的心理。這樣的話,一旦意外發生,難免會走極端。
後來,又一次演出機會炎了。這次演出的劇目仍然是《穆桂英掛帥》。上麵指定主角仍由她來演。開始她死活不肯,說她再也不想上台了,再也不想丟醜了。其實,她的不想上台,完全是自卑感在作崇。她自卑,是怕再次演砸,別人看不起她;她怕在別人眼前丟醜。
其實,她的這種心態是完全不必要的。
領導和同事,都來勸導她,叫她放下包袱,一定要演好這場戲。
在同事們的堅持之下,她終於答應演出。
結果如何呢,由於她的基本功本來就是紮實的,她本來就是能勝任的,所以,她一旦能夠順利發揮,那麼,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結果,她成功了。
在鮮花和掌聲中,她重新獲得了失去的自信,拋棄了不該有的自卑。從此以後,她又像以前那樣自信、開朗了。
當然,說像以前那樣,其實又不一樣。因為,經過了這次挫折,她再不會因為以後可能遇到的新的挫折而再生自卑之心了。
而那個歌手又如何呢?
他的先天性自卑,誠如我們說過的那樣,是很難改變的。因為童年給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是深入血肉的,不是想改掉就能改掉的。
那麼,他該怎樣去獲得成功呢?
其實,他不需要刻意去改掉自己的這種自卑心理,因為,這種自卑既然已經是他的氣質的一部分,既然已經是不可改變的,那麼,再怎麼努力也是沒有用的了。現在,他的問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這種自卑了。
自卑能利用嗎?
回答是:能。
當然,所謂利用自卑心理,是指把自卑中好的一麵發揮出來,同時抑製不好的一麵。
那麼,這好的一麵是指什麼,不好的一麵又是指什麼呢?
下麵一個公式,形象地表達出自卑的構成:
自卑=自賤+自謙
顯而易見,自卑心理中,不好的一麵當然是自賤,即自輕自賤。
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出息的時候,主要的不是說他沒有做出成就,沒有成家立業什麼的,主要還是指那個人自輕自賤,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不給自己臉麵。
我們還說:“一個人貧窮點沒關係、地位低些也沒關係。這些都是外在的,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或者說得極端些,不改變又怎麼樣呢?各人有各人的生活,隻要不妨礙別人,不對不起別人,窮些苦些又怎麼樣呢?但如果一個人自輕自賤,那就麻煩了,那就沒有救了。一個自輕自賤的人,就算你的地位怎麼高,財富怎麼多,人家仍會覺得你有缺陷,仍會覺得你得改變。”
所以,自輕自賤是一種不良的心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自卑心理中的黑暗麵。
幸好,自卑心理中還有一個方麵,是完全可以作為正常品質利用的。這個方麵就是指自謙。
自謙,換言之就是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