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挑戰自卑的陰暗麵(5)(1 / 3)

謙虛,這個詞我們是非常熟悉的。毛澤東主席有一句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顯然,謙虛是一個褒義詞。那麼,謙虛當然也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這種良好的心理品質,一個自卑的人,是必定具備的。

當我們說自卑是一種缺陷的時候,主要是針對自卑心理中不良的一麵、不健康的一麵,這個方麵就是自賤。

一個自卑的人,如果他的自卑是先天性的,是氣質的一部分,是無可更改的,那麼,索性就不改算了,索性反過來立足自卑,變“廢”為“寶”,把這種心理中良好的一麵發揮出來。

譬如那個學音樂的青年,他的那種自卑,是完全可以發揮成自謙的。如果他懷著一顆謙虛的心與人交往,與音樂界的要人交往,那麼,說不定他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音樂界的人,特別是年輕的歌手,很少有謙虛的。這樣的話,在音樂界,他的謙虛人因為是稀有品種而惹人注目,引人重視。

一旦引起了音樂界要人的重視,那麼,他就成功了。

其實,這樣成功的例子,是有的。

有一個西安來的歌手,他就是一個自卑的人,但他卻已在歌壇立足了,並且有了不小的名氣,甚至一度名揚全國。

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把自己自卑心理中的一個品質——自謙,好好地把握住了。這種自謙的品質,贏得一個大牌製作人的賞識,再加上他的確有一首好歌,於是,一經包裝,他就紅了。

所以,一個自卑的人,不要因為自己的自卑而再度自卑。需知,自卑加自卑不是兩個自卑,而是自卑的平方。一旦發現自己的自卑對自己已構成了不利的影響,最好冷靜下來,好好地分析一下,自己的自卑是屬於哪一種,如果是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而導致的,或是由於意外挫折而導致的,那麼,應該提醒自己,這樣的自卑,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而如果是從小就產生的,甚至是先天性的,那麼,就不要刻意去消除,而是要合理地利用它,使它從不好變為好,使它成為自己成功道路上的助動力,而不是絆腳石。

控製自卑的行動指南

第一種是氣質上的自卑。就是說,自卑是他的氣質的一部分,個性的一部分。這種狀態,跟他出生時的環境、童年時代的環境有很大關係,是從小就有的,幾乎與生俱來,這種自卑,要改變是很難的。一個人如果先天就有這種氣質,他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在他的這種氣質之下,如何做得最好。要徹底克服自卑是不可能的。氣質上自卑的人,有的一輩子木訥、迂腐,最終一事無成,也有的卻幹成了大事。這要看他怎麼合理地處理自己的這種缺陷,“變廢為寶”了。第二種,是後天的、認識性的自卑。和第一種自卑有所不同的是,這種自卑心理很可能形成於一個人長大以後,比如在他的少年、青年,乃至於中年時代。這種自卑心理的產生,其主要原因是過分注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過分注重自我,其結果是謹小慎微、患得患失,過分疑慮,凡事總想著怎麼不讓人看輕,一天24小時,好像隨時都有個人在身後監督著似的。第三種,也是後天的,叫挫折性自卑。這種自卑心理的產生,更不受年齡的限製,它可以產生在一個人的任何一個年齡段。而且,很可能,這種人本來是一個很活潑、很開朗的人,隻是後來受了意外挫折,才變得膽小起來,更不受年齡的限製,它可以產生在一個人的任何一個年齡段。而且,很可能,這種人本來是一個很活潑、很開朗的人,隻是後來受了意外挫折,才變得膽小起來,最終形成自卑心理。有挫折性的自卑的人,比起前兩種自卑心態的人,相對比較容易調整心態,化挫折為力量,取得成功。

一個公式形象地表達出自卑的構成:自卑=自賤+自謙

自輕自賤是一種不良的心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自卑心理中的黑暗麵。幸好,自卑心理中還有一個方麵,是完全可以作為正常品質利用的。這個方麵就是指自謙。自謙,換言之就是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