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外企女職員,原為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的時候,是一個十分自信、從容的女孩。她學習成績在班級裏是出類拔萃的,相貌也是一流的,追她的男孩子也特別多。畢業以後,她成了外企職員。在那兒幹了一個月之後,旁人驚訝地發現,原先十分活潑可愛、說話很多的她,竟然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說話變得羞羞答答了,連行為也變得畏頭縮尾。而且說起一些事情來的時候,總是顯得特別不自信,和大學時候的自信形成明顯對比。每天上班前,她能夠為了穿衣打扮花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為此不惜早起,少睡兩個小時。她之所以這麼做,是怕自己打扮不好,長相不好,而遭同事或上司恥笑。在工作中,她更是戰戰兢兢,十分小心翼翼,以至到了謹小慎微的地步。
是什麼使她有如此突然的變化?
為什麼原來活潑自信的她,到了韓國人的公司就變得自卑了呢?
是韓國人的大男子主義文化熏染了她?那也不至於熏染得這麼厲害呀!是她工作幹得不好屢遭批評?據說她的業績還是一流的。
其實,原因十分簡單,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原因。她這種自卑感的產生,在心理學上,屬於後天的認識性自卑,也就是說,主要原因在於她的認識——她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她對自己的工作的認識,她對同事與上詞的認識,更主要的是對自己的認識。
到了韓國人的公司之後,由於發現韓國人的服飾舉止都顯得如此高貴,如此嚴正,她一下子就感覺到自己像個小家碧玉,上不了台麵。她對自己的服裝產生了深深的憎厭。所以,第二天她就跑到高檔商場去了。可是,當時工資還沒有發,她買不起那些名牌服裝,於是,隻好灰溜溜地回來了。
前一個月,可以說,她是低著頭度過的。她不敢抬頭看別人穿的正宗的名牌西服、名牌裙子,因為一看就會感覺到自己的窮酸。那些韓國女人或早進了外企的中國女人,她們的服飾都是一流的品牌,走在路上裙帶當風,而自己呢,竟然還是一副學生樣!
想想這個,她幾乎要哭出來。她恨自己的貧窮。
而服飾還是小事。她和同事們的另一個不同在於,她們平時用的香水,都是法國貨,在她們所及之處,處處清香飄逸,而自己用的,隻是國產的劣質香水。
女人與女人之間,聊起來無非是生活上的瑣碎小事。而所謂生活上的瑣碎小事,主要的當然是衣服啦、化妝品啦、首飾啦什麼的。而這些,她幾乎是什麼都沒有。這樣,她在同事們中間就顯得十分孤立,也十分羞慚。在那種時候,她都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久而久之,在同事們麵前,她怎麼不自卑呢?
就這樣一晃4年過去了,她在大學裏養成了慵懶的習氣,又隨著她的繼承了下來。本來,要是進入一個全民單位,這就沒什麼,可她偏偏進了一個韓國公司,這下就麻煩了。她要不改變自己的這種習慣,就難免出現矛盾。
於是,在她工作的第一個月,她連遭上司的訓斥。她每每給弄得委曲不堪,回到宿舍就躲在被子裏哭。這樣一段日子下來,看著別人好好地呆在自己的崗位上,她更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了。
還有一點讓她覺得抬不起頭來:剛進公司的時候,她還要負責做清潔工作。早上和晚上,剛上班時和將下班時,她都得拖地、擦桌子。早上還要打開水。第一天她還想提建議來著,可上司告訴她,新來的職員都要這樣做的。
看著同事們悠然自得地享用著她倒的開水,她覺得自己簡直是個清潔工。這也加強了她的卑賤意識。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不到一個月,她竟從一個自信的人變成了一個自卑的人。這種自卑感的產生,當然就屬於後天的認識性自卑。
其實,她根本用不著自卑。她的這種自卑感,根本是“一廂情願”的結果,是她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是她自己的認識有誤才導致的結果。
就生活來說,誰大學剛畢業就能披金戴銀動輒名牌呢?除非靠家裏,而靠家裏也是不光榮的,至少在韓國人眼裏是不光榮的。美國人排世界富豪,根本不把那些封建王室諸如英國王室、日本王室等等排在裏麵,他們看得起的是看手起家的富豪,而不是靠繼承遺產、侵吞國家財富而發家的高官顯貴。所以,一個大學剛畢業的人窮一點,別人根本不會介意。
所以,一個自卑的人,如果他的自卑是來自後天的認識性自卑,那大可不必緊張,是可以從追究原因著手而予以鏟除的。
後天性的自卑還有一種是挫折性自卑。這種自卑,要是從原因著手,通過精神分析來消除,就顯得很難了。
因為這種自卑感的產生,是來自於一個人的挫折。而挫折既已產生,就不是安慰就能撫平他的心靈之痛的。
曾有一個演員,在戲曲學院學習的時候,是公認的好學生。她的表演成績,一直是名列前矛,總是受到表彰。學校把她作為重點加以培養。在學校裏,她就參加了很多演出,都受到好評。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視她為明日之星。她自己呢,也早已以明星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