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覲一結束,蘇萊曼就到一所伊斯蘭經學院學習《古蘭經》。他已和父親商量好,把父親先安頓到阿布杜勒·韋杜德家等著他。

伊斯蘭教經學院專門為前來學習深造的各國穆斯林提供免費教育,這對蘇萊曼來說是一個千載難得的學習機會。他一進學校,就忘記了一切,專心致誌地投入到學習中。

納耀庭為了支持蘇萊曼的學習,也暫時放棄回家的念頭,打算在阿布杜勒·韋杜德家待一段時間,幫韋杜德在街麵上開辦了一家麵食店,專門經營中國式的麵食。他們經營的臊子麵、水餃、鍋盔很快得到阿拉伯人和各國前來朝覲的穆斯林的認可,生意很快就紅火了起來。

在開飯館的過程中,納耀庭又結識了很多朋友。有幾個新疆人,因缺少回家的路費而滯留在這裏,他們以賣羊肉串、烤羊肉、打饢為生。還有來自甘肅的朝覲者,他們做羊皮生意,將收購來的大批羊皮賣到歐洲國家,賺了不少錢,他們幹脆不回國了,成了這裏的永久居民。

在做生意時,納耀庭注意到,這裏舍散的食品隨時可取,需要幫助的人隨時都能得到幫助。從大人到小孩,伊斯蘭教的法律滲透到每個人的骨髓裏。每當清真寺宣禮塔的邦克聲響起,大街小巷的人全都做禮拜去了,街上很少有閑人。做生意的人,用一塊白布單把攤位一蓋,有的幹脆就丟下攤子去做禮拜。鋪麵門敞開著,商店門敞開著,人都禮拜去了,無人照管,沒人考慮會不會丟東西。在大街上,有人丟了錢幣,無人撿拾,直到失主親自來取,他們的精神境界讓人十分敬佩。

朝覲麥加是每個朝覲者的必修課,當你很自豪地敬拜了全能真主的房子“克爾白”,完成了朝覲的各項義務後,現在最要緊的、最偉大、最絕妙的賜福就是到麥地那敬謁聖陵。

在納耀庭的要求下,阿布杜勒·韋杜德陪同他去參觀穆罕默德的降生地——位於麥加城艾布庫巴易斯山腳下,誇沙希阿區的蘇克拉易爾大街上的一所房子。公元571年4月21日,先知穆罕默德就誕生在這裏。他們沐浴後,虔誠拜讀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

在離麥加城大約三公裏的地方有一個有名的山洞叫希拉洞,它位於高幾百米的努爾山山頂,先知穆罕默德四十一歲時,獨自一人在希拉洞沉思和祈禱,終於在萊麥丹月的一個神聖之夜,真主降示了《古蘭經》。

《古蘭經》的降示在人類曆史上是一個極其重大的事件,是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一個轉折點。

《古蘭經》說道:“這部經典我把它降示給你,以便你奉真主的命令而把眾人從重重黑暗引入光明,引入偉大的、可頌的主的大道。”

此時此刻可以充分認識到伊斯蘭教所信仰的真主是玄妙的、高尚的、無與倫比的,穆罕默德聖人和真主在“精神境界的接觸”,再一次證明穆罕默德聖人是真主的使者。

納耀庭和韋杜德騎著單峰駱駝一路探訪了白拉爾清真寺、阿依莎清真寺、鎮尼清真寺、拉葉清真寺、聖後赫蒂徹的住所和陵園。這些大屋頂的建築,有著高高的宣禮塔,拱形的門洞,彩色的琉璃磚圖案。阿拉伯風格的裝飾,宏偉壯觀,莊嚴神聖,讓人精神振奮,過目難忘。

太陽從地平線剛剛升起,萬丈光芒把整個天際照亮,陽光撒在聖地麥地那,聖陵巍峨壯觀、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綠色的大屋頂和高高的宣禮塔放著異彩。先知穆罕默德的陵寢就安放在麥思誌迪巴維聖寺內。一千四百年前,這座清真寺是穆罕默德親手用椰棗樹葉和樹幹搭建的一個簡單禮拜場所,但卻是個鼓舞人心的地方。整整十年,先知穆罕默德在這座清真寺裏禮拜,親自向教民們傳授真主默示於他的《古蘭經》經文,這裏是第一個傳授伊斯蘭教和教育穆斯林的中心;也正是在這裏,先知穆罕默德的聲望達到了頂點,開創了自己傳授伊斯蘭教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