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情深誼長(7)(1 / 3)

法特麥回頭望了一望,遠處月色中納家戶清真大寺的望月樓輪廓清晰可辨,納家戶的村鎮裏還有星星點點的燈光,路邊高高的白楊樹在風中搖曳,曠野一片寂靜,雞叫頭遍,預示著新的一天又將開始。

東方泛起魚肚白,天快亮了。

法特麥平靜地在渠拜上站了一會,她整了整衣裳,念著清真言:“倆一倆哈,銀蘭拉乎,穆罕默德,熱蘇龍拉西。”縱身一跳,渠水濺起巨大的浪花。

一片枯黃的樹葉,從樹梢上掉了下來,被風吹落在水麵上,它漂啊,漂啊,一直漂向遠方。

法特麥走了,在尊貴的古爾邦節即將到來的時刻,她離開這個喧鬧的世界,悄悄地走了。

宰牲節

宰牲節(伊曆12月10日),這是全世界穆斯林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朝覲最重要的一天。

納耀庭和蘇萊曼晨禮後,在晨光裏離開穆斯戴裏法,在山穀間奔走。

由於幾天來長時間地走路,納耀庭的腿病犯了,腿肚紅腫,骨頭生疼,他怕耽擱了朝覲,咬著牙堅持著。蘇萊曼看到父親一瘸一拐痛苦的樣子,幾次勸他坐下來緩一緩,可納耀庭怕落在人後麵,堅持向前走。

到了米納山,太陽已升起很高了,驕陽似火,熱浪襲人。由於這裏幹旱少雨,空氣特別幹燥,他們不停地喝水,可嗓子還是幹疼幹疼的。

朝覲的人群都集結在這裏,人格外的多。米納山上山下,一片連一片的白色,像雲海般在湧動。

穆斯林在宰牲節這一天相互見麵,無論認識不認識,都互道“色倆目”,相互祝賀節日。

納耀庭和蘇萊曼在一塊大石頭邊坐下來休息時,聽到當地人用阿拉伯語講述宰牲節的由來。

有一天易卜拉欣先知做了一個夢,夢見奉真主之命要宰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他從巴勒斯坦來到麥加,對兒子伊斯瑪儀說:“我的兒子啊!我確已夢見安拉乎命我要宰你為犧牲,你考慮一下吧!你究竟有什麼意見?”

聽了父親的話,十三歲的伊斯瑪儀毫無懼怕之意,他不問這是為什麼,相反的毫不猶豫、充滿深情地說:“我的父親啊!請你執行你所奉行的命令吧!如果是安拉乎的旨意,你將會發現我是堅忍者。”

易卜拉欣拿來鋒利的刀子和一根繩子,帶著兒子朝執行真主命令的米納山走去。

孝順的兒子讓父親順從真主的命令,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繩子捆得結實點,免得我亂動。你把我脫下來的衣服放得遠一點,不要沾上血跡。你要麻利地用快刀割下我的頭骸,盡快完成真主的命令,否則,我會很難死去。”

這時易卜劣廝出現了,他對易卜拉欣說:“你不能殺死你的兒子,他很孝順你,疼愛你,你真的忍心殺死他嗎?”

易卜拉欣沒有聽信易卜劣廝的話,說:“我的兒子,你真是個真心順從真主的人啊!”他決心按照兒子的意思去做。

他把兒子緊緊地摟在懷裏,吻著兒子的眼睛,淚水潸然而下,淋濕了兒子的雙頰。

為了向真主獻祭,易卜拉欣拿起刀子,在兒子的脖子上用足力氣宰割,可這時刀子好像退了刃,伊斯瑪儀的皮膚一點沒有破,脖子上一點傷痕都沒有。

這時易卜劣廝扇起狂風亂石,迷住易卜拉欣的雙眼,阻止易卜拉欣動刀,動搖易卜拉欣宰兒子的決心。

伊斯瑪儀對父親說:“父親,你把我的臉轉向地下。如果你看見我的臉必定會產生惻隱之心,下不了手。這樣,你就會對遵從至高無上的真主的命令產生動搖。”

易卜拉欣聽從兒子的勸告,把兒子的臉朝下,用刀子使勁割兒子的脖子,但是兒子仍然沒有受傷,安然無恙。

這時易卜劣廝又來勸說易卜拉欣,不要宰兒子,以免後悔。

易卜拉欣沒有被惡魔誘入歧途,氣憤中,他在米納山的路上投石擊鬼,終於把易卜劣廝擊退,然後去割自己的兒子獻祭。

正在這時,易卜拉欣聽見天上傳來一陣真主的召喚聲:“易卜拉欣啊!你確實用行動證實那個夢了。”

易卜拉欣順從真主,這確實是個明顯的考驗,他經受住了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