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說辨謀略 (5)(1 / 2)

曹操聽了,高興地笑了起來:“植兒說得對!孫將軍,寡人特封你為神射手,賞金1000兩。”

“謝丞相大人。”孫將軍連忙叩首謝封。

此時,其他四位將軍仍然感到不可理解,一齊問道:“曹公子,不知有何根據?”

曹植答道:“諸位將軍注意沒有,既然我父講王將軍的說法是對的,而王將軍說的或是孫將軍或是鄭將軍,那麼,先假設是鄭將軍射中的,要是這樣的話,五人說法中,趙將軍,錢將軍,鄭將軍、孫將軍都錯了,隻有王將軍的說法是正確的,那一對四錯,這不符合我父所說的條件,顯然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既然這樣,就可以斷定鄭將軍沒有射中鹿。既然鄭將軍、孫將軍二人中有一人射中,而鄭將軍已經排除,那就可以肯定是孫將軍了。”

聽完曹植的精辟分析,眾將軍都佩服曹植過人的才智,曹操又摸著自己的胡須,點頭微笑,從心裏越發喜歡曹植。

大謀略:世上沒有所謂的難題,隻要認真分析題意,就一定能從題中找出隱含的答案。

陳宮大義保母子

陳宮是三國時的名將,字公台,性情剛烈不屈,年輕時就密切結交各地知名人士。天下大亂以後,陳宮開始追隨曹操,後來發現他並不值得自己追隨,就又投靠了呂布。他為呂布出謀劃策,但呂布常常不予采納。

建安三年(198),下邳之戰,曹操將呂布和陳宮抓獲。曹操一一召見他們,問他們有什麼要求,呂布請求活命。曹操召見陳宮時說:“平時你自認為足智多謀,今天為什麼會落到這個下場呢?”

陳宮回頭指著呂布說:“他太自以為是了,經常不采納我的意見,才使我們落到今天這個下場。如果他聽從我的勸告,不一定會被你捉住。”

曹操笑著說:“今天的事你說該怎麼辦呢?”

“我做兒子不孝,做臣子不忠,死是咎由自取。”

“事到如今,你的老母親該怎麼辦呢?”曹操說。

“我聽說要用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殺害當事者的父母,我的老母能不能活在世上,完全取決於您。”

曹操又說:“你的妻子兒女又該怎麼辦?”

“我聽說要以仁政治天下的人不會殺害當事人的妻兒,他們能不能存活,也取決您一人。請將我推出去斬首,以此嚴明軍法吧。”說著就自己就走了出去。曹操哭著為他送行,陳宮大義凜然地走向刑場。

陳宮死後,曹操把陳宮的母親請來,為她養老送終,並撫養陳宮的妻子兒女。

大謀略:大義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敬重,同時也會恩及他的親人。

郭淮遲到反升官

三國魏郭淮在恭賀文帝曹丕登上帝位的典禮時(公元220年)遲到。

文帝十分生氣,認為郭淮不尊重自己,於是很嚴厲地責備他說:“以前大禹在塗山大會諸侯,防風氏來晚,大禹盛怒之下,便即刻將他殺了。現在朕登基,全天下的臣民百姓一同歡度,而你卻膽敢遲到,為什麼呢?”

郭淮說:“五帝時代,先教育百姓,以德行引導人民;夏朝到末代衰微了,才開始用刑罰。現在臣所處的時代,相當於唐虞時的盛世,陛下又是開明聖主,因此我知道不會像防風氏一般被殺。”

文帝聽了很高興,就任命他為雍州刺史,再升任為征西將軍。

大謀略:轉移重點,恭維別人,可以巧妙地為自己的錯誤開脫。

曹植妙作七步詩

曹丕與曹植原是親兄弟,曹丕即位為魏文帝之後,卻對曹植猜忌迫害。有一次,魏文帝公開要求曹植在七步內作一首詩,作不成就要殺頭。

曹植答應了一聲,隨口就念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