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髡說:“古時有驊騮等好馬,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從不惜花費重金,從所有的馬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馬。古時有豹象等動物的腸肚或嫩脆可口的肉,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命令手下人不辭辛苦從眾多美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愛好美食。古時有毛嬙、西施那樣的美女,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從當今天下的眾多美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美女。至於才德之士,大王就一定要等到有堯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出現,然後才去尊崇他們、喜歡他們;那麼如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知道了,會覺得大王不是真心喜愛人才,也不會喜歡大王的。”
宣王聽了靜默在那裏,不知怎麼答話。
大謀略:在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既要觀點正確,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時間接的批評比直接的批評要有效得多。
趙奢妙言維法紀
趙奢擔任趙國的田部吏時,負責征收農田租稅。
可是,趙王的兒子平原君憑借著自己特殊的身份,不肯向國家納稅。這件事在趙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大家都想看趙奢的熱鬧。如果趙奢辦不好這件事的話,他的稅官也就當不下去了。
趙奢派人把平原君家的管事找來,管事根本就不把趙奢放在眼裏,他傲慢地說道:“天下都是趙家的,平原君交不交稅,你趙奢根本就管不了?”
“不錯,天下是趙家的。可是,你知道交稅的規定是誰製訂的?”趙奢的說話聲音並不高,卻很有力量。
“這還用問,當然是趙王製訂的。”管事輕蔑地說。
趙奢緊接著問:“那麼,你知道不交租稅有什麼罪嗎?”
管事顯得很不耐煩:“不知道!不跟你廢話了,我要走了。”
“抗拒國法,不交租稅,該當何罪?”趙奢大聲地問左右的幕僚。
“殺!”幕僚們齊聲回答。
管事不以為然地說:“你敢這樣做嗎?”
“有什麼不敢!”說完,趙奢令刀斧手把管事推出去斬了。
接著,第二個管事又被叫到趙奢衙中,依然拒絕交稅,又被趙奢拉出去斬了。
就這樣,趙奢一連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管事。
消息傳到平原君那裏,平原君拍案而起,大罵趙奢,發誓一定要殺了他,以解心頭這口惡氣。
趙奢知道平原君要殺自己,趕忙來到平原君的府上,說:“我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維護趙國的利益,其中包括維護你平原君的前途。”
“你一連殺了我九個管事,這難道是為我好嗎?”平原君恨恨地說道。
趙奢解釋說:“在趙國,你是地位很高的公子,如果我不依法辦事,縱容你們這種不交稅的行為,大家一定要爭相效仿。要是這樣的話,趙王製訂的國法就沒有威嚴了,國庫也會漸漸空虛。這樣就會使自己處於不利的境地,必然會遭到其他國家的侵略,趙國輕則損兵割地,重則遭到覆滅。要是趙國完了,你平原君的一切不也完了嗎?相反,如果你能帶頭按國法交稅,趙國上下都會令行禁止,國家就會強盛,趙國就會鞏固。你平原君的一切利益,就不會受到絲毫的損害。權衡利弊,你打算怎麼做呢?”
平原君聽到這裏,完全理解了趙奢的忠心,馬上交齊了拖欠的稅款,又把他推薦給趙王。趙王提拔趙奢擔任管理國家賦稅的官。
在趙奢的不斷努力下,趙國的國庫日漸充實,老百姓也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大謀略:作為一個統治者,更應該知法守法,這樣就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讓更多的人遵守法律。
妙諫田嬰棄攻城
戰國時期,齊威王的小兒子田嬰封號為靖郭君。他起初擔任齊國的將軍之職,在馬陵之戰中擔任主帥,與軍師孫臏配合,打敗魏國軍隊,迫使魏將龐涓自殺。因為立有戰功,田嬰被提拔為齊國的宰相。
後來田嬰因為位高權大,有些居功自傲。他為了發展私家勢力,要在薛地建造城池。他的賓客有許多人勸諫他不要建造薛城,他聽了很生氣。他對守門官說:“這些賓客們太煩人了!整天在我耳邊說東道西,我都聽膩了。從今以後,我不接見賓客,你也不要給他們通報!”
有一天,來了一個齊國人,對守門官說:“我就請求對靖郭君說三個字,多說一個字,就把我烹死!”守門官聽了他的請求,認為情況特殊,就向田嬰報告了。
田嬰心想:真有不怕死的人,反正他隻講三個字,聽聽也無妨,就允許了。那個齊國人得到了田嬰的允許,就快步走進大廳,說:“海大魚。”說完這三個字,他再不多說一字,轉身就往外跑。
這三個字,讓田嬰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就說:“請留下來!你到底想要說什麼呢?”
這個客人卻做出滿臉害怕的樣子,說:“小人不敢把死當兒戲!”
田嬰說:“不要這樣,請你再接著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