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寵禮(3 / 3)

李獻吉既以直節忤時,起憲江西。俞中丞諫督兵平寇,用二廣例,抑諸司跪。李獨直立,俞怪問:“足下何官?'李答雲:”公奉天子詔,督諸軍;吾奉天子詔,督諸生。“竟出勿顧。又部使過客多謁李,李年位既不甚高,見則據正坐,使侍側,往往不堪。

孫大初寓武林,費文憲罷相東歸,訪之。孫適晝寢,故臥不起久之。費坐語益恭,孫乃出,又了不謝。送之及門,矯首東望曰:“海上碧雲起,遂接赤城,是大奇事!”文憲出,謂馭者曰:”吾一生未嚐見此人!“

何大複在京師日,每宴敘常閉目坐,不與連榻者交一言。敕隸人攜圊至會所,手挾一冊坐其上,傲然不屑,客散徐起。

故事:閣臣日給酒饌會食。貴溪家厚而侈,不食上官供,所攜酒饌豐飫,什器鏤金。嚴嵩共事二載,日對案自食大官供,寥寥草具,夏不以一匕及也。

嚴嵩為宗伯,數置酒延貴溪,皆不許。間許至期複辭,所征集諸方異物,紅羊、貔狸、消熊、棧鹿,俱付烏有。一日,候出直,乃啟齒,次揆翟諸城[鑾]力為從臾,乃曰:“吾以某日自閣出,即相造也。”至日,諸城為先憩朝房以俟,乃貴溪複過家寢它姬所。薄暮始至,就坐,甫三勺,略取沾唇,忽傲然長揖命輿。諸城亦不敢後,三人者竟不交一言,嵩大銜之。

王山人逢年謁袁文榮[煒]於政府,時天子方修祠祀、新禮樂,文榮使以筆劄從事承明,遂屬草應製文字。會有所更竄,山人謂:”閣下以時文取科,以青詞拜相,惡知天下有古文哉?”竟不辭而去。文榮遣騎追之弗及。山人自負,謂謾世敵嵇康,綴文敵馬遷,賦詩敵阮籍,騷敵屈、宋,書敵二王,作《五敵詩》。

陸處士治晚年貧甚,有貴官子因所知以畫請。處士作數幅答之,其人厚具贄幣以酬。處士曰:”吾為所知,非為貧也!“立卻之。

崔子忠畫法規古人,敦尚簡遠。興至,解衣盤礴,間遺知己。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購請,雖值窮餓,掉頭弗顧。其故人宋玫居諫垣,數求之不予,誘而致之邸舍,謂曰:“更浹旬不聽出,則子之盎魚盆樹且立槁矣。”子忠不得已,乃予畫。畫成別去,坐鄰舍,使僮往取之,曰:“有樹石簡略處,須一增潤。”玫欣然付與,立取碎之而去。

一時相子,乞湯臨川[顯祖]為父傳。臨川唾曰:“嚴、夏、高、張,被狐貉啖盡,以筆綴之,如以帚聚塵。惟青霞、君典,時在吾心眼中。”臨川為龍宗武諛草,士論惜之。

姚孟長[希孟]為諸生時,申相公裏居,結夏園亭,與客對弈。孟長入,箕踞散發,熟視良久,揶揄而出。或謂宜少遜,曰:“何居乎伴食宰相?”

繆當時[昌期]讀書西溪,與田夫牧豎偶語呴濡,爾汝相狎。至軒車遺門,意有不可,直視旁睇,手掇衣裾,一揖之外,忽忽不相酬對。

楊忠烈方疏劾逆奄,當時匹馬過從,每離立長安道上,停車拊馬,戟手罵璫。及忤璫就微,經毗陵驛舍,緹騎抹首靴褲,猙獰植立。當時與客談時宰謅附當路狀,俯躬起立,仾聲罄折,曲盡情態。緹騎為哄笑失聲,跌宕嗢噱自若。

排調

永樂甲辰,上策進士,本孫日恭第一,邢寬第三。已更易之,笑曰:“暴不如寬。”蓋合日、恭字為暴雲。

吳文定初下第歸,聞母病,抵關不及報轄,關主拘係之。公不為意,以詩上之雲:“扁舟載得愁千斛,聞說君王不稅愁。”主關者慚而釋之。

景泰間,劉主靜為洗馬,兵侍王偉戲曰:“君職洗馬,日洗幾何?”劉曰:“大司馬業洗淨矣,少司馬猶未也。”眾噱然。後王謂劉曰:“眾人假庶子,君是真庶子。”蓋主靜母,庶也。

陸式齋大參留滯郎署,已遷職方。李西涯學士戲語之曰:“先生其知幾乎,曷為又入職方?”式齋應聲曰:“太史非附熱者,奈何隻管翰林?”

何仲默與李獻吉曰:“君江西以後諸作,色黯淡而中理披曼,讀之若搖鞞鐸。”李曰:“君作如搏沙弄泥,散而不塋,闊者鮮把持,至其行文,又無針線。”

劉希賢曰:“丘仲深一屋散錢,殊欠索子。”仲深應之曰:“希賢一屋索子,惟欠散錢。”

閣中試《春陰》詩,命題不欲泥律體。王欽佩[韋]作歌行,其警句雲:“朱闌十二晝沉沉,畫棟泥融燕初乳。”後儲柴墟過欽佩,索觀之。擊節稱賞曰:“絕似溫、李。”[原缺]亦在座,曰:“本是摩詰、蘇州,何言溫、李?”蓋以欽佩姓名合為戲。

費文憲為侍郎,兄為太常卿。一日公宴,以長少易位。劉瑾適過之,雲:“費秀才以羊易牛。”公雲:“趙中官指鹿為馬。”瑾怫然去。

孫太白自誇其“青崖貼天日,下照芝草班”之句,不減曹氏父子。昆侖山人張詩掉頭大笑,太白為之短氣。詩謂坐客:“今日昆侖山壓倒太白!”

陸平泉見讚寧《筍譜》,曰:“禿翁老饞,不惜口業。好事者據為食史,不知此乃淇園渭川刑書也。”

席都禦書以議大禮稱旨,擢尚書,驟加少保。一內臣見其束玉,陽為不識,曰:“此毋乃大理石耶?”

世廟時,客語鳳洲曰:“大內有眚,十目十手,是何祲也?”鳳洲曰:“諸君不嚐讀《大學》乎?‘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為誰?”分宜知而銜之。

癸未會試,主司出策,語詆陽明學。陽明弟子徐珊,拂衣而出,時論高之。後為辰州同知,侵餉事發,自縊死。時人語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縊死。”

高中玄是介溪門生,然雅相諧謔。為編修日,介溪自內直回,往候之。適其鄉人環立,介溪一至,眾拱以前。中玄曰:“偶憶韓詩,敢為師道之?”嚴問何語,曰:“大雞昂然來,小雞聳而待。”介溪亦笑。人素嘲江西人為“雞”,故雲。

祝枝山右手駢拇指,或戲曰:“君之富於筆劄,應以多指。”枝山曰:“誠不以富,亦指以異。”

常熟嚴相公麵麻,新鄭高相作文用腹草。在翰林時,高戲曰:“公豆在麵上。”嚴應聲曰:“公草在腹中。”

莫廷韓過袁太衝家,見有書琵琶果者,相與大笑。適屠赤水至,曰:“枇杷不是此琵琶。”袁曰:“隻為當年識字差。”莫雲:“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鼓盡開花。”為之絕倒。

吳中一布衣詣沈一貫,給事錢夢皋在座,戲之雲:“昔之山人為山內閑人,今之山人為山外遊人。”布衣對雲:“昔之給事給黃門事,今之給事給相門事。”一座咳然。

何中丞棟汰侈豪誕,嚐與許中丞輕車褻裘,時時過所狎宋妓家。時人為語曰:“微服而過宋,何、許子之不憚煩。”

補遺

李西涯在翰院教習庶常,頗事諧謔,出句曰:“庭前花未放。”眾易之,各對,皆弗稱。因曰:“何不言‘閣下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