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拜祖,周氏提古
【注】泉州等地諺語。蘇秦及第歸家,其妻周氏想起前情,當然會有一番感慨和發泄。喻指憶苦思甜。
鄭元和做乞食
【注】泉州等地諺語。鄭元和為梨園戲《鄭元和》中的主角,出仕前十分貧窮。喻指君子落泊是暫時的。
加禮馬免食會走
【注】泉州等地諺語。加禮:傀儡。喻指受人差使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
洞簫吹會彈,著賣三鬥田
【注】泉州等地諺語。彈:響。意為橫笛易吹,洞簫難學。
戲仔旦共擔衫籠借錢
【注】泉州等地諺語。旦角收入高,卻還要向跑龍套的借錢。喻指雖善於賺錢卻不會節儉的人。
老戲跋落戲棚骹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老戲:指老演員。戲棚骹:指戲台下。老演員在表演時不慎失手摔到戲台下。喻指千裏馬也會失蹄,內行人偶爾也會有失誤。
棚頂搬甲流汗,棚骹嫌甲流涎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搬甲:方言,指表演得…。嫌甲:方言,指嫌棄得…。台上演員演得汗流浹背,台下觀眾對表演水平卻嫌棄得直吐口水。喻指做了吃力不討好的事。
俖戲卜穿好鞋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戲:此指演戲的藝人。演技不好的人上台時偏偏要穿好的鞋子。喻指越沒有本事的人越要講究派頭。
俖戲拖棚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俖:壞,不好。拖棚:指在戲台上拖延時間。演得不好的戲卻要在戲台上拖延時間,拉住觀眾。喻指令人厭煩的事往往不會那麼快結束,讓人十分難受。??
做戲的要煞,看戲的壞煞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煞:指停止。在台上演戲的演員要收場了,可台下看戲的卻不願意散場。喻指當事的雙方尚有一方不滿意,不願意就此罷休。
無後台行無路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在演戲時,如果沒有後台的音樂伴奏和節拍,前台的戲就很難演下去。喻指在現實社會沒有靠山就很難做事,很難成功。
棚頂有彼號人,棚骹也有彼號人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棚戲:戲台上。彼號人:那種人。棚骹:戲台下,喻指人世間。在戲台上演出的人和事,在世間現實生活中也同樣存在。喻指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老戲旦賺錢不夠剃嘴須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喻指得不償失。
老戲旦跌倒也是科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喻指技藝高超的人,雖然出錯但還是有譜。
頭出生,就缺嘴
【注】閩南等地諺語。生:戲中生角。喻指事情一開始就給人留下不良印象。
買臣媽十八敗
【注】閩中等地諺語。買臣媽:傳統戲曲人物朱買臣的妻子。其因嫌棄朱買臣,與之離異後又連續改嫁十七次,總是夫亡子夭,難脫厄運。喻指注定命苦,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
豬哥伴五娘睇燈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五娘:《陳三五娘》中的女主角,是貌若天仙的富家小姐。嘲笑一醜一美,極不配稱。
跟雞跟狗,甘願跟陳三走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陳三:歌仔戲《陳三五娘》中的男主角。意為不管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我都不嫁,這輩子隻跟定陳三。形容癡心女子的癡情話語。
做事象陳三磨鏡,吃飯象薛剛攻城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形容好吃懶做的人。
除頭遍草要象陳三磨鏡,除二遍草要象鯉魚滾影,除三遍草要象將軍巡城
【注】閩南南靖等地諺語。意為除頭遍草要認真細致,除二遍草要用力氣,除三遍草要全神貫注,不留後患。
陳三麵,五娘聲
【注】莆仙等地諺語。麵:臉色。聲:聲音。此諺出自莆仙戲《陳三磨鏡》。陳三、五娘是劇中男女主角。喻指事態可疑。
貽順哥燭蒂
【注】福州等地諺語。貽順哥:傳統閩劇《馬貽順》的主角,為吝嗇鬼的典型形象。此後閩中民間譏諷吝嗇鬼,往往隻說一句“貽順哥燭蒂”或“貽順哥”,聽者就自然明白。
馬貽順醬蝦咬對箍
【注】莆仙等地諺語。馬貽順:閩劇、莆仙戲《馬貽順》的主角,為吝嗇鬼的典型。醬蝦:一種很小的蝦。對箍:兩截。此諺出自莆仙戲《馬貽順》的情節,醬蝦不足一厘米,還要咬成兩截吃。喻指吝嗇之至。
土地公看客班
【注】莆仙等地諺語。客班:說不同方言的外地戲班,此指外地劇團演的社戲。喻指看不懂,看了白看。
程咬金,三下斧
【注】莆仙等地諺語。程咬金:《隋唐演義》中唐太宗的盟兄,以三板斧著稱。喻指雖有技藝但並不精通。
劉備分狀元香
【注】莆仙等地諺語。狀元香:香名。出自莆仙戲《三國演義》劉備東吳招親的故事。喻指故意大肆渲染某件事情。
呂蒙正住瓦窯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呂蒙正》。呂蒙正未中狀元時落魄無頓,借住瓦窯。喻指男子隻要自強,就自有出頭日,姑娘相親眼光應看得遠些。
伯喈一心跨雙頭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蔡伯喈》。蔡伯喈中狀元後,牛太師欲招其為婿,蔡既戀牛府,又念家中雙親妻兒。一心二用,十分矛盾。此諺用於形容婚外戀者,甚是恰當。
買臣嫂帶鐵掃帚?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朱買臣》。鐵掃帚:喻指苦命人,克夫命。此為舊時婦女自怨命苦的諺語。
輅阿給大娘拍驚了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三娘教子》。輅阿:明代宰相商輅。拍驚了:打怕了。三娘(大娘)從小就對商輅管教嚴厲,終於使之成為大器。
草圈阿拍娘奶,條條有理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草圈阿》。拍:打。娘奶:母親。後民間以此諺譏諷不孝子女,虐待雙親還自恃有理。
二十四精困城門甬
【注】莆仙等地諺語。二十四精:莆仙戲《二十四精》中的人物,是過分精明人物的代名詞。困:方言借用字,睡。城門甬:城門內的一段通道。意為“聰明反被聰明誤”。
前夫有情,後夫有義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閩劇、莆仙戲《馬貽順》中林春香答知縣的情節。喻顧念兩夫情義,首鼠兩端。
妻阿妻,鞋阿鞋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王十》。王十在河邊找到繡花鞋,知道妻子投河自盡而發此歎息。喻睹物思親,愈加懷念。
食酒厄有,移屍厄無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銀孫牽狗》,亦即《殺狗功夫》。食:吃。厄:借用字,相當“的”。喻指所交的都是些酒肉朋友。
食無拍拷有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白兔記》。食:飲食。拍拷:折磨、虐待。喻指操勞多而享受少。
秦檜毒,秦檜姆複厄毒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風波亭》。姆:老婆。複厄:借音詞,更加。毒:毒辣。秦檜奸毒,嶽飛被害,秦檜老婆不但不予勸阻,反而火上添油,其陰險毒辣不遜其夫。喻指助紂為虐,為人痛恨。
阿保食麥煎
【注】莆仙等地諺語。食:吃。麥煎:麥粉和糖煎成的甜餅。出自莆仙戲同名劇目,是譏諷繼母虐待前妻子女的舊諺。
素梅家事西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素梅家事》。西:方言借用字,多。喻指紅白喜事特別多。
封神榜,無人見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自莆仙戲《封神榜》。喻指某些人講的話難以驗證,無人敢信。
周堅替死,夏蓮補缺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於莆仙折子戲《周堅夏蓮》。喻指有的人頂罪,有的人卻因此得到好處。
劉賈講,銀奴會
【注】莆仙等地諺語。出於莆仙戲《目連救母》。會:附會。銀奴是劇中為富不仁的劉賈的婢女,依附劉賈,為虎作倀。喻指一唱一和,朋比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