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家庭生活(3 / 3)

雞上斤,囝上十

【注】閩中等地諺語。上:達到或超過。囝:兒子。以前的家雞個兒小,喂到一斤多差不多就可以宰了;舊時貧窮人家的孩子養到十歲左右,在家就可以幫助做家務事,或送出門學藝打工了。

伲囝痞,大儂災

【注】閩中等地諺語。伲囝:孩子。大儂:大人。孩子頑皮惹事,處理不當往往會禍及家長。

罷奶疼呆囝,皇帝疼奸臣

【注】閩中等地諺語。罷奶:父母。呆囝:壞孩子,喻指品行不良的子女。

父母往往溺愛壞孩子。

手甲麵是肉,手甲底亦是肉

【注】莆仙、閩中等地諺語。手甲麵:手背。手甲底:手心。喻指子女都是親骨肉,要一視同仁。閩中等地說成“手心是肉,手鶻也是肉”。

自己的鑼鼓,別人的某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自己的鑼鼓:喻指自己的孩子。某:老婆。喻指孩子是自家的伶俐,而老婆總是別人家的漂亮。

後娘心,門頭釘

【注】閩北建寧等地諺語。意為後娘往往對前妻的兒女漠不關心,象門上的釘子,很容易傷人。

大石亦著石囝砧

【注】莆仙等地諺語。著:應該。石囝:小石頭。砧:墊。大石頭也要小石子墊才能穩固,喻指在一個家庭,大人也必須有小孩幫才能興旺。

公眾廳中無儂掃,多子罷奶無對討晝

【注】閩中等地諺語。公眾:公用的。廳中:舊式民宅的正堂大廳。無儂掃:沒有人打掃。罷奶:父母。無對:方言借用字,無處。討晝:吃午飯。喻指多子未必多福。

月彌光亦

曝粟厄

【注】莆仙等地諺語。彌:再。光:亮。

:方言俗字,不,不會。粟:穀子。厄:的。以月亮再亮也曬不了穀子,來喻指女孩再好也不如男孩,這是重男輕女的舊觀念。

豬伓肥乞狗肥

【注】莆仙等地諺語。伓肥:不長膘。乞狗肥:讓狗長膘。舊時家中男孩若長得不如女孩壯實,有的家長就認為該壯的不壯,不該壯的反而壯了,猶如豬養不肥,反讓不該肥的狗肥了一樣。這是重男輕女觀念的體現。

新婦孝大家,越過越發家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大家:婆婆。喻指婆媳和睦相處的重要性。

三個新婦一棚戲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意為媳婦多,家庭矛盾也多,家裏猶如戲台那樣,熱鬧多了。

歹歹新婦三頓燒,好好灶仔半路搖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新婦:媳婦。灶仔:女兒。意為媳婦再不好,婆婆仍有熱飯吃。嫁出去的女兒再好,也無法經常照顧母親。

大姑有喙,媳婦無喙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大姑:指婆婆。喙:嘴。有喙:喻指發號施令。在舊時傳統家庭中,媳婦服從婆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媳婦應當照著婆婆說的去做,不可以頂嘴,平常也不能亂說。

日頭彈倒車,新婦管台家

【注】閩中等地諺語。彈倒車:方言借用字,倒著旋轉。新婦:媳婦。台家:婆婆,或寫作“大家”。舊俗婆婆管媳婦是天經地義之事,如果媳婦倒過來管教婆婆,無異於“日頭彈倒車”。

新婦大家,查某囝娘奶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新婦:媳婦。大家:婆婆。娘奶:指母親。傳統人倫觀念認為婆婆管媳婦,母親管女兒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媳婦要管婆婆,女兒管母親,則有悖常理。此喻長幼次序顛倒。

一年媳婦,二年相抵,三年師傅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相抵:指頂嘴。師傅:這裏喻指自做主張。媳婦過門頭一年很聽婆婆的話;第二年就敢頂撞婆婆:第三年更是自己做主張,不再聽從或征求婆婆的意見。

在家蔭父母,出嫁蔭丈夫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蔭:指保佑、蔭庇。意為有的女人命相好,待字閨中時能夠保佑父母,出嫁後能夠促成丈夫功成名就。此語出自戲曲《狀元樓》。說的是女子陸金鳳在出生之時,其父恰好高中狀元,以後又有宰相之尊。後來她代替嫌貧愛富的姐姐,嫁給淪落為乞丐的薛寶郎,幫助薛寶郎重整旗鼓,薛寶郎後來竟也考取了狀元。

哥好不值嫂好

【注】閩南等地諺語。不值:不如。喻指家庭中婦人賢慧至關重要。

好竹出好筍,好老爸出好子孫

【注】閩南、閩中等地諺語。喻指隻有好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好的下一代。

喙門喙齒都會廝搭

【注】莆仙等地諺語。喙門:嘴唇。喙齒:牙齒。廝搭:相碰,抵牾。喻指再親密的親人也會發生小磨擦,但唇齒相依,總應相讓才不致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