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社會人生(1 / 3)

第四節?社會人生

一、世道清濁

古往今來,人們無不期望世道清白,國泰民安。可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仍然造就了一大批貪官汙吏,他們貪汙腐敗,趨炎附勢,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導致社會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因此,人們在長期的耳聞目睹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鞭撻貪官汙吏、歌頌清官好官等相關的熟語。這些熟語通過各種生動形象的描述,入木三分地刻畫出社會的不公以及各種醜惡現象,揭示了世道的清濁與人民的愛憎。在閩台民間熟語裏,諸如“嚴官府出厚賊”、“謀官如鼠,得官如虎”、“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一世官,九世牛,三世寡婦”、“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做木匠,無眠床”、“官娘子死了滿街白,官死了無人抬”和“膠踏馬屎傍官氣”等熟語,都是此類話題的真實寫照,以下擇要列舉一二。

官清民自安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官吏若公正清廉,百姓自然安泰和平,社會也就穩定發展。這反映了廣大民眾的善良願望。

官清馬瘦,官貪民窮

【注】閩北永安等地諺語。意與上條類似。

有千年巡按,沒千年陳若霖

【注】閩中、閩東等地諺語。陳若霖:福州尚幹人,宋朝巡按,民間傳說中的著名清官,閩劇有《陳若霖斬皇子》等傳世。此諺喻指清官難得。

燒香衙門在府上,清水衙門在戲台

【注】閩中等地諺語。喻指在現實生活中,貪官汙吏還是多見。

犁頭到官廳會變直

【注】閩東福鼎等地諺語。犁頭本來都是彎的,喻指舊時貪官汙吏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百姓有冤難伸。

紗帽底下無窮人

【注】閩南等地諺語。古代為官者皆戴紗帽,故“紗帽”特指官吏。官吏們總是想方設法假公濟私,盤剝百姓,官當久了,往往腰纏萬貫,自然就富裕了。類似的諺語有“官久則富”等。

交官窮,交鬼死,交官差,食了米

【注】閩南等地諺語。了:空也。將舊時的貪官汙吏與鬼魅相提幷論,可見民眾對他們的憎惡程度。

交官窮,交鬼死;交富人,做乞食;交官差,食了米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與做官的交往,會使自己貧困,因為官貪;與鬼交往,會使自己走向死亡,因為鬼是要找替死鬼;與富人交往,會使自己變成乞丐,因為富人盤剝成性;與官差交往,會讓自己掏空家裏的糧食,因為官差總是逼人交糧納稅。此喻與權貴官吏富豪交往,終究會深受其害。

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

【注】閩中古田等地諺語。喻指舊時官府對百姓的殘酷剝削。

未見嚴嵩,先見嚴年

【注】閩中、閩北等地諺語。嚴年為明代奸相嚴嵩的走狗,要見嚴嵩,得先向嚴年行賄。喻指要求官辦事,必須先買通管家走狗之流。

貪官貪官,隻識光番

【注】閩中等地諺語。光番:銀元。喻指貪官隻認得錢。

雞腿打來牙齒軟

【注】閩北沙縣等地諺語。吃人的嘴軟。

大官吃小官,吃進碌碌寬

【注】閩東周寧等地諺語。碌碌寬:方言,容易之意。喻指大魚吃小魚,輕鬆且容易。

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賊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墨賊:指墨魚。在舊社會,同樣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喻指弱肉強食。

錢官司,紙道場

【注】閩北將樂等地諺語。道場:民間度超亡靈的一種儀式。此諺喻指陰陽世界都要燒錢。

朝中有人好做事

【注】閩中、閩南等地諺語。有人,指有人在朝中當官。有了官和權,自然好做事。

朝內無人莫做官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喻指若無朝內當官勢力的庇護,做官辦事難得成功。

官字兩口伡伡轉,兵字兩腳走茫茫

【注】閩中、閩北等地諺語。以字形來形容官與兵的不同境遇。

一世做官七世愆,一代贓官七代娼

【注】閩中等地諺語。以此鞭苔為官不仁者。

大船難起錠

【注】閩南等地諺語。喻指官大架子也大。

巡撫出朝,地動山搖

【注】沙縣等地諺語。意與上條類似。

骰踩馬屎借官勢

【注】閩中、閩北、閩南等地諺語。骰:腳。借:倚仗。喻指在官老爺鞍前馬後跑的家夥,往往依附官勢,狐假虎威,仗勢欺人。

老爹講鄭蓋講起,百姓講鄭拍半死

【注】閩中等地諺語。老爹:老爺,此處特指官吏。鄭:方言借用字,錯。蓋講起:再講起。蓋:方言借用字,再。拍:打。官老爺說話不算數,頂多再講一套;而小百姓一不小心,就可能禍從口出。

念經吃菜死路邊,刣牛殺馬上西天

【注】閩中等地諺語。念經吃菜:喻指做善事。刣牛殺馬:喻指做壞事。意為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手指拗底無拗出

【注】閩中等地諺語。拗底:朝掌心方向彎曲,泛指向內。喻指為官者往往有袒護親朋好友的傾向,難以公正。

手掌頭那會彎內

【注】莆仙等地諺語。手掌頭:手指頭。那:就,隻。胳膊肘兒總是往裏拐。意與上條類似。

乾隆換嘉慶,缽仔做飯甑;嘉慶換道光,缽仔做碗缸

【注】閩中、閩東等地諺語。缽仔:小型的陶容器。飯甑:蒸飯的木桶。碗缸:大碗。喻指一代不如一代。

秀才浸死翰林院

【注】閩中等地諺語。浸死:淹死。喻指官場埋沒人才。

有理無理,幹證先死

【注】閩台等地諺語。幹證:證人。死:此處指倒黴。喻指證人難當。

人在人情在

【注】閩台各地諺語。人情世故是社會人文的組成部分,人活著,人情就存在,人一旦死去,人情就不複存在了,此諺形象刻劃了普遍存在的炎涼世態。

天不寒暑無時令,人不炎涼無世情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如同天氣有寒暑冷熱的交替,人間也有炎涼的世情,此種世道,自古如此。

人來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注】閩北、閩南等地諺語。喻指世態炎涼,世俗不公。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大限:指危急關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比是在一座樹林裏的鳥兒,平常在一起同宿同飛,但在危急關頭到來時,大家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各自飛走了。喻指在世間,人與人之間往往隻是一種利益關係,難得有真情存在。

水底無一位燒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一位:泛指一處。燒:方言借用字,指溫暖。在水底,沒有一處讓人覺得溫暖。形容人情冷漠,世態炎涼。

有錢日日節,無錢節節空

【注】閩台等地諺語。富有的人錦衣玉食,日日猶如過節;窮苦的人就是逢年過節,也是清水煮白菜,無法過好。喻指社會的貧富不均。

窮人起五更,財主困半暝

【注】閩中等地諺語。困:方言借用字,睡。暝:夜。財主富人經常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到三更半夜才睡,而窮人為了謀生,卻要起五更去勞動。這是舊時社會貧富兩重天的生動寫照。

赤骹逐鹿,穿鞋食肉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赤骹:赤腳。打赤腳的人去捕鹿打獵,穿鞋的人卻在那裏悠然自得地享用美食。有的人終日勞苦,流血流汗,卻不能擁有自己的勞動果實;有的人卻可以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喻指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做木匠,無眠床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眠床:床鋪。當木匠的人反而沒有床鋪睡。與上條意同。

擔碗阿食碗缺

【注】莆仙等地諺語。擔碗阿:挑碗去賣的人。食:指用。碗缺:有缺口的破碗。賣碗的用破碗,與上條意同。

槍擔拄杖,有食無長

【注】閩中平潭等地諺語。槍擔:兩頭尖的竹木扁擔。拄杖:挑擔時作拄杖用的木棍。無長:無餘。喻指賣苦力者無剩餘的錢財。

俖俖人客較贏好好親家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俖:壞,不好。人客:客人,顧客。雖然碰上不好的顧客,但畢竟有錢賺;而親家再好,來了也得花錢招待他。喻指在惟利是圖的商品社會裏,賺錢是第一位的,親情隻是其次。

富在山頭有遠親,貧在街頭無人問

【注】閩南等地諺語。貧富差別引起的社會不良現象。

有錢困鋪下,有儂叫郎罷

【注】莆仙等地諺語。困:方言借用字,藏匿,堆放。鋪下:床下。郎罷:父親。有錢的人不怕沒人叫爹。喻指見錢眼開,金錢萬能。

一錢逼死英雄漢

【注】閩南等地諺語。喻指錢財的重要性,即使是英雄好漢,往往也要為它所屈服。

無錢目圓圓

【注】莆仙等地諺語。目。眼睛。圓圓:睜著眼睛無可奈何的樣子。喻指無錢寸步難行。

無錢行無路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沒有錢就出不了門,辦不成事。喻指在金錢社會裏錢的巨大作用。

有錢烏龜坐大廳,無錢秀才人人驚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烏龜:泛指奸夫,壞人。隻要有錢,奸夫也可以大大咧咧地坐在大廳裏,人們對他還要畢恭畢敬;而對於沒有錢的秀才,大家惟恐避之不及,害怕他來借錢或沾上衰氣。形容社會上笑窮不笑賤的惡習。

王八有錢鱉大哥

【注】閩北等地諺語。王八有了錢,就可以被人稱為鱉大哥。喻指社會上金錢至上的醜相。

人敬富,狗吠窮

【注】閩西永定等地諺語。人窮了連狗都會來欺負,喻指世道的不公。

一嘟嘟,二殺豬

【注】閩北、閩中、閩東等地現代諺語。嘟嘟:汽車喇叭聲,此處泛指汽車司機。殺豬:泛指宰豬的人。“文革”期間,福建等地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十分貧困,那時買布要憑布票,買米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而當時跑長途運輸的汽車司機,可以在山區或外地買到一些急需的食品、生活用品或便宜貨;殺豬的可以就近撈到一些豬肉,一些女子因此都願意嫁給他們。此諺留存著特殊時代的特殊烙印,而當時社會上確實流傳著此類令人心酸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