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教導隊的工作,相對於其他普通連隊比較特殊,平時是訓練骨幹,主要是為部隊培養班長,到任的那一年,新官上任三把火,幹勁還是很大,但是教導隊除了正常的幹部和後勤保障人員外,構成主體的學員,完成訓練任務後就要回到自己的連隊,教導隊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零時的單位,一個訓練下來,下再大的功夫,學員一結業一走,一切似乎歸零了!學員走後的幾天裏,心理總覺得不是滋味,總感覺心理空蕩蕩的,吃不香,睡不好,幹什麼都沒有心情!
好在,年底接受了訓練新兵的任務,這是我任指導員後的第一次訓練新兵,訓練新兵指導員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做好新兵的思想穩定工作,防止新兵逃跑,也就是內部所說的跑兵,那個連隊發生了跑兵,那是最丟人的事情,好在我訓練過多少次的新兵,在我的手下沒有發生過這些丟人的事情。
這次訓練新兵有兩個優勢,一是我曾當排長時訓練過三次的新兵,另外新連占很大比例的江蘇兵是我接來的,接來後直接進行訓練,自己接來的兵最大好處是了解,我了解兵,兵了解你,我們之間還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他敢於給你說實話,你也就能及時發現和掌握新兵的思想動態,便於有針對性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加上我也平時很關心新兵,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很少發火,從不打罵,還嚴禁別人打罵新兵,因此,新兵對我很是好感,那一年蘭州軍區表彰一批尊幹愛兵先進個人,我的呼聲最高,就這樣得了一個大軍區的表彰!
實際上,我當指導員最有成就的還是到三連當指導員,新兵訓練結束後,我被調整到擔任寧夏軍區機關大院施工建設任務的八連工作,三連在軍區大院施工,要首長眼皮子底下幹活,是團裏的一個窗口,一麵鏡子。很明顯,團裏決定將我調到這個連隊,是對我的重用,當時我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怎麼幹,幹不好怎麼辦?好多問題在當時讓人糾結。
到三連後的我,怎麼幹?從那兒入手?到成了我的問題,連隊長長年擔任軍區建設的小工和保障任務,一個連隊要分好幾個班上工,連隊集體集合一次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連隊管理怎麼抓?連隊教育怎麼樣搞?組織建設抓什麼?
來了就得幹,還得幹好,這是我的性格,就是平時常說的,寧可掙死牛,不能翻了車。首先,從立規矩開始抓製度。沒有老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製度沒有抓手,在和連長溝通,取得連長的支持下,統一支部一班人的思想,製定隊伍建設和日常工作的各項製度。其次,從抓落實入手,抓作風建設。沒有落實的製度是一紙空文,一文不值,製度得落實,紀律得遵守,自己模範帶頭,對別人大膽管理。再次,從抓入黨入手,抓支部和其他組織建設。戰士入黨,事關全連的大局,事關戰士的切身利益,在部隊幹好工作入黨,這是大多數戰士的到理想和追求之一,為了做到入黨上的公正,讓大家服氣,我采取了同幾項措施,一是黨員發展對象層層推薦,由各黨小組、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分別推薦;二是進行黨的基礎知識考試,成績好的優先考慮;三是嚴格按照黨員發展的程序進行,發展黨員的過程非常嚴格和嚴肅,發展的過程往往是黨性鍛煉的過程。大家會毫不留情的指出和批評發展對象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複次,從抓教育入手,深化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這是指導員的主業,是主要職責,連隊的政治教育不僅不能影響連隊的施工建設,還要保障連隊施工任務的圓滿完成,沒有時間搞教育怎麼辦?我發明了分頭上政治課的辦法,利用大家輪休的時間搞,有時一次教育內容要搞上五次,才能全連搞完,還因地製宜,搞了工地課堂,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搞,有時連考試也放到工地上進行!最後,從樹立典型入手,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連隊廣泛地開展爭先創優活動,連隊官兵出現了爭先恐後的局麵,樹立了班長徐小東、高超、魏立鶴為不同方麵的先進典型,號召全體官兵學習,湧現出了一批特別能戰鬥的共產黨員。如班長高超,在工地上暈倒後抬回連隊,當醒過來後馬上又去了工地,班長徐小東白天要帶領全班完成施工任務,晚上看到班上的同誌們太辛苦,自己一個人站一夜的哨,讓班裏的其他戰友休息。。。。。。